第141章 一段孽缘
凌之看到刘家儒盯着她看了一会儿后,终于垂下他的头,不敢看她。
凌之当刘家儒这个举动为默认了她的提问。凌之突然像发了疯一样扑向刘家儒,在他身上不停地扑打撕扯。
刘家儒任由凌之在他身上厮打。
因为这一刻,没有人知道刘家儒心里的痛,他宁愿那个人是他,如果是他,他不会这么强暴的对待夏漪,他一定会心疼她,爱护她,保护她。
可是。。
刘家儒痛苦地闭上了眼睛,眼前发生的这一切恰恰说明了他并没有爱护好她,没有保护好她。她千里追随到这个地方来就是为了他。可是,他却什么都给不了她,不能为她做任何事情。刘家儒心里的眼泪刷刷地往下流。
凌之厮打了一会儿后,感觉情况不对。以她对刘家儒的了解,他不会做出这样的事。可是转念一想,他爱她啊,他爱她,也有可能让他控制不住自己啊。
所以停了一会儿后,凌之几乎是用咆哮地声音又问道:“到底是不是你啊?”
刘家儒依然没有回答不是他。
直到后来的很多年,凌之一直追问刘家儒这个问题,刘家儒始终一声不吭,没有回答凌之不是他。
刘家儒和凌之将夏漪送回家后,刘家儒哀求凌之照顾了几天夏漪,直到夏漪神智和身体都恢复过来。
恢复过来后的夏漪,曾经一度心如死灰。
她曾无数次回忆那晚的情景,在黑暗中与恶魔的厮打过程中,她总感觉那个身影有似曾相识的感觉。
她也曾怀疑过是他,可是她又立刻否定了。因为在她心里,她坚信不会是他。在大学期间他是那么阳光,帅气,对她那么好,学业和人品各方面都是老师和学生夸耀的榜样,怎么会是他呢?不可能是他啊?况且,他不可能在这个小镇上啊。毕业后他回南方去了啊?他一直在南方工作,怎么可能突然出现在这里呢?
在她心如死灰的那段日子里,刘家儒天天来看她。
他只是看着她,用心痛的眼神望着她,从来不说一句话,当然他也不知道该说什么。说什么呢?他知道说什么都是苍白的,是他没有保护好她。那天晚上,如果他再多送她一程,她就不会出事。
可是,现在说什么都晚了,他只有默默地站在她身边。
直到后来,刘家儒偷偷地陪她去了一趟医院,检查出她怀孕了,她才打消了轻生的念头。因为是刘家儒这样劝她,“你的生命不再属于你一个人的,她还属于你肚子的那个孩子的。所以你再没有权利不好好保重自己,因为孩子是无辜的。”
虽然夏漪怀疑过那个黑夜里的魔影是高亚楠,但最终因为她对他的信任,她将他否定了。
但夏漪不知道,其实在刘家儒一赶到现场时,他就知道是那个人是高亚楠,因为他在现场捡到了夏漪从高亚楠身上扯下来的一颗纽扣。
这就是夏漪万万没有想到的,因为就是当天下午,高亚楠因公出差来到了刘家儒家乡的那座小县城里。
高亚楠打探到刘家儒毕业后就回了他家乡的这个小镇,即刘家儒家乡的那座小镇。当年刘家儒就是在这个小镇上坐上火车去念书的,在火车上认识了高亚楠。
并且高亚楠还打听到刘家儒在那个小镇的中学里当了校长,夏漪也在那里当教师。
所以高亚楠在县城里处理完了公事,在夏漪出事的那天下午赶到了镇上。首先他直接去刘家儒的办公室拜访了他。
当高亚楠突然出现在刘家儒的面前时,刘家儒惊喜得几乎跳了起来,一把抓住高亚楠的手叫道:“老同学啊,老同学,我以为你早忘了我呢。”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被感动的刘家儒盯着高亚楠风尘仆仆的脸看了很久,望着衣衫都还来不及整理一下,就找到他办公室来看他的高亚楠,刘家儒伸手像大哥一样,帮高亚楠将他没有扣整齐的衣服扣扣上,说:“五月份还要明天才到呢,北方还是很凉的,衣服扣都要扣整齐。”
并且这时刘家儒还发现了高亚楠领口处的那只纽扣快要掉了,他还对高亚楠说:“回头让凌之帮你将这颗纽扣再订一下。”
高亚楠一边接受刘家儒像大哥对刚刚从远方归家的兄弟一样的感情,一边仍不失当年在学校里的幽默风趣,又能打着场面客套地对刘家儒说道:“哪能忘了你啊,忘了谁都不能忘了你啊。”
他这句话看上去是场面上,实际上也是他的真心话。他确实忘不了刘家儒,当年他和刘家儒既是同学,室友,又是最好的朋友,更重要的是,他们还是情敌,最起码高亚楠是当刘家儒为情敌的。
那时,他喜欢夏漪,夏漪却深深地爱着刘家儒,刘家儒爱着夏漪却又不敢接受她,他们三人都是苦苦地守着各自的苦涩的感情度过了自己的大学生活。
高亚楠总认为如果不是有刘家儒的存在,也许他能得到夏漪的感情,所以在大学期间,他就经常抡起拳头在刘家儒的眼前晃,和刘家儒开玩笑说:“就因为你这个小子,夏漪从来不看我一眼,悲催啊。”
所以说就他们之间这样的关系而言,高亚楠的那句话也不完全算是场面上的客套话,确实是高亚楠的真心话。
“见过夏漪没有?”刘家儒一边给高亚楠沏茶,一边问他。
“额?夏漪也在这里?”高亚楠故意装作他不知道夏漪在这里。其实他早就打听出在刘家儒来了这里后,夏漪毕业后不到一年也跟着来这里了。
1977冬天中国恢复停滞了10年的高考制度,78年是高考制度刚刚恢复的第二年,由于高考制度停滞了10年,面对突然涌现出来的两届大学生,整个中国社会表现出狂热的人才需求。所以根据当时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有很多77级和78级大学生被鼓励提前毕业。
当时刘家儒作为学校里的优秀生,当然被鼓励提前毕业参加社会主义建设工作,本来刘家儒的家庭情况也不是很好,提前毕业对他也是好事,可以提前找一个好工作,并且还可以帮家里解决困难,他便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提前工作,也就是刘家儒大学三年后就响应号召提前毕业了,回到了家乡的那座小镇里当了一个中学教师。
夏漪曾经劝过刘家儒,希望他能四年以后再毕业,不要选择三年毕业,因为夏漪想在学校里,四年学到的东西肯定要比三年多很多,尤其是像刘家儒这样优秀的大学生,更不能提前进入社会,将来也许对社会有更大的作用。
可是夏漪不知道,刘家儒选择提前毕业,除了家庭原因外,另外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为了逃避夏漪。
一个人深深地爱着另外一个人,却连跟她说话,甚至看一眼都不敢,不逃避还能干什么呢?
所以夏漪越是劝他,他越是逃的远远的,逃得快快地。
第二年夏漪和凌之毕业,凌之义无反顾地追随刘家儒,去了刘家儒工作的那所中学。夏漪被安排在北方的一所高校里工作,可是工作不到一年,夏漪没有听从组织的安排,私自跑到刘家儒工作的地方找刘家儒来了。
刘家儒劝夏漪回去,夏漪始终不肯,为了打消夏漪的念头,让她回去工作,在夏漪来了之后不仅,刘家儒便和凌之结婚了。
原以为,看到刘家儒和凌之已经结婚了,夏漪便会回去,没有想到夏漪却像铁了心一样,坚决不回去,后来刘家儒只有安排她也在那所中学教书,当了一名中学老师。
其实那天高亚楠来时,其主要目的是为了看夏漪,但当刘家儒问他是否见过夏漪时,他却装作不知道夏漪也在那里。
刘家儒便告诉他,夏漪也在这里。
刘家儒又看了看课表说:“不要意思,她下午一下午的课,不然我现在就带你去她的办公室看看她。她一定高兴傻了。”刘家儒指着高亚楠说道。
“哦,哦。不用麻烦你这个大校长亲自为我引路了。”高亚楠哈哈大笑地说道:“别忘了我和她也是老同学啊!稍后我自己找她去。”
“那还不知道什么时候,她一下午的课,上完课她还要跟班上一位家庭贫困的孩子补课,因为那个孩子经常要为家里要干活,或者要照顾生病的母亲,不能来学校上课,她一直坚持给那个孩子补课。”刘家儒脸上洋溢着对夏漪的赞美,“她工作起来太认真了,是我们学校所有老师的榜样,包括我,也要向她学习。”说着,刘家儒情不自禁地哈哈大笑起来。
“走,我先去安排好你的住宿。”看天色不早了,刘家儒便和高亚楠走出办公室,去镇上的一家旅社安排好了高亚楠的住宿。两个人又顺便在旅馆里吃了晚饭,喝了点酒。
这时,刘家儒才想起,夏漪约了他今天晚上她要去他家谈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