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县城
江寂在后面道"慢着,不急。"沈瑜已经没影了,沈瑜之前已经想好了,就做番薯粥,江二富买的肉还附带了两根筒骨,之前沈瑜已经给炖上了,现在也一下午了,打开看果然是入味了,一看就浓郁,盖着放到了一旁。
沈瑜点火,三两下就把番薯洗好,米淘了,一起放锅里煮,然后,沈瑜打算凉拌个银耳,江家人肯定也没吃过这个,给他们尝尝鲜。再炒个野菜就齐活了,野菜还是得放点油,清水煮的不好吃,沈瑜之前那几天吃的就是水煮的,吃得她都绝望了。现在的野菜可是原汁原味的,炒起来很好吃,沈瑜速度很快,等做好江家人还没回来,松了口气。
想叫在院子里的大妞、二妞出门去叫他们回来吃饭,大妞、二妞这边还在边蹲着边洗篮子里的野菜和银耳边和她们三叔说今天下午的事儿,江寂也蹲在一旁洗,沈瑜出来的时候刚好要洗完。
江寂也进过几次山,没想到这东西还能吃,能卖钱,他这娘子懂得还真多,真是捡到宝了。
等大妞、二妞走了,江寂起身给沈瑜擦擦脸上的汗,忙活的时候不觉着,忙完了才感觉到累,不过下地应该更累,沈瑜心想着,生活还真是不容易。
"辛苦娘子了,娘子以前应该没干过这么多少事的。"
"不辛苦,不辛苦,以前的事我也不记得了,大嫂、二嫂都是这样的,我也可以,大家下地辛苦,相公也辛苦,都是为了生活地更好,一切都是值得的。"
江家一行人到门口就听到了沈瑜这段话,感觉一天的疲劳都没了,确实是这样的,都是为了生活,沈瑜的这一段话说到大心坎上了。
一伙人推开院门,不动深色地按耐住,没有说别的,洗洗手就到堂屋喝口水歇歇。
沈瑜不知道他们听到她说的,没觉着异常,以为就是累着了,看到他们进来就去把菜和粥端出来,江寂和她一起忙活,很快菜,碗筷都摆出来了。
忙活一下午,确实都饿了,再加上菜做得好吃,都顾不上说话了,每人喝了一碗骨头汤,没肉,但是都是一脸的满足,终于活过来了,这才是生活。
还属江二富有眼力见,疑惑道:"三弟妹,那个白白的是什么,怎么没见过,不过爽口。"
沈瑜还有些奇怪,怎么这些人都有些沉默,也没人问银耳的事。
"这是山里一种树上结的,只在阴凉的地方长,叫银耳,我今天下午和大妞、二妞一起采的。"大妞、二妞听到她们的名字觉得自豪,挺了挺胸膛,一旁石头不干了,"不行,不行,我也要去。"沈瑜耐心地道:"你还小,山里危险,等长大了三婶带你去。"石头这才作罢。
沈瑜接着说着她的打算:"这是个好东西,我们今天下午采了挺多,明天我和相公去县里卖卖看。"
"卖地好我们可以再采点去,等采完了,可以把书挖过来种在我们后院,我看后面挺阴凉的。"
这是好事,众人都没有什么意见,忙活一天了,都各自回屋洗漱睡了。
江大贵屋里,刘氏道:"你说得对,老三家的这个是个好的,一切都是为了家里好。"
江大贵看她想通了一脸憨憨地笑,她这个媳妇平时是有点斤斤计较,但是心地是好的,小时候他就看出来了。
李氏这边也在和江老头畅享着未来的生活,这个家在满满地变好,刘氏她也越看越顺眼了。
江二富还有两天就要走了,张氏还真有点舍不得,江二富看出来了,安慰道:"等我出师了,咋在县里租个房子,咋一家人就在一起了。"张氏没想到他还有这个打算,想想觉得可行,她到时候也干点活,每月按时交钱回来给娘,她还没生出儿子,这聚少离多的,想必婆母也是会同意的,这才高兴起来。
江寂吃完就又去书房了,沈瑜趁着她不在,赶紧在屋里洗了个澡,这一天累得,洗完了就着井边的水把衣服洗了,晾好。屋就躺里面睡着了,明早肯定还得一大早赶路去县里,也没心思想着江寂回来的事。
等江寂洗完回来看到的就是一脸沉睡的沈瑜,心里叹着,媳妇这是不怕她了吗?但是这也好像不正常吧,他们什么时候才能清醒地一起在床上。默默钻进自己被窝,江寂脑海里把今天看到书过了一遍,才睡去。
酉时一刻江寂准时醒来,下意识地摸了摸,什么都没有,她媳妇好好地睡在她的被窝里。江寂先行穿衣下床,在院子里跑了起来,他有早晨锻炼的习惯,是顾夫子要求的,身体素质好才能安好的度过科举考试,江寂深信顾夫子的教导,自然遵循。
跑了半个时辰,梳洗一番,江寂端着水才再次到房里打算叫沈瑜起来,推开门,沈瑜正好在穿衣,江寂下意识地关好房门。
"水在这,热的,娘子洗漱。"
"好,谢谢相公。"沈瑜笑道。
醒来的时候才意识到又是一天,昨天实在是太累了,都睡着了,也不知道江寂什么时候回来的,她不会以为她故意的吧,她真不是有意的。不过心里确实是庆幸又睡过去了。
沈瑜想起正事,马上下床洗漱了,两人收拾好出门刘氏已经做好早饭。
"三弟、三弟妹快坐下,饭好了。"刘氏好声道。
"大嫂。"沈瑜,江寂两人叫道。
沈瑜看这个大嫂最近好像确实是变了,也不找茬了,以前还瞪她来着,她不找事,沈瑜也会把她当长辈看待的,她一直信奉人不犯我,我不犯人。
这个时辰,只有三个小孩子还在睡,大人都起来了,吃完饭还要接着下地,今天是刘氏留在家里。
江寂,沈瑜吃完就拿着洗好的银耳出门去了,沈瑜还偷偷地拿上了她的一只簪子,打算当掉换点钱,手里没钱的感觉真不行。
两人边走边聊着,走了半个时辰到就到县门口了,沈瑜念着:"开源县。"沈瑜脸上一脸喜色,她认识字,不用学了,一脸激动。
江寂看不懂,不知道她娘子是怎么了,难道是到县里太高兴了?
江寂怎么会懂呢,她认为沈瑜认字是理所当然的,墨磨得那么好,怎么会不认字,,而且刚刚他们两一路交谈,很是顺畅,可见她的学识也是不错的,随着他们两人这几天相处,江寂越发觉得沈瑜就是他要找的那个心意想通的女子。
进县里要交过路费每人两个,交了四个铜板的过路费,江寂交完这才想着他没给她娘子银钱,忙将钱袋子递过去。
"咱家只剩这么多了银子了,我会多抄点书,娘子你先拿着。"
沈瑜下意识的接着,这就有钱了,财政大权就到手上了?打开看了看,有一两碎银,二十多个铜板,比想象地多,她以为江寂最多有十个铜板。
江寂:"……"
沈瑜赶紧揣胸口,财不外露,时不时地摸着,江寂看着她家媳妇的小动作,没想到她家媳妇还是财迷,看来他还得多多赚钱。
两人打算先去卖银耳,篮子提着不方便,沈瑜都没来过这,原主也才只到过一次,估计也一样不认识,紧跟着江寂。
江寂边走边说:"酒楼会压价,我们到一些大户人家后门试试,你说这是养颜的,她们应该需要的。"说着,地方已经到了,这边是西区,住着的都是一些大户人家。
江寂也没有贸然敲门,只是在一旁等着,他知道大户人家的采办一般走后面,这时候不算晚,应该能等到一些人。
没等一会,就有一户人家后门开了,是一个中年人,江寂走上前去:"大叔,我这里有一些山里采的货,要不看看,新鲜着的。"
"是什么?"
"银耳。可以熬汤,驻颜的佳品,老人,孩子,妇人都能吃。"
中年人一听精神了,这东西好像就是太太这几天说的,京城里带过来的,已经没了的东西。
"我可以拿一个过去问问吗?"
"当然,你请!"
"稍等,我去去就来。"中年人很快就消失了。
没等一会儿,中年人就快不走来了,深怕他们已经走了,开心道:"这些我全要了,以后还有可以在送过来,我是林府,下次再来我不在,就说我老李叫你来的。"
说着就把一个钱袋子递给江寂,江寂一看就知道银钱不少,不亏,忙把手里的两个篮子都递过去,这里面还有一点菌菇、木耳,吃起来也好,都拿着,篮子也给你。"
中年人一脸喜色地接过,江寂也带着沈瑜转身走,等走过西区,才打开钱袋子看看,足足有十两银子,看完就递给沈瑜了。
沈瑜看转眼就这么多银子很是开心,不过还是道:"我先拿着,等下回去全都给娘。"江寂虽没有说什么,但是沈瑜看他的神色就知道他也是满意的。
江寂确实是满意的,她媳妇就是识大体,这娘子她要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