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3章 莫非是奸计

    来人正要退下,却被孙权喊住。

    他端起酒樽,以此遮住唇部:“赵氏安在?”

    “身在吴郡,足不能出户,只是老夫人多有微词。”来人谨慎道:“老夫人数次发脾气,责令……”

    “好了。”孙权不客气的将其打断,道:“必要时刻,不必理会太多,人一定要握在手中。”

    “是!”

    赵氏是谁?他的嫂子!

    “徐琨家小呢?”

    “幼子徐祚被擒,长子与女儿在逃,朱家已派人暗中捉拿。”

    对于这个答案,孙权似颇不满意,道:“徐琨在吴会同样威望不小,不能放任他的儿女在外。”

    顿了顿,他接着道:“抓紧时间擒下他的女儿,送来徐州。”

    “喏。”

    来人抱拳退下。

    见座下众人看来,孙权笑道:“吴会传来了一些好消息。”

    “焦矫等人,又新资钱粮,出子弟为兵马,固守城防。”

    “阳羡、乌程几处要地,已坚若磐石。”

    众人皆起,齐声道:“恭喜大王!”

    孙权笑了一声,道:“周燃的人也只会占些防守的便宜,轮到他们来进攻时,也不过尔尔……”

    “报!”

    急促的声音将他的好心情打断。

    “淮陵急报!”

    “高览领军七万,入沛国之后,直取下邳淮陵一带!”

    哗!

    “继诸葛发书之后,高览领兵便至……”

    哗然之间,众人中有人轻声暗惊,周燃的意思很明显啊——你小子敢嘴倔,那就给你点厉害瞧瞧!

    孙权猛地立起身来,亲自走向前,将急报接过。

    淮陵县,地处下邳郡南方。

    此县南边是女山湖,是当初孙坚丧身之处;北面为洪泽湖,是孙策遭害之处!

    淮水,也由此经过。

    因此,淮陵被孙权安排为军事重镇,由他舅舅吴景和一部泰山旧党镇守。

    一旦淮陵失守,下邳和广陵南部就变得极危险!

    “攻彭城的臧霸只有三万人,打淮陵的高览却有七万……这是调虎离山!”步鹭惊道。

    “先是佯攻陈国,又突然奔袭彭城;奔袭彭城不成,又打淮陵去了。”张昭也拧着眉头:“这似是同样的路数。”

    先声陈国击彭城,又声彭城击淮陵?

    招是老招,连用两次,却让孙权有些坐不住了。

    在众人面前,他表现的还算镇定从容,道:“野贼虽然猖狂■,但攻城之事,绝非一日可成。”

    “淮陵方向,留守之军尚有五千,岂能说破便破?”

    “吾舅守住此城,他必无功而返!”

    张昭趁机提议:“为顾完全,当调遣一军前往支援。”

    这么多人马,要压倒对方是不可能了,但协助守城还是可以做到的。

    之前伊礼部泰山贼被调到下邳都城,孙权下令命他回头去守淮陵。

    “待孤斩臧霸之后,亲自去会会高览,不需惊慌。”

    孙权王袍一挥,让众人退下。

    等到人一走,他急命左右取来纸笔,亲笔立书一封:“差最快的马,速往北面,交给吕蒙!”

    周燃这一次在淮陵的配置还是比较奇怪的。

    高览是高级将领不假,但在周燃麾下,还没有安级将领统兵七万的先例。

    不过高层要蛰伏也不难,周燃极有可能藏了其他大将和谋士在这支军中。

    而高览,或许只是个幌子!

    “七万大军……我还冒不起这个险。”

    “琅郡和东海……可惜了!”

    他必须抽调力量回防。

    这样一来,虽然击败了周瑜,但他半块地盘都没捞着。

    淮陵方面,高览抵达之初,便向吴景喊话,让他投降。

    吴景回绝,道:“吾甥有大志,未尝不可为也!”

    “叛逆之志,也妄称大志?”高览有些怒了。

    “照你之言,天下谁人未叛?今举兵最盛者,当为最大叛贼。”吴景道。

    他原先是旧党和新党之间的游走派,后来被完全争取,走到了孙权这一边。

    “取死有道!”

    “十日之内,叫你城破身死!”

    高览大怒,下令攻城。

    先抵达的军士没有等待后续之兵,直接发起了进攻。

    高览攻势猛烈,大有不破城池誓不罢休的意思。

    但碍于水季才走不久,淮河高涨,他的优势兵力没法完全集中。

    吴景借助城池和淮水,顽强抵抗。

    其中洪泽湖水军主动出击两次,对高览大军进行袭扰,第二次被高览抓住机会,一战全溃。

    吴景军心出现松动时,伊礼带领泰山贼水军顺泗水而下,及时赶到撑场。

    广陵方面,援军也在赶来。

    即便如此,面对高览的兵力优势,整个下邳还是陷入了紧张之中。

    “务必守住十日!”

    这是孙权给他们下达的命令。

    十日之内,要么他解决臧霸,要么等到吕蒙赶回。

    琅郡,被孙权寄托重望的吕蒙,在第二天便收到了急信。

    “同样的计谋,连使两次?”

    吕蒙苦思沉神。

    虽然蒋钦关键时刻跳反除掉了贺齐,使他实力大减。

    但同样,曹操也没那么容易从周瑜的重创中缓和过来。

    孙权借表弟之死打的一手太极,再加上吕蒙驻军未退,让曹操无法如愿吃下琅郡。

    吕蒙坐镇开阳,既可以和曹操夺琅郡,又能保障身后的东海。

    若此刻退兵,那这两郡之地,等于拱手让出!

    可这一次,孙权不是在跟吕蒙商量,而是命令他撤回。

    “不容有失……”吕蒙叹了一口气。

    失了北面之地,只是扩张失败,并不会威胁到孙权的存亡。

    更何况,曹操和孙权现在的同盟关系依旧牢不可破。

    而一旦南面被抄,等待孙权的将是覆灭之危。

    明白这个道理之后,吕蒙开始率军往南边退去。

    这可把曹操高兴坏了,他当即命令曹洪进军开阳,占领琅郡。

    “东海人马本就不多,吕蒙一退,大王可以着手接应东海。”董昭趁机提议。

    “此言正合我意!”曹操颔首,问道:“你认为谁可担东海太守一职?”

    东海归曹后,这将成为曹操新的边界地盘,重要性不言而喻。

    “非满伯宁不可!”董昭道。

    “之前兵败之时,唯有他最早察觉,确实是大将之才!”曹操赞许点头。

    曹纯曹洪和孙权部队闹出摩擦,也是满宠反应最快。

    “以满伯宁为东海太守,领抚海将军,进东海郡!”

    东海郡,郊城。

    因孙权面临危机,大规模调兵南归,堵在这的人已不多了。

    董袭撤回之后,留守之军基本失去了继续攻城的能力。

    而顽强防守的黄盖,手下也只剩下千人不到。

    城内多次有人主张:可以往东面突围。

    “只恐吕蒙后发而至。”黄盖道出了自己的担忧。

    而这一次,吕蒙同样撤回,黄盖的顾虑被彻底打消。

    他率部撤出防守多时的郊城,一路往东而去。

    彭城大营。

    孙权时刻都在关注着淮陵的战局,以及吕蒙撤回的情况。

    见张昭从外而来,孙权急问道:“先生,子明到何处了?”

    “大军行进较慢,他率轻骑在前,已离了东海进入

    下邳地界。”张昭道。

    “那就好,那就好!”孙权连连点头,道:“有子明坐镇,孤便放心多了。”

    “淮陵方向,守势如何?”孙权再问。

    可别在吕蒙赶到之前就崩盘了……

    “城池尚在,有伊礼等人袭扰,高览一时难以功成。”

    又是一则好消息!

    孙权心里的石头,就像是叠成了一座山,闻言一块块落下。

    因后方不稳定,军中士气都有些低迷——这是孙权认为自己还没有拿下臧霸的原因所在。

    “高览无功,又有子明前去,淮陵必安然无失。”

    “诸君不需担忧,当痛心効力,攻破臧霸,一振军威!”

    孙权再次召开军前会议,谋划下一场对臧霸的打击。

    会议之上,伊礼派人送了些新的消息来:“高览攻城无果,昨夜派人四处烧船;战船难以俘获,他便派军士沿湖烧百姓渔船、商船。”

    众人听得一愣。

    这是在干嘛?

    “此贼攻城不成,有功难立,以烧船泄愤?”孙权冷笑。

    张昭也趁机打配合球来安抚人心,道:“高览虽兵势众多,来势汹汹,周云天两用奸计,却难耐我何。”

    “虎头蛇尾,不过尔尔!”有人当即附议。

    众人点头之际,外头有人狂奔而入:“臧霸退军!”

    “什么!?”

    从上到下,都吃了一惊。

    臧霸虽然被压着打,但粮草充沛秩序未乱,军队还远远没到必败的境地,为何突然退军?

    而且退的这么急!

    行军打仗,进退都要有度,劣势之下仓促而退,是极有可能造成溃败的。

    这家伙突然傻了?

    “莫非是奸计?”朱然眉头一挑。

    步骂出列,双手抱拳:“大王可先遣两军探路,若是奸计,即用后军接应;若无奸计,则趁机而进。”

    孙权思索片刻,点头:“如卿之言!”

    “邓当!”

    “张记!”

    二将应言出列。

    “你二人各领军两千,张记当先,邓当随后接应,孤亲统大军在后!”

    “领命!”

    打发走二人后,孙权又做出了一手安排:让人给曹

    操方向传信——臧霸败了,准备策应夺取沛国!

    沛国北面,全是曹操的地盘。

    臧霸大军。

    全军急匆匆而走,营帐都来不及收。

    好在退回边界就进入了沛国地界,走快点能赶到天黑之前回去休息。

    军中上下却是一片纳闷。

    “别问我,我也不知道!”

    臧霸很郁闷。

    这一仗从打开始,他就一直郁闷到现在。

    平白无故的进攻,平白无故的挨揍,寸功未立,又平白无故的撤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