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初露头角
“没错,今天是家公六十大寿,想做一碗长寿面,但是要一根到底不能断的。”
“我可以。”
白蕙兰听到柳如意说她可以,有些不敢相信,“如意,你确定吗?这长寿面可不能出错呀。”
“放心吧,娘,肯定没问题。”
“那姑娘,你要是做的好,我们会付你二十文钱的报酬。”
柳如意点点头,“厨房在哪里?”
“跟我来。”
白蕙兰跟着柳如意来到了这户人家的厨房,柳如意把袖子挽了挽,就开始舀面,和面,这面条讲究筋道,但是又不能太硬。
所以和面也是很有说头的,不过这对于柳如意来说,都是小问题,她可是有着一级厨师证的。
只见她加水加盐,开始和面,都说和面的最高境界是,盆手都没有面,所以柳如意和完面以后,手和盆都非常干净,跟新的一样。
主家看到柳如意和面的样子,就知道了,这碗面一定不会差,就这一步,很多人都做不到。
婆婆白蕙兰心里也对柳如意佩服了几分,这个儿媳妇真是比自己想的要厉害多了,这面和的真像样。
主人家今天一共宴请了四桌客人,每桌十人,基本都是自己的亲朋好友,这长寿面呢,是给过寿的老人吃的,所以只要做一碗就好。
柳如意估摸着醒面的时间到了,她就开始拉面,这村里人哪有人会拉面呀,大家都是用刀切面,看到柳如意这拉面的手法,全都被吸引过来了。
这是什么手法,这面真的能好吃吗?虽然有很多人围观,但是柳如意并不在意,这样的场面,自己见多了。
按照自己的熟练技巧,柳如意顺利的拉完了一碗面,而且是一大根,没有断。
周围的人也纷纷竖起了大拇指,这姑娘不错,厉害,别看有些胖,但是这拉面手法可是厉害着呢。
锅里的水已经煮开了,柳如意把面甩到锅里,拿着筷子搅了搅,又趁着大家不注意,在碗里放上盐巴,酱油,十三香,鸡精,但是没有香油呀,没办法先把面捞出来放到碗里。
这村里人,条件都不好,所以家家调料都没那么全,柳如意估计镇里应该有卖的,等有时间去镇里看看。
但是现在没有,那只能去空间里拿了,又花钱在空间里买了一瓶香油倒在了面里,味道扑鼻而来,很是香。
“这面可真好闻呀。”
“是呀,真香。”
柳如意对自己做的面还是很有信心的,她又煎了一个鸡蛋,放在了面上面,“大嫂,面做好了,可以端上去了。”
刚才的那个女子把面端了进去,一个老者坐在主位上,拿起筷子,挑了挑面,是一根,他很满意,这预示着自己可以长命百岁。
又把面放到嘴里吃了一口,点点头,味道不错。
主家女子很高兴,“姑娘,你做的面,家公很喜欢,给,这是你的酬劳,二十文。”
柳如意收下了钱,“大嫂,我是村西头苏牧云的娘子,以后要是有这样的好事,可以去找我。”
“好好,你做的面呀,一看就好吃,放心吧,下次还找你。”
柳如意笑着跟着婆婆离开了这户人家,本来是闲逛的,竟然还意外赚了点钱。
“如意,你真厉害,娘还不知道你会那样弄面,那叫啥呀。”
“叫拉面,娘,其实挺简单的,但是得需要学习一段时间,学会了就好做了。”
婆婆白蕙兰点点头,看来这娘家人对如意的教育真是好,做饭的水平真高。
柳如意刚才做完面以后,心里有了想法,这镇里不知道有没有面馆,自己开一家面馆怎么样?会不会赚钱?光这样干散工不行,赚的太少了。
“对了,如意,明天三天回门,你们得回娘家了。”
柳如意一听娘家,可是她对娘家也没啥印象呀,这可怎么办?
“娘,明天苏牧云会和我一起回去吗?”
“你放心,娘一定让他陪你去,只是这东西买点什么好呢。”
柳如意也听过三天回门的事,可是买什么东西,她可不知道。
“娘,我也不知道,要不你安排吧。”
白蕙兰点点头,这是儿媳妇第一次回娘家,礼数不能差了,昨天换回来的一两银子,也买不了啥,但是也不能让儿子丢脸。
村里有专门卖酒的人家,柳如意跟着婆婆去买了一壶酒,又去了卖猪肉的人家,买了三斤猪肉。
最后去了村里的豆腐坊,买了二斤干豆腐,又买了一块大豆腐,准备晚上炖着吃。
柳如意其实对这个古代的钱没啥概念,毕竟自己刚穿越过来,对物价也不熟悉,只是看着婆婆每次一给钱,都有些心疼。
估计买东西花了不少钱。
两人回到了家里,柳如意去了自己那屋,拿了剩下的银子出来。
“娘,你出来一下。”
白蕙兰从屋子里出来,“怎么了,如意。”
“娘,刚才买东西花了很多钱,给,我这还有点呢。”
白蕙兰一看,儿媳妇给自己钱了,她不能收,“如意,这是你的钱,你自己留着,娘还有呢。”
“娘我们是一家人,那我们俩一人一半。”
白蕙兰笑了笑,这儿媳妇真是太好了,牧云他爹,你在九泉之下可以放心了,“好,娘要一半。”
晚上苏牧云回来了,家里的饭已经做好了,虽然是普通的炖豆腐,可是味道却异常的香,肯定是柳如意做的。
因为母亲的厨艺他知道,没这么好吃。
“牧云,明天是回门的日子,你带着如意回娘家。”
苏牧云这两天和柳如意相处下来,好像没那么讨厌她了,“知道了,娘。”
白蕙兰点点头,“雇个牛车吧,从莲花村到杏花村,走路得一个时辰太远了。”
“不用了,娘,我们走路去,这样还能省点钱。”
苏牧云听到柳如意这样说,他还觉得挺意外的。
“还是雇牛车吧,走到家里都没力气了。”
柳如意笑了笑,“那好吧。”
两人很少和谐的这样说话,这个改变,白蕙兰也看在眼里,至少是往好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