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离开,遇到昔日同学

    丁零当啷的把该砸的东西,楼梯扶手那些薄的要死的铝合金,被海业都砸了,砸得七拐八弯的,至少有不下十个地方,是坏的。

    回到房间,海业也没有心情再码字了,直接收起了自己的电脑放包里,

    之后,又开始收衣服,他是不想在这待下去了。

    今晚,他感觉就是针对他的。

    门明明没锁,为什么就硬说反锁了,直接砸门,就开骂骂得大家都听得到?

    他住在三楼,其他人都住在二楼,

    而且因为他是耳机塞在耳朵里,一边码字一边听歌的。

    这也是他为了不让大家的议论声影响到他的方法。

    毕竟,这些天是过年期间,各种玩乐的声音实在太吵了。

    就是带着耳机,他听到有动静,也没太多理会。

    直到,感觉到自己的房间,窗户一直在震,才拆下耳机,之后就听到他父亲的骂声。

    之后他就下楼了。

    到一楼,海业自然是觉得他妈妈和哥哥可能睡了,没起来那么快。

    现在,就不这么觉得了。

    为什么自己一开门,开灯他们就下来了,也一起骂着自己?

    为什么他都骂了一两分钟了,难道他们没醒,他们不起来?

    反正在自己家,还是过年这么冷的时候,穿的睡衣都是厚厚的那种。

    起来,根本就不需要什么穿衣服之类的,直接来开门就行了。

    一两分钟,难道不够吗?

    他下到一楼,在开门开灯,也就几秒的时间吧,

    为什么就他们两就刚好从二楼下来的到楼梯中间了?

    一切种种,在海业直接被开口大骂的时候,海业就往极端的方向想了。

    就是针对自己的。

    一定是这几天,年刚刚过,大家经常聚在一起,一定是有人议论自己,让他们觉得自己怎么怎么样,故意弄出这么个事情来针对自己的。

    人家说,冤枉你的人,比你更知道你是被冤枉的这话,是非常有道理的。

    所以,海业今夜必须离开。

    等到海业收拾完所有,已经大半个小时过去。

    他背着包,扛着行李箱的下楼的时候,楼下已经没人了。

    只有那被他劈出几个裂缝,透着外面路灯灯光的门。

    开门,没关,直接走!

    他没有开车走,因为家里的汽车,几辆摩托车都不是他买的。

    寒风,毛毛雨,海业就这么离开了。

    说真的,海业也不知道要去哪里。

    现在才初几,应该也没有什么酒店、旅馆开门。

    即便是有,那也和他没关系。

    他家距离县城可是有十来公里呢。

    即便是镇上也有小旅馆,但是这才初几,不可能开门的。

    即便是开,乡下的小旅馆,也不可能这个时候的还开门的。

    再说了,他们村距离镇上还有两公里的柏油路呢。

    不知道去哪里,海业也没有要去投奔什么亲戚的意思,反正离开这里就对了。

    这一次,离开了,他再也不回来了。

    就像这些年来,一直鼓励他的歌《阿刁》那样,明天在哪里谁会在意你,即使死在路上,命运多舛痴迷淡然。

    如果有幸被爱,那是上天可怜他。

    如果,没有,如果他哪天死在哪里了,那是解脱。

    “业,这么晚了,去哪里呀!”

    走了大概一百多米,来到村口,村口还有人没睡,是一帮再烤火的。

    “去广东!”

    没有任何离家出走的带来的负面情绪,说得很坦然。

    “这么晚去广东,还有车?你哥不开车送你吗?”

    现在,晚上十一点多,大家还真不知道这个时候有没车去广东。

    晚上,两三点,有从广东回来的车到县城,大家是知道的,但是去嘛,这还真不晓得。

    海业没有回,因为说话间,他已经走远了,就装作没听到吧!

    反正,他以后和这些人也没关系,就当做是没收呢个人在说话,他不理会就是了。

    去广东?

    不用想,海业都知道不可能有人信的。

    如果真的要去广东,这个时候怎么得有人开车送去吧,难道要走路到县城?

    这可是十来公里的距离,现在大半夜的,还是新年。镇上不可能有车。

    而且,现在还下着毛毛雨呢,虽然下得非常小,但是半个小时,一定是可以弄湿全身的。

    一把伞都不带,怎么可能是真的要去广东。

    这无疑是吵架了,要离家出走的。

    这里,距离海业家的确是有些远了,但是也许半个小时前,就有人经过他们家的附近,听到他们家的事情呢。

    海业父亲的那骂骂咧咧的声音,估计上百米都可以听到,甚至这里都可能听到都不一定。

    到镇上两公里的路,海业并不觉得孤单。

    反而是平时老是一直习惯一个人,现在又下定决心离开,没有遇到任何人,他反倒是更觉得轻松!

    海业觉得现在的状态才是想要的,

    没有约束,不用顾及别人的看法,心里什么都不用想,不用担心任何事,走着走着,走到哪里算哪里。

    如果身边有人追来,可能只是会让海业觉得不舒服。

    这样挺好的。

    来到镇上的这个算不上车站的车站,

    因为其实并不是车站,只是去往县城的公交车经常停在这里,久而久之,这里就成了车站了!

    平时,来到这里,每次都会有很多人。

    这一次,自然是例外了,毕竟现在是过年,是深夜。

    显然,不用想,现在是不可能有车的。

    海业正在想着,自己究竟是要在这等到天亮,等到有车离开。

    还是要背着包,拉着行李箱离开?

    到这里,距离县城还有十一公里,一般走路可能两个小时,但是他还有行李,自然不用说了,走到县城怎么也得三个小时以上了。

    而且,海业其实不想去县城。

    因为他是下定决心离开的,他不想让人找到他。

    去县城,太容易找到了。

    以前,自己躲在出租屋的时候,他遇到带着警察找上门的事情。

    所以,刚刚从村里到这里,两公里的路,他早就想好了,自己不能去县城。

    他想最多的可能,就是在这里等车,等到明天六点,会有从县城去到隔壁省的临市的车发车,六点二十左右应该到这里了。

    现在,快七点半天才亮,他明早拦下车,足够他离开不会有人看到了。

    这里是乡下,没有什么摄像头之类的,想要不让人查到他去哪里,并不难。

    什么鬼!

    就他等了一个多小时之后,一辆从县城方向驶来的面包车,没有直接开走,而是停在了这坚毅车站,摇下车窗。

    “X海业?”

    不是叫业,而是叫海业的全名。

    里面的人认识自己?

    而且,应该不是村里的。

    “不认识我了?”

    车里的人看向了海业说着,

    海业还真是不知道对方是谁。

    一点印象都没有。

    “是我呀,李小松呀!”李小松?

    这海业知道,他初三转学到县城之后,却是认识了这么一个人。

    这李小松,那是成绩一直稳压海业的存在。

    初三,海业可以说一直都只能是班上的第二名,就是因为对方的存在。

    你家在这附近?

    这么晚了,在这里干嘛呀!

    他们,是不知道对方家在哪里的,毕竟不是像在乡下一样,学校里基本都是附近几个村的。

    县城上学的,是整个县的谁知道谁家在哪里呀。

    即便,他们的关系挺好的,但是也没有去过对方的家,不知道的。

    李小松?

    不是说你去当兵了吗?

    “这,当兵两年而已,我们都十多年左右没见了吧,当兵那都是很对年前的事情了。”

    “倒是你,听说你上了大学来着的,今晚,这是闹哪出?”

    十年不见,还是有些热情的。

    “唉,别提了,被赶出来了,想等着明早有车来,离开呢。”

    海业说得有些无奈,但是是并不是真的无奈,这是表现出来而已的。

    总不能说,我终于离开家了,现在不知道去哪里吧。

    “被赶出来?麻蛋,现在大半夜的,还淋着雨,快上车,去我家,我刚刚去县城晚回来,今晚先到我家。”

    这么热情?

    海业有些犹豫了,因为他们太久没见了,一直都是胆子很小的海业,面对这还是有些戒备的。

    要是对方想对自己干啥,

    人家可是历练过两年的,自己根本不是对手。

    他看到了林凡的犹豫,于是李小松直接下车了,

    “我知道你心里想什么,哎呀!”

    “以前虽然我挺调皮的,也做过大家斗殴的事情,

    现在想起来还真是感觉顶对不住那些被我欺负的,

    那个时候还小,不懂事,要是我那个时候有现在这样懂事,我肯定会像你一样老实点,做个好学生!搞得我去市里好上高中一学期,直接打架后面就被送去当兵了。

    哥我可是经过国家培养过的人,

    即便不是,我们以前可以天天两个一起讨论题目的。

    我还能吃了你不成。

    没想到,这么些年了,你还是这么胆小怕事,赶紧的。”

    说和,抢了海业的行李、拉车上去了。

    海业也只能上车了。

    看来的确是自己想太多了。

    小时候,两人关系却是挺好的。

    海业总成绩永远比他差,那是因为海业极度偏科。

    什么数学、物理化学之类的,是完虐对方的。

    但是什么历史政治语文英语这些,海业就差很多了,所以总成绩就比不过他了。

    他们结识,还是第一个月测验的时候的。

    因为海业是转校的,去到的时候,早就开学了,所以他是坐最后一桌的。

    第一次测验,考物理的时候,老师就一直在后面盯着大家,也是在海业后面盯着大家。

    结束,老师让大家自己把试卷自己拿上来。

    作为稳坐第一的李小松,自然是动作最快的。

    也是以此,他看到了海业的试卷。

    来了一句“还挺不错的嘛!”

    就这么一句评价,他们算是认识了。

    海业也知道,物理这科,对很多人来说是非常难的,大部分几乎二三十分的。

    所以,对方第自己这评价,他是可以理解的。

    初二,才开始有的物理,那个时候他还在乡里的中学,几次考试,物理绝对都是不低于九十五的。

    所以吧,他还是非常自信自己考的不错的。

    至于李小松,那个时候虽然以海业自卑的性格,不太敢和人交流,来到班上二十多天了,没认识几个人。

    但是他是知道李小松的,因为李小松的成绩是第一名。

    海业也自认为不差,至少物理这一科,即便是自己乡下来的,他也不觉得自己会差。

    被对方这么一评价,给他的感觉就是李小松应该也还是可以的,竟然可以看出来自己答得可以。

    就这样,两人算是有交集了。

    等到几天之后,成绩出来。

    这个时候,海业还不是第二名,毕竟他差了很多课程嘛。

    所以只是第三名。

    但是物理和数学那是可以说相当可以的,一骑绝尘。

    物理,直接满分。

    一二十分的数学,海业弄了一一八。

    这单科分数,尖子班的都没有几个可以拿出来比较的。

    虽然,地里政治历史,三科加起来都不到一百五十分,总成绩被拉下来很多。

    但是这两科,完全就是让海业一战成名了。

    这次测验之后,海业的作为被调到的第二排,正好是在李小松的后面。

    就这么开始熟悉了。

    李小松非常主动,基本每天都拿着数学题或者物理题来问他,所以两人也就熟悉了,成了朋友了。

    虽然李小松的总成绩高出了海业差不多一百分。

    但是,他的物理和数学加起来,是少了海业四十多分的。

    这差距,海业还是可以教他的的。

    即便海业再怎么自卑,遇到这么一个主动的,成绩又好,性格又是班上杠耙子的存在,也不欺负他。

    自然也接受对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