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人戏宫女
楚庄王和群臣喝酒,一阵风把蜡烛吹熄了,这时有人喝醉了,不小心拉了宫女的帽带。
宫女小声地对楚庄王说了这件事,楚庄王为了不揭穿这个人,想了一下便说:“每个人立刻把帽带扯去,并且丢在地上。”群臣都把帽带拉断丢在地上。点上蜡烛后,自然分不出是谁拉了宫女的衣服,群臣继续喝酒助兴。
几年后,楚国和晋国打仗,有一个勇敢的武将在前线杀敌,每次都打胜仗,楚庄王觉得很奇怪,平常也没对他特别好,怎么甘愿为我出生入死?
一问之下,才知道勇敢的武将就是当年拉宫女帽带的人,为了感激楚庄王的恩德,因此奋勇杀敌。
勇敢的武将拯救楚国于危难之际,后来,楚庄王便封他为护国大将军。
灵验的大钟陈襄是宋代着名的学者,曾在浦城县任县令。
有一次,一个有钱的人家丢了一件贵重物品,官府抓到几个嫌疑犯,他们都是些市井无赖。审讯时,他们都说自己没有偷那件贵重物品,对偷盗之事概不承认,由于没有证据,案子陷入僵局。
陈襄想来想去,终于想到一条妙计。他对这些无赖说:“既然你们都不承认,那我只好让附近古庙里的灵验的大钟来评判你们,看看你们到底谁是小偷。凡是偷了东西的人去摸它,大钟就会发出响声;没有偷东西的人,摸到大钟时,大钟就不会响。”说完,他派差吏带着他们走了。自己则骑马先行来到古庙,令人在大钟
四周涂上墨汁,又在大钟前挂上围幕。不一会儿,那些嫌疑犯们来到庙里。
陈襄命令他们一个一个地轮流走到围幕前,把手伸进围幕里去摸钟。
他们一个个照此做了,大钟却一次也没有发出响声。陈襄令他们都把手伸出来。只见除了一个人的手是干净的外,其余的手都染有墨印。
陈襄随即对那个手没被染黑的嫌疑犯进行审问,结果真是他偷了那大户人家的财物。原来这个小偷做贼心虚,怕大钟真的会发出响声,因此便不敢摸钟,没想到陈襄正是利用这种心理,查出了谁才是小偷。
卓别林智骗歹徒一天夜里,卓别林带了一笔钱回家。在经过一段小路时,树后突然闪出一个彪形大汉,拿着手枪逼他交出所有的财物。
面对着黑洞洞的枪口,卓别林故意装作很害怕的样子说道:“我是有一些钱,但都是我老板的,帮个忙吧,朝我帽子上打两枪,我回去也好有个交代。”强盗听到后一句话也没说,把他的帽子拿了过去,照着上面就是两枪。
卓别林又说:“你再向我的裤脚打两枪吧,这样就显得更加逼真,老板也就不会怀疑我了。”强盗显得很不耐烦,照着裤脚又打了几枪。
卓别林再次对他说:“请再朝我的衣襟上打几枪吧。”强盗骂道:“你这个胆小鬼,真多事……”强盗再次扣动扳机,但这次枪没有响。
卓别林一看,知道枪里的子弹用完了,他便飞快地跑掉了。
红色小母
鸡在一个农场里,有一只红色小母鸡找到了一些麦子。它要把麦子种到地里去。老鼠、猪和猫看到了,就问小母鸡:“小红母鸡,你在做什么呀?”它说:“我在种麦子,你们谁能帮我将这些麦子种入土里?”老鼠说:“我不能帮你,我在休息。”猪说:“我不能帮你,我正吃饭呢。”猫说:“我也不能,我正在洗脸。”“那我就自己种!”红色小母鸡说。
很快地,麦粒便开始发芽了,绿叶从土里冒出来了。
小老鼠、小猪和小猫来问小红母鸡:“小红母鸡,你在做什么呀?”“我在给庄稼浇水,你们帮我好吗?”“我不能帮你,我在休息。”“我不能帮你,我正吃饭呢。”“我也不能,我正在洗脸。”“那么,我自己来浇水!”红色小母鸡说。
在小红母鸡的精心管理下,麦子不断地成长,慢慢变高了,变壮了。到了秋天,麦子成熟了。
小老鼠、小猪和小猫跑来问小红母鸡:“小红母鸡,你在做什么呀?”“我在收割麦子,谁来帮忙呢?”“我不能帮你,我在休息。”“我不能帮你,我正吃饭呢。”“我也不能,我正在洗脸。”“那么,我自己来收割!”红色小母鸡说。因此,它收割了很多麦子。
过了几天,红色小母鸡问:“谁来帮我打麦子?”“我不能帮你,我在休息。”“我不能帮你,我正吃饭呢。”“我也不能,我正在洗脸。”“那么,我自己来打!”红色的小母鸡
说。因此,它给麦子脱了粒。
又过了些天,小老鼠、小猪和小猫一起来问小红母鸡:“小红母鸡,你在做什么呀?”“我在磨面呢,谁来帮我拿麦子到磨坊里将它磨成粉?”红色小母鸡问。
“我们不能帮你。”“那么,我自己拿去!”红色小母鸡说。它拿着麦子到磨坊,很快,就带着面粉回来了。
又过了些日子,小老鼠、小猪和小猫又来问小红母鸡:“小红母鸡,你在做什么呀?”“我在烤面包,你们来帮忙吗?”“我们不能帮你。”“那么,我自己烤!”红色小母鸡说。很快地,小红母鸡烤好了香喷喷的面包。
过了一会儿,小老鼠、小猪和小猫看到小红母鸡正在吃东西,就问:“小红母鸡,你在做什么?”“我在吃面包呢,谁要吃这条面包?”“我要。”小老鼠说。
“我要。”小猫说。
“我要。”小猪说。
“很抱歉,我要自己吃,你们不能吃,因为你们从没帮过我。”红色小母鸡说。
很快,它就将那块面包吃光了。小老鼠、小猫和小猪只好灰溜溜地走了。
换票有两个乡下人准备到城里去打工。他们一个买了去纽约的票,另一个买了去波士顿的票。到了车站,他们打听后才知道纽约人很冷漠,指个路都想收钱;波士顿人特别质朴,富有爱心和同情心。
准备去纽约的人想,还是波士顿好,挣不到钱也饿不死,幸亏还没去纽约,不然真是掉进了火坑。
准备去波士
顿的人想,还是纽约好,给人带路都能挣钱,幸亏还没上车,不然就失去了致富的机会。
最后,两个人相遇了,他们互换了车票,原来要去纽约的去了波士顿,打算去波士顿的到了纽约。
去波士顿的人发现,那里果然好。他初到那里的第一个月,什么都没干,竟然没有饿着。银行大厅里的水可以白喝,大商场里有欢迎品尝的点心,也可以白吃。他非常庆幸自己的选择。
去纽约的人发现,纽约到处都可以发财。只要想点办法,再花点力气就可以衣食无忧。他凭着自己的商业头脑,在建筑工地装了10包含有沙子和树叶的土,以“花盆土”的名义,向没有好泥土而又爱花的纽约人兜售。当天,他在城郊之间往返六次,净赚了50美元。一年后,他竟然凭着“花盆土”拥有了一间小小的门面。
在常年的走街串巷中,他又有了一个新的发现:一些商店的楼面虽然很亮,但是招牌却比较黑,一打听才知道是清洗公司只负责清洗楼面而不负责清洗招牌的结果。他立即抓住这一机遇,买了一些清洗工具,办起了一家清洗公司,专门负责擦洗招牌。如今他的公司已经有了150多名员工,业务还发展到了附近的几个城市。
不久,他坐火车去波士顿旅游。在路边,一个捡破烂儿的人伸手向他乞讨,他掏出了一张钞票递到那人手中。这时,两人都愣住了,因为在五年前,他们曾经换过一次车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