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号鸟的悲剧

    在古老的原始森林,阳光明媚,鸟儿欢快地歌唱,辛勤地劳动,其中有一只寒号鸟,有着一身漂亮的羽毛和嘹亮的歌喉,更是到处游荡卖弄自己的羽毛和嗓子。看到别人辛勤地劳动,反而嘲笑不已,好心的鸟儿提醒它说:“寒号鸟,快垒个窝吧!

    不然冬天来了怎么过呢?”寒号鸟轻蔑地说:“冬天还早呢!

    着什么急呢!

    趁着今天的大好时光,快快乐乐地玩玩吧!”就这样,日复一日,冬天眨眼就到来了。鸟儿们晚上都在自己暖和的窝里安详地休息,而寒号鸟却在夜间的寒风里,冻得瑟瑟发抖,用美丽的歌喉悔恨过去,哀叫未来:“抖落落,抖落落,寒风冻死我,明天就垒窝。”第二天,太阳出来了,万物苏醒了。沐浴在阳光中,寒号鸟好不得意,完全忘记了昨天晚上的痛苦,又快乐地歌唱起来。

    有鸟儿劝它:“快垒窝吧!

    不然晚上又要发抖了。”寒号鸟嘲笑地说:“不会享受的家伙。”晚上又来临了,寒号鸟又重复着昨天晚上一样的故事。就这样重复了几个晚上,大雪突然降临,鸟儿们奇怪寒号鸟怎么不发出叫声了呢?

    太阳一出来,大家寻找一看,寒号鸟早已被冻死了。

    “少年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不要白白地寄希望于明天,一定要在“今天”创造成功事业的奠基石。

    赶考的秀才抽签相传在明朝,有一位泉州秀才梁炳麟赴京去会考。

    考完试以后,梁炳麟自觉考得不错,心情愉快地回泉州等待放榜,途经扬州借宿在一间天公庙里,晚上睡觉时就梦到福禄寿三仙在唱词作乐,词意优雅,清晰可闻。第二天,梁炳麟起床自以为得了吉兆,就到大殿去抽签,结果他抽中的签是上上签:三篇文章入朝廷,中得三顶甲文魁:功名威赫归掌上,荣华富贵在眼前。

    他当下以为一定可以高中状元,就兴致勃勃回到泉州等待佳音,放榜时竟然名落孙山。梁炳麟心灰意冷,百思不得其解为什么神明要作弄他。

    后来他借刻木偶演戏来发抒自己的情感,并自创戏文,演给乡亲娱乐,没想到大受欢迎,在泉州一带造成轰动,常有人不远千里走路来看他演戏。梁炳麟心里找到寄托,从此无意仕途。

    有一天,他正在演出一出文状元的戏时,突然想起从前抽签的签诗:“功名威赫归掌上,荣华富贵在眼前”,才知道签诗中有深远的含义。

    梁炳麟自此更潜心创发布袋戏,成为布袋戏的一代宗师,他的徒子徒孙更进一步发扬他的技艺,使布袋戏成为明朝以来闽南最重要的戏剧形式,梁炳麟也因此名传青史。

    这是一个动人的故事,古来多少状元,如今大多烟消云散,他们一世功名瞬间无踪,还不如梁生的“功名归掌上”呢!

    布袋戏祖师梁炳麟,到他成名时才悟出了“功名威赫归掌上”的真义。

    人生中的一切,到最后多是在自己的掌上。功名威赫固然在掌上,潦倒一生又何尝逃出了掌心呢?

    肯于努力,敢于与命运抗争,才能掌控自己的人生。

    一个乘船的爱尔兰家庭有一个爱尔兰家庭要移民美洲。他们非常穷困,于是辛苦工作,省吃俭用三年多,终于存钱买了去美洲的船票。当他们被带到甲板下睡觉的地方时,全家人以为整个旅程中他们都得呆在甲板下,而他们也确实这么做,仅吃着自己带上船的少量面包和饼干充饥。

    一天又一天,他们以充满嫉妒的眼光看着头等舱的旅客在甲板上吃着奢华的大餐。最后,当船快要停靠爱丽丝岛的时候,这家其中一个小孩生病了。做父亲的找到服务人员说:“先生,求求你,能不能赏我一些剩菜剩饭,好给我的小孩吃?”服务人员回答说:“为什么这么问,这些餐点任何乘船的人都可以吃,你们也可以吃啊。”“是吗?”这人回答说,“你的意思是说,整个航程里我们都可以吃得很好?”“当然!”服务人员以惊讶的口吻说,“在整个航程里,这些餐点也供应给你和你的家人,你的船票只是决定你睡觉的地方,并没有决定你的用餐地点。”正如一位哲人所说:“无论你身处何境都是自己的选择。”人人都有成功的权力。但是,成功是要寻访、要共享、要想办法接近的。

    麻风病人和天神从前,有个生麻风病的病人,病了近40年,一直躺在路旁,等人把他指到有神奇力量的水池边。但是他躺在那儿近40年,仍然没有往水池目标迈进半步。

    有

    一天,天神碰见了他,问道:“先生,你要不要被医治,解除病魔?”那麻风病人说:“当然要!

    可是人心好险恶,他们只顾自己,绝不会帮我。”天神听后,再问他说:“你要不要被医治?”“要,当然要啦!

    但是等我爬过去时,水都干涸了。”天神听了那麻风病人的话后,有点生气,再问他一次:“你到底要不要被医治?”他说:“要!”天神回答说:“好,那你现在就站起来自己走到那水池边去,不要老是找一些不能完成的理由为自己辩解。”听后,那麻风病人深感羞愧,立即站起身来,走向池水边去,用手心盛着神水喝了几口。刹那间,他那纠缠了近40年的麻风病竟然好了!

    不要习惯于找一大堆借口来为自己的失败而狡辩;应该想想自己究竟为理想付出了多少努力。只要不懈地努力去争取,你就能够控制命运。

    烛火和太阳一心大师刚剃度的时候,在法门寺修行。法门寺是个香火鼎盛、香客络绎不绝的名寺,每天晨钟暮鼓,香客如流。一心想静下心神,潜心修身,但法门寺法事应酬太繁,自己虽青灯黄卷苦苦习经多年,但谈经论道起来,自己远不如寺里的许多僧人。有人劝一心说:“法门寺是个召满天下的名寺,水深龙多,纳集了天下的许多名僧,你若想在僧侣中出人头地,不如到一些偏僻小寺中阅经读卷,这样,你的才华便会很快光芒迸露了。”一心自忖良久,觉得这话很对,便决意辞别师父,离开这喧喧嚷嚷、高僧济济的法门寺,寻一个偏僻冷落的深山小寺去。于是一心就打点了经卷、包裹,去向方丈辞行。

    方丈明白一心的意图后,问他:“烛火和太阳哪个更亮些?”一心说:“当然是太阳了。”方丈说:“你愿做烛火还是太阳呢?”一心不假思索地回答道:“我当然愿做太阳!”方丈微微一笑说:“我们到寺后的林子去走走吧。”法门寺后是一片郁郁葱葱的松林。方丈将一心带到不远处的一个山头上,这座山头上树木稀疏,只有一些灌木和零星的三两棵松树,方丈指着其中最高大的一棵说:“这棵树是这里最大最高的,可它能做什么呢?”一心围着树看了看,这棵松树乱枝纵横,树干又短又扭曲,便说:“它只能做煮粥的劈柴。”方丈又信步带一心到那一片郁郁葱葱密密匝匝的林子中去,林子遮天蔽日,棵棵松树秀颀、挺拔。方丈问道:“为什么这里的松树每一棵都这么修长、挺直呢?”一心说:“都是为了争着承接天上的阳光吧。”方丈郑重地说:“这些树就像芸芸众生啊,它们长在一起,就是一个群体,为了一缕的阳光,为了一滴的雨露,它们都奋力向上生长,于是它们棵棵可能成为栋梁。而那远离群体零零星星的三两棵,一团一团的阳光是它们的,许许多多的雨露是它们的,在灌木中它们鹤立鸡群。没有树和它们竞争,所以,它们就成了薪柴啊。”一心听了,思索了一会儿,惭愧地说:“法门寺就是这一片莽莽苍苍的大林子,而山野小寺就是那棵远离树林的树了。方丈,我不会再离开法门寺了!”在法门寺这片森林里,一心苦心潜修,后来,终于成为一代名僧。

    “自满是向上的最大障碍。”一个人只有对自己已经具有的东西不满,才会时刻都以饱满的热情投入,才会更充分地展示自己的才华,才会爆发出神奇的无穷无尽的创造力,才能够成为一个真正优秀的人才。

    蝉和八哥在一棵大树上,住着一只八哥,它每天都在那儿用非常圆润的歌喉,唱着悦耳的曲子。

    初夏的早晨,当八哥唱歌的时候,忽然听见了一阵震耳欲聋的嘶叫声,它仔细一看,在那最高的树枝上,贴着一只蝉,它一秒钟也不停地发出“知了—知了—知了”的叫声,好像喊救命似的。八哥跳到它的旁边,问它:“喂,你一早起来在喊什么呀?”蝉停止了叫喊,看见是八哥,就笑着说:“原来我们是同行啊,我正在唱歌呀。”八哥问它:“你歌唱什么呢?

    叫人听起来挺悲哀的,有什么不幸的事发生了么?”蝉回答说:“你的表现力比你的理解力要强,我唱的是关于早晨的歌,那一片美丽的朝霞,使我看了不禁兴奋得要歌唱起来。”八哥点点头,看见蝉又在抖动起翅膀,发出了声音,态度很严肃。它知道要劝蝉停止,是没有希望的,就飞到另外的树上唱歌去了。

    中午的时候

    ,八哥回到那棵大树上,它听见那只蝉仍旧在那儿歌唱,那“知了—知了—知了”的喊声,比早晨更响。八哥还是笑着问它:“现在朝霞早已不见了,你在唱什么呀?”蝉回答说:“太阳晒得我心里发闷,我是在唱热闹呀。”八哥说: “这倒还差不多,人们只要一听到你的歌就会觉得更热。”蝉以为这是对它的赞美,就越发起劲地唱起来。八哥只好再飞到别的地方去。

    傍晚了,八哥回来了,那只蝉还在唱!

    八哥说:“现在热气已经没有了。”蝉说:“我看见了太阳下山的本事,兴奋极了,所以唱歌,欢送太阳。”一说完,它又继续着唱,好像怕太阳一走到山的那边,就会听不见它的歌声似的。

    八哥说:“你真勤勉!”蝉说:“我总好像没有唱够似的,我的同行,你要是愿意听,我可以唱一支夜曲。”八哥说:“你不觉得辛苦吗?”蝉说:“我是爱歌唱的,只有歌唱着,我才觉得快乐。”八哥说:“但是,我在早上、中午、晚上,听你唱的是同一首歌呀。”蝉说:“我的心情是不同的,我的歌也是不同的,我生来就具备了最好的嗓子,我可以一口气唱很久也不会变调!”八哥说:“我说句老实话,我一听见你的歌,就觉得厌烦极了,原因就是它没有变化;没有变化,再好的歌也会叫人厌烦的,你不肯休息,已使我害怕,明天我要搬家了。”再美妙的乐曲,如果反复重奏也会变得单调和枯燥。任何事物如果一成不变,都会被别人因厌倦而抛弃。因此,在生活中要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追求“更上一层楼”的境界。

    两棵树的命运农夫在地里种下了两粒种子,很快它们变成了两棵同样大小的树苗。第一棵树开始就决心长成一个参天大树,所以它拼命地从地下吸收养料,储备起来,滋润每一枝树干,盘算着怎样向上生长,完善自身。由于这个原因,在最初的几年,它并没有结果实,这让农夫很恼火。相反另一棵树,也拼命地从地下吸取养料,打算早点开花结果,它做到这一点,这使农夫很欣赏它,并经常浇灌它。

    时光飞转,那棵久不开花的大树由于身强体壮,养分充足,终于结出了又大又甜的果实。而那棵过早开花的树,却由于还未成熟时,便承担起了开花结果的任务,所以结出的果实苦涩难吃,并不讨人喜欢,相反却因此而累弯了腰。老农诧异地叹了口气,终于用斧头将它砍倒,用火烧了。

    “欲速则不达。”急于求成的结果只会导致过早的失败,所以我们要甘于寂寞,注重自身能力的积累,厚积薄发,一旦时机来临,自然会水到渠成。

    女孩的美梦一个女孩在清晨拿着挤好的牛奶到街上去卖。

    在这之前女孩已经去街上卖过很多次牛奶了,所以对于上街的路线、市场的地点,以及如何卖个好价钱都相当清楚。她和以往一样,把牛奶罐顶在头上,走在通往市街的路上。

    天空晴朗,凉风轻柔地吹拂着面颊,女孩却对这一切无动于衷。

    她的心早就飞到了繁华热闹的大街上,满脑子想的都是卖完牛奶后的打算。那时候,她的手上会有一笔钱,往常她总会在卖完牛奶后到市场上买各种各样的小东西,这是女孩私下最大的乐趣。

    一想到那些形状特别的水果、香甜可口的甜点,还有色彩鲜亮的布料,女孩就开心无比。她想象着在市场上闲逛的轻松自在,心里快活极了,这可是她那些居住在乡村里的伙伴们无法享受到的。

    “对了,甜点铺的隔壁有卖漂亮的围巾。今天去那里瞧一瞧,或许会找到花色美妙的围巾。围上那条围巾到街上的广场走一走,别人肯定认为我是城市出身的女孩或者是好家庭出身的女孩。也许会有人跟我搭讪,那时候该怎么办?

    如果那个人长得不怎么样,我就只报以浅浅的微笑,直接拒绝。如果那个人很英俊,家世看来也不错,我要怎么办呢?

    如果那个人问我要不要参加今天晚上的舞会,还伸出手来邀请,我又怎么办呢?

    在那样的情况下,我即使想接受,也要先隔一点时间,然后才嫣然一笑,给予答复。我必须做出千金小姐的模样,稍微屈膝,点头致意才行……”好像自己的面前就有一个绅士站在她的面前邀请她跳舞似的,女孩稍稍屈膝,伸出一只手,垂下眼睛致意。这下子糟了,头上的牛奶罐掉到地上摔破了。

    为了得到一种真正想要的人生,除了

    要设定你不同时期的目标之外,最重要的是,要踏踏实实地去努力,把握住人生的每一个环节。

    一对以拾破烂为生的兄弟有一对以拾破烂为生的兄弟,他们天天都盼着能够发大财。最终,上帝竟因为他俩每一个梦都与发财有关而大受感动。

    上帝决定给他们一次发财的机会。

    一天,兄弟俩照旧从家里出发沿着街道一起向前走去,东一个西一个躺在地上,这条偌大的街道仿佛被人来了一次大扫除,连平日里最微小的破破烂烂都不见了踪影,仅剩的就是上帝的一寸长的小铁钉。

    老大看到路上的铁钉,便把它们一个一个地捡了起来。

    老二却对老大的行为不屑一顾,并且说:“三两个小铁钉能值几个钱?”走到了街尾,老大差不多捡到了满满一袋子的铁钉。

    看到老大的成绩,老二好像若有所悟。也打算学老大那样捡一些铁钉,不管多少,最起码也能卖点钱。于是便回头再去找,可等他回头看的时候,来时路上的小铁钉,却一个都没有了,全被老大捡光了。

    老二心想:没关系,反正几个铁钉也卖不了多少钱,老大的那一袋,可能连两块钱都卖不到,所以也就不觉得可惜。于是,兄弟两个继续再向前走,没多久,兄弟俩几乎同时发现街尾新开了一家收购店,门口挂着一块牌子写到:“本店急收一寸长的旧铁钉,一元一枚。”老二后悔得捶胸顿足。老大则将小铁钉换回了一大笔钱。

    店主走近呆在街上发愣的老二,问道:“孩子,同一条路上,难道你就一个铁钉也没看到?”老二很沮丧:“我看到了啊。可那小铁钉并不起眼,我更没想到它竟然这么值钱;等我知道它很有用时,却连一根也找不到了。”“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肯从小事做起的人,很难成就大的事业。

    成功是什么有一个人,他从小到大都是一名失败者,失败永远陪伴在他的身边。他感到上天的不公平,于是,他决定去寻找上帝,询问上帝:成功是什么。

    这个人翻山越岭,来到河边,见到一位老翁,就走过去问:“老人家,成功是什么?”那位老人就回答他:“成功就是能每天都钓到鱼,那就是成功。”这位年轻人继续他的旅途,他渡过了河,来到了森林中,遇见一个正在赶路的中年男人,就问他:“成功是什么?”那个中年男人就回答他:“成功就是每天都能捕获野兽,那就是成功。”他听了,就继续赶路。这个人穿过了森林,也穿过了沙漠,来到沙漠边缘,找到了上帝,问:“成功是什么?”上帝很慈祥地回答:“成功是生活,成功是经验,成功是汗水。年轻人,不要执着于成功,而应享受成功的过程。”年轻人听了,顿时明白了,就辞别了上帝,回家去了。

    到家之后,他将旅途上的所见所闻写了下来,出了一本书,他凭借着这本书,终于获得了成功。

    很多人都想成功,却很难成功,为什么呢?

    因为他们不懂得研究人生,不愿意付出汗水,不愿意采取具体的行动。

    智者的答案一个青年去寻找深山里的智者,向他请教一些人生问题。

    “请问大师,你生命中的哪一天最重要?

    是生日还是死日?

    是上山学艺的那一天,还是得道开悟的那一天?

    ……”青年连珠炮似的问。

    “都不是,生命中最重要的是今天。”智者不假思索地答道。

    “为什么?”青年甚为好奇:“今天发生了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今天什么事也没有发生。”“那今天重要是不是因为我的来访?”“即使今天没有任何来访者,今天也仍然重要,因为今天是我们拥有的唯一财富。昨天不论多么值得回忆和怀念,它都像沉船一样沉入海底了;明天不论多么灿烂辉煌,它都还没有到来;而今天不论多么平常、多么暗淡,它都在我们手里,由我们自己支配。”青年还想问,智者收住了话头:“在谈论今天的重要性时,我们已经浪费了我们的‘今天’,我们拥有的‘今天’已经减少了许多。”青年若有所思地点点头,然后就疾步下山了。

    生命只有一次,而人生也不过是时间的累积。假如你让今天的时光白白流逝,就等于毁掉人生最后一页。因此,要珍惜今天的一分一秒,因为它们将一去不复返。

    拔树的小男孩有一个孩子特别喜欢爬树,无论树干多么高大,无论树皮多么光滑

    ,他总是能轻而易举爬了上去。

    爬遍了村里所有的树以后,他就有些狂妄,觉得自己既然能爬到树上,也应该能把树拔起来。

    他摆开架式,准备一展雄姿。

    但是任凭他费尽九牛二虎之力,那些树还是纹丝不动,哪怕一棵最小的树苗,他也拔不起来。

    他非常不解。

    正在这时,一位老人走过来了,他笑着说:“孩子,不要徒劳了,你永远拔不起一棵树的,每一棵树其实都是两棵树。向上长的那一棵,你看见了,并且轻而易举地爬了上去;向下长的树根,是另一棵树,你却没有看见。作为一棵树,向下长得越深,向上长得就越高。”一个人,要想顺利地成长和发展,也要向大树扎根一样打好基础。只有这样,才能够继续足够的力量,抵御前进途中各种****的侵袭。

    一只小钟一只新组装好的小钟放在了两只旧钟当中。两只旧钟“滴答”、“滴答”一分一秒地走着。

    其中一只旧钟对小钟说:“来吧,你也该工作了。可是我有点担心,你走完三千二百万次以后,恐怕便吃不消了。”“天哪!

    三千二百万次。”小钟吃惊不已。“要我做这么大的事?

    办不到,办不到。”另一只旧钟说:“别听他胡说八道。不用害怕,你只要每秒滴答摆一下就了。”“天下哪有这样简单的事情?”小钟将信将疑,“如果这样,我就试试吧。”小钟很轻松地每秒钟“滴答”摆一下,不知不觉中,一年过去了,它摆了三千二百万次。

    每个人都希望梦想成真,成功却似乎远在天边遥不可及,倦怠和不自信让我们怀疑自己的能力,放弃努力。其实,我们不必想以后的事,一年、甚至一月之后的事,只要想着今天我要做些什么,明天我该做些什么,然后努力去完成,把手头的事办好了,就像那只钟一样,每秒“滴答”摆一下,成功的喜悦就会慢慢浸润我们的生命。

    古人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先把手头的小事办好,坚持不懈地去努力,就能够完成非常宏大的目标!

    一位老人的梦新年的夜晚,一位老人伫立在窗前。他悲戚地举目遥望苍天,繁星宛若玉色的百合漂浮在澄静的湖面上。老人又低头看看地面,几个比他自己更加无望的生命正走向它们的归宿———坟墓。老人在通往那块地方的路上,也已经消磨掉六十个寒暑了。在那旅途中,他除了有过失望和懊悔之外,再也没有得到任何别的东西。他老态龙钟,头脑空虚,心绪忧郁,一把年纪折磨着老人。

    年轻时代的情景浮现在老人眼前,他回想起那庄严的时刻,父亲将他置于两条道路的入口——一条路通往阳光灿烂的升平世界,田野里丰收在望,柔和悦耳的歌声四方回荡;另一条路却将行人引入漆黑的无底深渊,从那里涌流出来的是毒液而不是泉水,蛇蟒满处蠕动,吐着舌箭。

    老人仰望夜空,苦恼地失声喊道:“青春啊,回来!

    父亲哟,把我重新放回人生的入口吧,我会选择一条正路的!”可是,父亲以及他自己的黄金时代都一去不复返了。

    他看见阴暗的沼泽地上空闪烁着幽光,那光亮游移明灭,瞬息即逝了。那是他轻抛浪掷的年华。他看见天空中一颗流星陨落下来,消失在黑暗之中。那是他自身的象征。徒然的懊丧像一支利箭射穿了老人的心脏。他记起了早年和自己一同踏入生活的伙伴们,他们走的是高尚、勤奋的道路,在这新年的夜晚,载誉而归,无比快乐。

    **的教堂钟楼鸣响了,钟声使他回忆起儿时双亲对他这浪子的疼爱。他想起了困惑时父母的教诲,想起了父母为他的幸福所作的祈祷。强烈的羞愧和悲伤使他不敢再多看一眼父亲居留的天堂。

    老人的眼睛黯然失神,泪珠儿潸然坠下,他绝望地大声呼唤:“回来,我的青春!

    回来呀!”老人的青春真的回来了。原来,刚才那些只不过是他在新年夜晚打盹儿时做的一个梦。尽管他确实犯过一些错误,眼下却还年轻。

    他虔诚地感谢上天,时光仍然是属于他自己的,他还没有堕入漆黑的深渊,尽可以自由地踏上那条正路,进入福地洞天,丰硕的庄稼在那里的阳光下起伏翻浪。

    依然在人生的大门口徘徊逡巡、踌躇着不知该走哪条路的人们,记住吧,等到岁月流逝,你们在黯黑的山路上步履踉跄时,再来痛苦地叫喊,“青春啊,回来!

    还我韶华”,那只能是徒劳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