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4.道理都懂了,事情也都做好了,那还有努力的意义吗?
据说金庸小说里的独孤求败,这辈子都没有找到可以打败自己的人。不仅仅是自己,他的三位学生杨过、风清扬和令狐冲,在练成武功之后这辈子似乎都一直处于一种:“老子武
功天下貌似第一,所以好寂寞哦。”的状态。
而以上三位,都是小彭同学的偶像。
小彭同学是个怎样的人物呢?从懂事开始,几乎所有的事情他都希望可以争取拿到第一。
在幼儿园,午睡的小被子一定要叠得比别的小朋友更整齐;睡觉尿湿被子的情况坚决控制到最少的次数;上学之后,所有的学科小彭都希望是满分,如果出现了别人成绩和他一样
好的情况,那么在体育课上他都要用短跑把对方给比下去。
小彭同学一直保持着这种凡是都要做到最好的状态。直到博士生毕业,他是所在人群里最优秀的那一位。然后他工作了,进入了社会才突然发现:啥?为什么比我厉害的人还有这
么多呢?
所以他陷入了迷茫:努力把每件事都做好的意义到底在哪里?我努力有意义吗?我做了这么多成功的事情有意义吗?而他没有考虑过的是:每件事情都一定有它的意义所在吗?
金庸世界里的独孤九剑,练到了极致,哪怕你可以打败其他所有的人,意义在哪里?清风扬依然自食了恶果,而令狐冲隐退了江湖。
小彭的问题其实永远没有答案,因为这并非是一个问题——“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事都有目的,但并非所有的事都具备意义。”
我知道要去做一件事,然后把这件事做到自己极限范围内最好的,从而达到了某个目的,这才是我们要做好事情的关键。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一个逻辑:事情的发展最终是达成目的,而并非是达到意义。
九十二岁的小野二郎是日本最具人气的“寿司之神”,在过去的五十多年里,小野二郎唯一的工作就是在东京银座写字楼的地下室里做寿司,尽管他的寿司店看起来更像是一个简
陋的工作室,也并未影响他成为世界上最会做寿司的人。
有记者去采访他:“做寿司对你来说具有什么独特的意义吗?”
老人:“没有意义啊,我只是想把寿司做好而已。”
把寿司做好是小野二郎的目的,而意义呢?他大概从未去考虑过这个问题吧。
【小黑板课堂】第31讲
“这件事还有意义吗”不是一个问题,而是一个答案。
你的努力是为了一个目的,然后才会考虑意义,首先满足事物发展的基础需求,从而提高发展的效率。而意义并不存在于所有的事物之中,“这件事还有意义吗”不是一个问题,
而是一个答案。
例:
小蓝想写一本具有特殊意义的个人文集,他首先要完成文集中的内容任务,然后才
能从达到的目的中产生文集的意义。如果小蓝首先就没有达到完成文集的目的,那么文集的意义
也并不存在。
你感觉到很困了,于是喝了一杯咖啡。这杯咖啡帮助你达到缓解疲倦的目的,但咖啡本身不具备任何意义。
目的大于所谓的意义
为什么会这么讲呢?因为意义它是一个很大的大概念,包含了人对自然或社会事物的认识,是人给对象事物赋予的含义,是人类以符号形式传递和交流的精神内容。
虽然意义很庞大,但是意义并非是无处不在。
但我们所有的行为都是有目的的。目的,通常是指行为主体根据自身的需要,借助一切言行意识的中介作用,达到预先设想的行为目标和结果。作为观念形态,反映了人对客观事
物的实践关系。
人类所有的行为活动都以目的为依据,目的贯穿行为活动的始终。
在人类的发展中,人类对目的的需求永远是大于意义的。在远古时代,人类首先要通过狩猎、务农、采集食物来获得生存的目的。在生存目的达到的基础上,才衍生出语言、文字、
图形和音乐等等具备了意义的事物。
所谓的意义永远都是基于目的完成的基础上的,并不单独存在。
【奇葩说】
我讨厌你们这些目的性极强的人,我向往去郊野开一家酒吧。
小王在工作中和同事起了争执了,一怒之下他辞职了:“现在的工作对我来说就是浪费时间,根本没有任何意义。”
“那你想去做什么呢?”朋友小李好奇地问他。
“我不喜欢做目的性太强的是,我想去郊外开家酒吧。”小王很认真地说。
小李:“工作就是目的性太强,开酒吧就没有目的性啦?”
小王:“我从小喜欢音乐,开一家酒吧对我来说意义重大。”
小李:“开酒吧首先你要找到一个合适的地方对吧?”
小王:“对的。”
小李:“找一个合适的地方,就是一个目的。而找到合适的地方后,你要开始装修吧?那么装修,又是一个目的性很强的事。装修完了,你要招聘酒吧员工吧?招聘也是一种目的
哦?”
小王:“……”
小李:“所以你看,对你来说意义最重大的事情,其实依然是由一连串目的性很强的事情作为基础的。然后,你才能实现你的意义。”
这份工作对我来说一点意义都没有!
小乔大学毕业后,进入一家企业做部门助理。每天的工作就是收收快递,填写表格,发发邮件,接待客户。时间长了,小乔觉得自己这份工作没有任何意义,于是就提出了辞职。
领导:“做得好好的为什么要辞职呢?”
小乔:“我一个研究生学历每天干的都是助理的活,这样的工作太没意义了。”
领导:“那么你觉
得怎样的工作才有意义呢?”
小乔:“起码能让我做一个项目,或者参与到业务经营中去吧。”
领导:“你认为你的能力足够可以做这样有“意义”的工作了吗?”
小乔:“不会我可以学习的呀。”
领导:“让你从助理做起本身就是为了让你学习,你真的没有发现这个道理吗?”
第九章来自群众的神吐槽
1
“我爸妈总是把我和隔壁的孩子拿来比较,要命的是我们都在一个班,他们的理论很奇怪——都是一个老师教的,为啥我们两人之间的差距那么大?”
“因为你们不是一对爹妈生的。”
2
“之前念书的时候说什么不让我谈恋爱,非要让人好好学习今后有个好前途,现在刚毕业又催着我要结婚。”
“因为可能是发现你没啥好前途了,所以换个思路也算是个方法。”
3
我爸妈最喜欢跟我玩逻辑替换了:
“小明喜欢追星吗?”
“不喜欢。”
“学习好吗?
“好!”
“小明不追星,所以学习成绩好。”“
”
……
“小明喜欢追星吗?”“喜欢!”
“学习好吗?”
“好!”
“小明追星成绩都能这么好,你看看你。”“
”
……
“小明喜欢追星吗?”“喜欢!”
“学习好吗?”
“不好!”
“小明喜欢追星所以成绩不好,你不要跟着学了!”“
”
……
“小明喜欢追星吗?”“不喜欢!”
“学习好吗?”
“不好!”
“小明不追星学习都上不去!你还好意思给我追星?!”“
”
……
“小明喜欢追星吗?”“
”
……
4
两位妈妈交流完思想感情和育儿经,回到家,我妈看到我在看书,很生气:“又在看小说,不是不让你看,每天看书会把脑子看傻的,你就不能学学小王,周末去上上舞蹈班,丰富丰
富业余兴趣?”
我默默放下书,拿起手机,把这件事告诉了小王。那头的小王隔了一小会儿才回我,她说,她正准备出门上课,刚在换鞋子,现在被她妈妈拦住了,她妈让她多学学我,窝在家里看书。
5
你努力学习,赚钱旅游,扩展见识,经济独立,思考独立。
你的生活充满了希望,你想要好好地过好自己的每一天。
然后你在周围的人眼里也不过是一个:“年龄都这么大了,居然还不想结婚”的怪咖。
6
我想要告诉所有的人:“女生穿什么是她的权利,就算她只穿了内衣走在路上,也不是你要去侵犯她的理由!”
7
“你唱歌厉害,你去开演唱会啊!”
“你踢球厉害,你代表国家队进世界杯吧!”
“你好看,你好看就去选美呗!”
“你有什么资格说人家不好?你说人家不好之前,要不要先看看你自己?”8
吃泡面
的两种下场:
瘦子吃泡面——“你老是吃这么没营养的东西,难怪会这么瘦!”胖子吃泡面——“你老是吃垃圾食品,难怪会这么胖!”
9
新闻上有个男人扬言要炸掉火车站,于是被警察带回了派出所问话。
“你们现在把我抓起来,我也是要炸火车站的,现在不炸以后也会炸!”“你要炸哪个火车站?”
“北京火车站!”
“可这里是上海……”
“这就对了。”
“为啥对了?”
“那你们把我抓进来干啥?”
10
某日闺蜜来哭诉:“我男朋友家暴我,拿了我的钱,还出轨了,我要不要分手!”
众人劝分。
次日,闺蜜和男友复合:“知人知面不知心,人人都巴不得你快点失恋好看你笑话呢!”11
病人家属:“我爸来你们医院的时候是走着进来的吧?”
“是啊。”
家属:“现在是躺在棺材里出的医院吧?”“这话什么意思?”
“你还说人不是你们杀的?”
“
”
……
12
“这个月初刚给你三千多块零花钱,不到一个月,怎么又没钱了?”“你啥时候给我三千多块钱?我怎么不知道?”
“月初给你一千,又给你买了两千多块钱的衣服,怎么不是三千多?!”
13
我爸妈对我说:“我们只希望你考到前10。”
后来,我考到前10名时,我爸妈说:“我们要求也不高,你考到前5就行了。”
再后来,我考到了前5名,我爸妈说:“我们没别的要求了,你要考前3名啊。”
再后来,我考到了前3名,我爸妈说:“我们对你的期望只剩下考第一名了。”
终于,我考到了第一名,后来,我爸妈却说:“你看看你怎么考的,上次你甩了第二名5分,这次只高了2分。”
我:“……”
14
“你这只红笔哪里来的?”
“老师我在门口捡的。”
“捡的?你再去捡一个我看看。”
15
“没做作业的自己把手举一下吧,今天就不罚你们了。”“好了,小强你出去站着吧。”
“没做作业的自己把手举一下吧,今天就不罚你们了。”“呵,今天没有啊?小强你出去站着吧。”
“老师我没举手啊!”
“你举没举都没做。”
“小强你为什么打人。”
“他老拿瓶子丢我。”
“他怎么不拿瓶子丢我呢?”“下面咱默写单词,哪位同学想上来的举一下手。”
“来来来,小强你来。”
“老师我没举手呀!”
“没举手的不能上来了么?”
16
“女孩子还是要像个女孩子一样,抽时间好好打扮一下不行吗?”某日打扮过后。
“好好一个女孩子,为什么要把自己打扮成妖精?!”
17
前天晚上九点多,老婆大人忽然说饿想吃东西。想到她晚饭后
刚说过要减肥,我就说都已经这么晚了,就不要吃东西了。
然后她说:是不是想饿死我,然后再找一个?
遂冷战。
昨晚,老婆又说肚子饿,想吃东西。人不能在一个坑里摔倒两次!我当即二话不说,叫外卖送了一份夜宵。
她吃完躺沙发上玩了一会手机,忽然说:你是不是想养肥我然后把我甩了再找一个?18
前不久,公司同事苏西找到上司,要求涨工资。
上司向她要涨薪的理由,她说:“现在这点工资,我没法好好工作。”
上司怒了:“你不好好工作,连这点工资都对不住,还谈什么涨薪!”
苏西说:“给我涨了钱,我就能好好工作。”
结语
写完这本书,我依然长时间的保持着“我去!刚才想说啥来着?”“我怕是把这个事情讲不清楚了”以及“这个逻辑是啥?”的状态之中无限循环。
对于一个横向思维严重的女性来说,要从逻辑学的角度来把几个道理说清楚,讲明白,其实是一件并不容易的事,甚至比使用无数华丽的辞藻,通过修饰比喻的各种手段,以此来
表述一个故事,一些情感,还有对世界的感觉,都要难得太多太多了。
我们通常可以很轻易地去表达自己的感觉,却无法轻易地去追溯感觉的根源。
我认为,有这个问题的人并非我一个,而是所有的人。
就如同本书最后一章的主题“道理你都懂,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一样,这本书里的道理我们都懂,甚至有的在网络上也频繁地出现,但是我们不懂的是“为什么”?更不懂的是:
“我们应该如何去解决这个问题?”遗憾的是,我并没有能力将这本书里的每一个道理,每一条逻辑都讲得无懈可击。
这个世界是荒谬而奇幻的,它的荒谬来自于我们自身的荒谬;同样它的奇幻也是因为我们太过于奇幻——这就是因果。
我身边无数的精英,或看似精英的普通人,将自己的过去、现在、未来都建立在一套又一套看似牢固却又不堪一击的逻辑上。这是因为大道理几乎所有人都会讲,而知行合一是个
美好的幻想。真正的知行合一,谁能做到?你做到了吗?我没有,我身边也没有人可以完全做到。这就是我接下来要说的事情——
逻辑上的正确,并不真正意味着行为上的正确。
而行为上的正确,也从不代表认知的准确。
而认知,从来是个虚无又变幻莫测的东西。虽然在这本书里,我反复在强调认知,认知、感知、目的、界限的关联。但并不妨碍我们每个人在第二天醒来时依然会沉溺于衣食住行,
柴米油盐,现实与梦境交缠,但希望一直都在远方。
活着,也只是为了感受我们是活着的。
而很多事情,就是没有逻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