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2.我知道做完近视眼手术不能过度用眼,可就是戒不掉熬夜玩手机。

    小芳最近花了一笔“巨款”去眼科医院找教授做了近视眼手术,用十几分钟时间摘下了带了二十多年的眼镜。离开医院的时候,医生反复地叮嘱她:“你回去好要保护好眼睛啊,

    用眼疲劳的话会出现近视反弹的,到时候什么手术都救不了你了。”

    “嗯,你放心吧!”小芳暗暗下定决心,以后上班时间每三十分钟要休息一下眼睛做做视力保健操,晚上回去尽量不对着电脑和手机,可以听听音乐一样是放松休息。

    结果当天晚上回家小芳就破戒了。

    刚洗完澡,朋友小李就打来电话:“你知道吗,你在追的那个美剧有更新了啊!我刚把链接发给你,赶快去看!资源不知道啥时候就没有了。”

    小芳:“可是我刚做完眼睛手术,不能对着电脑太长时间哦。”

    小李:“哦,那你等眼睛全都恢复好了再看吧。”

    挂掉电话小芳陷入了一种心痒难耐的状态,想狠狠地煲剧,但是刚刚做完手术。不看吧,这部剧她已经等了一年之久,现在终于有更新,这就如同是过节是件大喜事。

    想来想去,小芳还是用一个理由说服了自己打开了电脑:“我就破例这一次,明天开始坚决要在休息时间不看手机不看电脑,眼睛的疲劳都是长期叠加形成的,一次而已,对眼睛

    不会有什么伤害。”

    第二天下班回家,小芳打开音响开始听音乐。手机里的微信

    滴滴滴滴地不停响,她又忍不住打开看,原来是许久不见的高中老同学自发拉了个群聊,有很多断十多年联系的人又重

    新联系上了。

    “聊下天而已啦,眼睛随时都可以保护,但是老同学真的不常见得到啊。”

    于是小芳又忘记了昨天发过的誓,一整晚都拿着手机在微信群里聊得不亦乐乎。

    第三天,我刷一刷微博就可以了,不费事的。

    第四天,沉浸在豆瓣的讨论小组里无法自拔。

    第五天……

    一个月后小芳去医院复查视力,出现了轻微的下滑。

    医生情绪有些失控:“不是告诉过你刚做完手术一定要注意用眼疲劳吗?”

    小芳:“医生你说起来挺容易的,但是我真的做不到啊!”

    小芳陷入的是一个自我惯性和自我突破的博弈循环——我知道应该这么做,但是我的身体机能的惯性会将我扯向了相反的方向。

    人类的个体,从大脑到身体都存在一个行为惯性,我们称之为惯性区域,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将自己的行为言论放进这个相对安全的惯性区域里,因为经验告诉我们,发生在这个

    范围内的都是有经验的,重复发生过的,在这里无论我们怎么去闹,都不会出现太大的乱子。

    但是经验只是过去已经发生的思维积累,当我们的生活中出现了我们之前没有经历过的事情时,我们安全的惯性区域也将变得不再符合新发生的

    情况。

    小芳在没做手术之前是完全没有经历过“手术后需要注意用眼疲劳”这样一个事件的。所以这个道理对小芳来说需要强行在旧有行为惯性中强行插入新的思维逻辑:我想看手机,

    不行,你不能玩手机太长时间!我想煲剧,不行,你要控制用眼时间!

    这里就出现了一个新增思维和惯性区域相冲突的情况。而这种激烈的冲突会导致你彻底陷入新增的需求和你自身行为之间无法构建联系的尴尬,最终小芳陷入了:臣妾知道,但是

    臣妾就是做不到啊的一个循环里。

    【小黑板课堂】第29讲

    惯性是由经历积累的,所以也只有经历才更容易突破惯性

    事物的发展之所以出现了惯性,是因为之前这样的发展已经循环了很多次。

    这个道理用在我们个人的言行也是如此,因为在过去有了无数相似的行为和经历,所以形成了我们的惯性活动。那么要做到惯性突破,从理论上来讲也只有新的经历积累到一定程

    度后,形成新的惯性来替代旧有的习惯。基于这个理论,才会出现所谓的“21天养成效应”等等的行为心理学话题。

    例:作者本人还有三天时间交稿,作者知道要按时完成目标的话,自己每天必须写一万字,但是作者的习惯是每天只写三千字,所以作者一时间真的做不到……

    从降低门槛到提高门槛,比一开始就强迫自己

    更管用

    我们通过以上的文字知道了,要在固有的行为里去创建一个新增的行为,特别是这个行为和之前的行为习惯发生冲突的时候,这其实是很难的一件事。但并非没有办法。

    举个例子,小蓝出来工作后赚了一笔钱,于是就萌生了要出国留学的想法。但是小蓝离开学校已经很久了,从社会重新进去学校是一件很难的事,首先她的英语就不能过关,而且

    她根本没有时间完成雅思学校“每天背诵100个单词”的学习任务,因为小蓝的内心知道就算自己从现在开始每天挤出时间来背100个单词,也是不可能坚持下去的。

    所以小蓝选择了“降低门槛”这个方法,她从每天背诵10个单词开始,提高到20个,再慢慢提高到50个,100个,最后突破了200个单词的背诵量,直到完成课程参加考试,

    在相同的时间里,小蓝的学习量和雅思学校要求的“每天100个单词”的学习量是相等的。

    这就是一个构建降低门槛的方法,当新增行为无法很好地被惯性区域所接纳时,我们可以从最少的量慢慢开始。

    【奇葩说】

    我知道我有脂肪肝,我再喝最后一口今后就戒酒。

    银河去医院体检的时候被查出来患有中度脂肪肝,家里人知道后就开始无时不刻地劝银河戒酒。晚饭过后,银河又偷偷把珍藏了许久的洋酒掏出来准备小酌

    一杯。

    家人:“你还要不要你的肝了?知道喝酒对你来说有多危险吗?”

    银河:“我就喝一小口啊。”

    家人:“你昨天也是这么说的啊。”

    银河:“我今天喝完就不喝了,你看家里也没酒了,就剩这么一点不喝也浪费。”银河说完这句,美滋滋地将自己最后一点酒给喝下去了。

    第二天晚饭,银河又掏出一瓶新开的酒:“我再喝一小口,不碍事的,戒酒也需要时间的嘛。”

    家人表示就要放弃银河:“需要时间可以理解,但是到目前为止你根本就没有在戒酒啊。”

    我知道房间很脏,我明天就大扫除。

    小周单身时间太久,在外地工作一个人住着一套小公寓,时间长了未免就养成了一些坏毛病,例如:一个月都不打扫一次房间。

    后来小周开始谈恋爱,女友第一次到小周家的时候差点被吓晕厥。地板上到处都是衣服,厨房里到处都是用过的碗筷,茶几上到处都是外卖餐盒。

    女友的反应相当大:“你还是打扫一下房间吧?”

    小周:“今天没时间,明天我就打扫。”

    第三天,女友去到小周的公寓,发现还是老样子。

    女友:“你不是说会打扫一下的吗?”

    小周:“我记得的,我打算周末就打扫。”

    到周末女友再去小周的公寓,意料之中他依然没有打扫屋子。

    女友:“你什么时候把房子打扫干净了,我再来找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