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的奏折

    不说全球闻名,至少在华人世界里,雍正的奏折是非常出名的。因为一个字--萌。

    雍正是个回复狂魔。大臣说一句他说三句的那种。

    现存四万多份雍正时代的奏折,上面他的批语就多达1000万字。你想想这是怎样一位话唠。

    而且雍正不似他儿子乾隆,乾隆喜欢用生僻字彰显有文化,雍正偏偏要走另一个极端--几乎全用大白话,朕想批什么就批什么,想怎么批就怎么批。

    最有名的,是雍正最喜欢用的口头禅式批注:朕知道了。

    年羹尧的妹妹封了贵妃,向雍正递折子表示感谢。雍正回复:知道了。

    年羹尧递了道折子,谢谢雍正赏他荔枝吃。雍正回复:知道了。九贝子要来京,奏了个折子,朕亦不曾批回,混沦说了个知道,他若借此要来,使不得。你只言不曾有旨与你,不要放他来。

    嘿,这跟现在闺蜜聊微信有什么区别。有好吃的分你一点,你回复谢谢,我“哦”一声,然后一面吃着荔枝,一面同你说着第三人的坏话,嘱咐你一起敷衍那人。

    大臣等向雍正禀报顺天乡试元魁的事。雍正回复:览过,知道了。好!第一名不但文章好,必是一个端人正士、留心性理的人,不似虚文,出闺再看。

    (清朝科举考试,从低至高级别递进,分别是院试、乡试、会试、殿试。通过乡试的称举人,相当于现在的本科生。通过会试的称贡生,相当于研究生。通过殿试的称进士,相当于博士生。我们掰着指头算算,全国多少省份,就有多少高考状元。雍正身为国家第一***,每位高考状元的文章都仔细认真地读,还表示要继续观察……难怪奏折永远批不完。)

    同

    “朕知道了”齐名的,还有雍正批阅田文镜的奏折时,回复的名言。

    雍正这样回复田文镜:朕就是这样汉子,就是这样秉性,就是这样皇帝。尔等大臣若不负朕,朕再不负尔等也,勉之。

    “朕就是这样的汉子!”这句名言后来都出周边啦!

    除此之外,其它奏折也是雍萌萌!

    真正累了你了,不但朕,怡亲王都心疼你落眼泪。阿弥陀佛,好一大险!

    这……确定是批复奏折,而不是回情书撒娇?

    李枝英竟不是个人,大笑话!真笑话!有面传口谕,朕笑得了不得,真武夫矣。

    倘若雍正是90后,这话就是:红红火火恍恍惚惚哈哈哈哈哈哈哈……

    “喜也凭你,笑也任你,气也随你,愧也由你,感也在你,恼也从你,朕从来不会心口相异。”

    啧啧,肉麻,又错觉雍正皇帝给大臣回情书了。

    “岂有是理!朕心寒之极,未料王士俊如此待朕也。”

    雍正不哭,给您一个有温度的抱抱。

    “该!该!该!该!只是便宜了满丕等,都走开了。不要饶他们,都连引在内方畅快!”

    活该!不要放过他们,他们都不是孩子!

    “知人则哲,为帝其难之。朕这样平常皇帝,如何用得起你这样人!”

    对不起朕只是紫禁城宅男一枚,无法同你这样的网红大大在一起。

    “图理琛是在广东拿住你哥哥的人,叫他来拿拿你看!”

    这是雍正批复年羹尧的折子,也只有年羹尧,雍正才这么护短。

    “珐琅之物尚未暇精制,将来必造可观。今将现有数件赐你,但你若不用此一“贪”字,一件也不给,你得此数物,皆此一字之力也。”

    这批复也是回的年羹尧的折子。刚才还护短,这会

    就傲娇了。不给你,就不给你,一件也不给你年羹尧,哼!

    “你是神仙么?似此无知狂诈之言,岂可在君父之前率意胡说的!”

    雍正:“你瞎扯什么?你当你是小仙女。”

    “尔之真情朕实鉴之,朕亦甚想你,亦有些朝事和你商量。”

    给年羹尧的回复又来了。好想你,好想你,好想你。朕是真的真的好想你,不是假的假的好想你。(情不自禁就唱起来了。)

    “凡夜晚办事最是伤人,务教他善体朕谕,以仰副垂注至意。”

    原来雍正是知道熬夜伤身体的,那他干吗天天加班熬夜?

    “此朕几案上所污,恐汝恐惧,特谕。”

    这条非常好笑。雍正批折子,把朱砂(红笔批,所以用朱砂做颜料)撒在纸上了,怕大臣误认为是血,就安慰大臣:“不要害怕,不要害怕,钦此。”

    “好事好事!此等事览而不嘉悦者除非呆皇帝也!”

    哼,遇到这事都不高兴,除非他是个呆皇帝,呆皇帝,皇帝,帝……

    “不过叫你知道你主子为人居心,真正明镜铁汉,越发勉力小心就是了。你若信得过自己,放心又放心,就是金刚不能撼动朕丝毫,妖怪不能惑朕一点。你自己若不是了,就是佛爷也救不下你来,勉为之。朕待你的恩,细细的想全朕用你脸,要紧!要紧!”

    一大段推心置腹,像妈妈的唠叨。

    “大奇!大奇!此人乃天日不醒的一个人,朕当日在藩邸骂他玩,都叫他‘球’,粗蠢不堪,于登极后不记出仕何地。”

    雍正是觉得这人有多蠢?!

    “旗下人员,只以见钱,眼都黑了。”

    见钱眼黑原来是这么来的(误)。

    “今到广西,若仍皮软欺隐,莫想生还北京也。”

    你要再这样,你就别想回北京了!

    “朕一生得力处,惟在‘不负人’三字。”

    金句感慨。

    “看此光景,你并不知感悔。上苍在上,朕若负你,天诛地灭;你若负朕,不知上苍如何发落你也!……你这光景,是顾你臣节、不管朕之君道行事,总是讥讽文章、口是心非口气,加朕以听谗言、怪功臣之名。朕亦只得顾朕君道,而管不得你臣节也。只得天下后世,朕先占一个是字了。”

    呲--起了一声的鸡皮疙瘩。这么恨铁不成钢的回复,不用怀疑,又是写给年羹尧的。

    朕躬甚安,尔等安好?朕确为尔等忧虑,所忧虑者,当尔等肥壮而返还时,恐怕认不出来也。

    十三爷允祥向雍正请安。雍正的回复是吐槽,说担心十三爷回来时变胖,以致于认不出来。

    “朕躬甚安。尔等安好么?对发胖后不堪寓目之事,尔等丝毫勿虑,尽量发胖,愉快而回。惟独马尔赛回来时,恐其马力不支,朕委实为之悬念。着怡王选备二匹脚力强而能支撑之马,以赏赐于马尔赛。倘若尚未发胖,则毋庸赏赐。”

    上一条说的事还有后续。十三爷某一日又奏报,要组团学习游猎身体健壮的折子。雍正同意之余,继续吐(调)槽(戏)十三爷,担心十三爷太胖,马力不支。

    这事其实还有第三季。

    十三爷后来给回了个《和硕怡亲王允祥等奏报发胖马尔赛已赏给脚力强马匹折》。

    “和硕怡亲王允祥等恭请圣主万安。

    “臣等于本月初四日恭折请安,奉皇上朱批谕曰:朕躬甚安。尔等安好么?对发胖后不堪寓目之事,尔等丝毫勿虑。尽量发胖,愉快而回。惟独马尔赛回来时,恐其马力不支,朕委

    实为之悬念。着怡王选备二匹脚力强而能支撑之马,以赏给马尔赛。倘若尚未发胖,则毋庸赏赐。钦此。臣等恭聆之余,心中甚觉快慰。仰赖圣主殊恩,即便发胖后如何不堪寓日,臣等亦无顾虑。再,马尔赛此次仰蒙皇恩,委实发胖而不堪寓日,且其身体又笨重,每日仍领中军纛爬大山,故臣等从御用新马群中挑选二匹脚力强马匹,巳赏给马尔赛。为此谨奏闻。

    和硕怡亲王臣允祥、和硕庄亲王巨允禄。”

    逐条给雍正吐槽反弹回去。说自个儿从来不担心发胖。倒是某某某最近发胖了,所以就把马赏赐给某某某了。

    这回雍正没话说了,但他是那种“聊天必须由我来结尾”的人,哪怕没话说也要发个表情。所以雍正回了句朱批:朕躬甚安。尔等甚好?览奏。

    其实雍正的批语之所以都这么画风清奇,是因为他的文采同其他皇帝相比,不是那么出众。

    简而言之,文笔不好,所以经常写大白话。

    但正因为如此,雍正的朱批才更加流露出个人情感和喜好。爱恨情仇都坦荡回复你,就跟拉家常一样。

    正因为雍正是一个随性且非常注重存在感的人,所以他见到反书时的表现,也同其他皇帝不一样。比方他儿子乾隆,见到反书那就是斩、斩、斩!雍正不一样,他读到反书,不杀写反书的,也不抄他全家,反而将反书作者叫到皇宫来。

    来干什么?开大型辩论会,唇枪舌剑三百回合,非要说服反书作者。

    这就完了?没完,之后雍正命人将辩论记录成书,出版后全国发行。

    你说朕跟其他皇帝不一样?其他皇帝都端着架子?

    朕知道了。

    但是没办法,“朕就是这样的汉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