惜往日

    题解:

    “惜往日”从篇首“昔往日之曾信兮”中的前三个字而来。

    对于本篇是否为屈原所作,也一直存在着争议。南宋时的魏了翁在《鹤山渠阳经外杂钞》中、明人许学夷在《诗源辨体》中和清人曾国藩在《求阙斋读书录》中,也都因语气而怀疑不是屈原的作品;清人吴汝纶在《古文辞类纂评点》中,更说此文浅显不是屈原所作。还有陆侃如、冯沅君在《中国诗史》、谭介甫在《屈赋新编》中等,都对本篇是不是屈原作品产生了怀疑,但最终又因为所举例子不够有说服力,无法令人信服而作罢。

    更多人认为,本篇是屈原临终前的作品,但是否为绝笔,又有了不同的意见。林云铭在《楚辞灯》中称,《怀沙》才是屈原的绝笔;王夫之在《通释》中则认为《悲回风》是屈原的绝笔。不过,蒋骥在《山带阁注楚辞》及姜亮夫在《楚辞今绎讲录》中,却认为《惜往日》是屈原的绝命作。

    姜亮夫在《屈原赋校注》中说:“言己初见信任,楚几于治。而怀王不知君子小人之情,以忠为邪,以谮为信,忠臣无辜,遂以见逐。然楚君昏暗,任私无法,而秦方朝夕以谋东略,则国亡无日,义恐再辱,遂欲赴渊,又惧无益君国,徒死无用,遂剀切以陈……”

    对于这种说法,很多人表示认同,钱澄之在《庄屈合诂》中更是说:“《惜往日》者,思往日之王之见任而使造为宪令也。始曰‘明法度之嫌疑’,终曰‘背法度而心治’,原一生学术在此矣。楚能卒用之,必且大治;而为上官所谗,中废其事,为可惜也。原之惜,非惜己身不见用,惜己功之不成也。”

    【原文】

    惜往日之曾信兮①,受命诏以昭诗②。奉先功以照下兮

    ③,明法度之嫌疑。国富强而法立兮,属贞臣而日娭④。秘密事之载心兮⑤,虽过失犹弗治⑥。心纯庬而不泄兮⑦,遭谗人而嫉之。君含怒而待臣兮,不清澈其然否。蔽晦君之聪明兮⑧,虚惑误又以欺⑨。弗参验以考实兮⑩,远迁臣而弗思。信谗谀之溷浊兮,盛气志而过之。何贞臣之无罪兮,被离谤而见尤。惭光景之诚信兮,身幽隐而备之。

    【注释】

    ①惜:追惜。曾信:曾经被信任重用。

    ②命诏:君王发布的诏令。昭诗:时政。

    ③先功:以前的功业、功绩。照下:昭示天下。

    ④属(zhǔ):同“嘱”,嘱咐、嘱托。娭(xī):嬉戏、游乐。

    ⑤秘密:勤勉,勤恳。载心:全心全意。

    ⑥弗治:没有治罪。

    ⑦庬(mánɡ):敦厚老实。不泄:不泄露,引申为不随便乱说话。

    ⑧蔽晦:遮蔽,隐蔽。聪明:耳聪目明,引申为辩明是非。“聪”指耳朵。“明”指眼

    睛。

    ⑨虚:空虚。惑:使之疑惑。误:使之颠倒黑白。

    ⑩参:互为比较。考实:考察核实。

    弗思:不假思索。

    被:蒙受。离:诽谤。尤:罪过。

    光景:日月光影。景,同“影”。诚信:忠诚可信。

    【译文】

    追惜往年曾被君王信任重用啊,收到诏命去管理时政。守着先人的丰功伟绩关照百姓啊,阐明法度解决疑难。国家富强而法度已立啊,君王把政事托付给忠臣轻松游乐。勤于**我全心全意啊,虽有过失也不至于治罪。心地敦厚而不随便乱说话啊,竟也遭到奸人的嫉妒和诋毁。君主满含怒火地对待下臣啊,不去澄清其中的是是非非。小人们蒙蔽了君王的耳目啊,虚言假语误导了君王。君王不去核实事情的真相啊,远远放逐

    我而不加考虑。听信谗言和奉承啊,对我怒气冲冲大加责难。为何忠贞无罪的臣子啊,却遭受诽谤而被贬?惭愧的是如日月光影般忠诚啊,只有在身处幽远之地时才能显现。

    【原文】

    临沅湘之玄渊兮①,遂自忍而沉流?卒没身而绝名兮②,惜壅君之不昭③。君无度而弗察兮,使芳草为薮幽④。焉舒情而抽信兮⑤,恬死亡而不聊⑥。独鄣壅而蔽隐兮⑦,使贞臣为无由⑧

    。

    【注释】

    ①玄渊:水呈黑色的深渊。

    ②卒:结果。没身:身死。

    ③壅君:被蒙蔽的君王。不昭:不觉悟。

    ④薮(sǒu):生长着很多草的水源。

    ⑤舒情:打开心扉。抽信:展示诚信。

    ⑥恬:恬静。聊:苟且偷安。

    ⑦鄣壅:“鄣”同“障”,障碍、阻碍。

    ⑧无由:无从。

    【译文】

    走近沅湘那黑水的深渊啊,怎么忍心深流自沉?那样结果就是身死名灭啊,可惜君王被蒙蔽不觉悟。君王无原则也不明察啊,把芳草丢在了幽深的大泽中。该如何打开心扉抒发衷情啊,安静地死亡而不苟且偷安。只因隔着重重阻障啊,使忠臣无从靠近君王。

    【原文】

    闻百里之为虏兮①,伊尹烹于庖厨②。吕望屠于朝歌兮③,宁戚歌而饭牛④。不逢汤武与桓缪兮⑤,世孰云而知之?吴信谗而弗味兮⑥,子胥死而后忧⑦。介子忠而立枯兮⑧,文君寤而追求⑨。封介山而为之禁兮,报大德之优游⑩。思久故之亲身兮,因缟素而哭之。

    【注释】

    ①百里:百里奚,春秋时人。

    ②伊尹:商初成汤的大臣。庖厨:厨房。

    ③吕望:即吕尚,也就是助武灭商的姜子牙。朝歌:地名,殷纣时的国都。

    ④宁戚:春秋时卫人,贤臣,被齐桓公所用。饭牛:

    喂牛。

    ⑤逢:遇上。汤:商汤。武:周武王。桓:齐桓公。缪:秦穆公。

    ⑥吴:吴王夫差。弗味:不考虑。

    ⑦子胥:伍子胥。后忧:日后的亡国之忧。

    ⑧介子:介子推。春秋时晋国人,曾跟随晋文公重耳流亡十九年。立枯:抱着树被烧死。

    ⑨文君:晋文公。寤(wù):醒悟。

    ⑩优游:德行高大。介子推在晋文公逃亡中,曾割股给文公吃,故称介子推有“大德”。

    缟素:白色的服装,通常指丧服。

    【译文】

    听说百里奚做过俘虏啊,伊尹在厨房里烹煮过食物。吕望曾在朝歌做过屠夫啊,宁戚唱着歌喂过牛。倘若没有遇到商汤、周武王、齐桓公、秦穆公啊,世间谁又知道他们的好处?吴王听信谗言不仔细判断啊,伍子胥被赐死后国家败亡。介子推忠于晋文公却抱着树被烧死啊,晋文公醒悟后立刻访求。封了介山禁止砍柴打猎啊,报答介子推的大恩大德。想起多年的亲密伙伴啊,穿上丧服痛哭流泪。

    【原文】

    或忠信而死节兮,或谩而不疑①。弗省察而按实兮,听谗人之虚词。芳与泽其杂糅兮,孰申旦而别之②?何芳草之早殀兮③,微霜降而下戒④。谅聪不明而蔽壅兮,使谗谀而日得。

    【注释】

    ①(yí)谩(mán):欺诈的意思。

    ②申旦:夜以继日。别:辨识。

    ③殀(yāo):夭折。

    ④下戒:下降。

    【译文】

    有人忠贞诚信为节操而死啊,有人欺诈而不受怀疑。不去审察核对事实啊,只听小人的虚妄之词。芳香和腥臭混杂在一起啊,谁能夜以继日认真辨识?为什么芳草会早早枯死啊,微霜初降就值得警惕。确实是君主耳目不明受人蒙蔽啊,才使进谗献谀者日益得势。

    【原文

    】

    自前世之嫉贤兮,谓蕙若其不可佩。妒佳冶之芬芳兮,嫫母姣而自好①。虽有西施之美容兮,谗妒人以自代。愿陈情以白行兮②,得罪过之不意。情冤见之日明兮③,如列宿之错置④

    。

    【注释】

    ①嫫(mó)母:古代丑妇,传说是黄帝的次妃。自好:自以为美好。

    ②陈情:陈述衷情。白行:表白所为。

    ③情冤:“情”,真情。“冤”,冤枉,委屈。情冤在这里指是非曲直。日明:一天天明白过来。

    ④错置:安置。“错”,同“措”。

    【译文】

    自古以来就有嫉妒贤能的人啊,都说蕙草杜若不能佩戴。嫉妒佳丽的美貌啊,嫫母丑陋却自以为妩媚可爱。即使有了西施的绝顶美貌啊,小人也会以自己取代。我愿意陈述衷情表白所为啊,想不到竟有了罪过。是非曲直终有一天明白过来啊,有如天上的星宿排列有序。

    【原文】

    乘骐骥而驰骋兮,无辔衔而自载;乘泛泭以下流兮①,无舟楫而自备。背法度而心治兮

    ②,辟与此其无异③。宁溘死而流亡兮④,恐祸殃之有再。不毕辞而赴渊兮⑤,惜壅君之不识。

    【注释】

    ①泛(fàn)泭(fú):船上的筏子。下流:顺流而下。

    ②心治:带着私心去处理。

    ③辟:同“譬”,譬如。无异:没什么两样。

    ④溘死:突然死去。“溘”,突然。

    ⑤毕辞:把话说完。

    【译文】

    骑上骏马自由地奔跑啊,没有辔缰和马嚼全凭自己控制。乘坐筏子向下游行驶啊,没有船桨也要自己准备。背离法度凭一己私心处事啊,这跟上面的情况没有两样。我宁肯忽然死去随流而下啊,又怕(国家)再次遭受祸端。不等把话说完就投入深渊啊,痛惜受蒙蔽的君主仍不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