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寿鱼
陶妈
女儿向我发起挑战,说:“你的养宠记接下来肯定要写小狗狗,不会写我们的长寿鱼和小乌龟,因为写不出什么来。”咦?“那我偏就写写长寿鱼吧。”“真的吗?”她歪着头看着我,有一点点讪笑,“我打赌你写不到1000字。”“是吗?1000字?”废话谁不会说呀,想要字数多,咱们可以从头讲起。(这就100多字了)
好多公园里都有小鱼塘,让小孩子们钓着玩,所以女儿从会走路开始,就不断地往家里拎小金鱼了,只可惜都活不久,基本上一两天就没了。真正开始养金鱼,是从2010年7月开始的。
那时她爸爸喜欢上了新江湾湿地,买了简易的钓具,一到周末就嚷嚷着去钓鱼。我们就一起去,坐在河边。女儿刚开始还有点新鲜劲儿,坐在那里目不转睛地盯着河面,时不时收起鱼竿来查看一下——自然是空空如也。她爸爸啼笑皆非地劝阻她,让她多点儿耐心,多
等等。可是半个多小时过去了,依然一无所获,女儿失去耐心,玩轮滑去了。
爸爸坐下来等鱼上钩,基本上也是没什么收获的。
看着旁边钓鱼的爷爷叔叔们一条又一条地收上来,女儿好生羡慕,围着人家的鱼桶转圈圈。有个叔叔就教她不用鱼钩,只用一条细线,线头上抹点鱼饵,垂进近岸的浅水,一会儿就有小鱼咬住线头,提上来,小鱼掉在草地上,捏起来放进鱼桶。
哇,果然高手!女儿惊叹不已,照着样子学,又叫爸爸来照着样子学,有时也真能钓上来,虽然这样提上来的鱼都非常小,只有手指粗细,但我们准备的桶却很大。结果那天我们回家,女儿兴奋地跟姥姥姥爷比画:我们买了一个大大的桶,钓了一条小小的鱼!
虽然是小小的鱼,也不能委屈了它,爸爸当天下午就去买来了玻璃鱼缸、彩色的鹅卵石、青绿的水草。小鱼在水里游来游去,逍遥自在。这条小鱼是最普通不起眼
的样子,颜色也是很淡很淡的粉红,尾巴倒很长,占了身体的一半比例。
过了两天,女儿觉得小鱼太孤单了,就跟着爸爸去花鸟市场买来了几条漂亮的金鱼给它做伴。孰料“大都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漂亮的金鱼总是活不到一个星期。换了大点的鱼缸、买了氧气装置,还是不行。刚开始爸爸怕女儿伤心,总是趁着孩子放学前赶去花鸟市场买一模一样的金鱼回来顶替,如是几次之后,简直心灰意冷,我们放弃了给小鱼找伴的念头。它似乎也并不在意有伴没伴,自己优哉游哉。
直到两年之后,小鱼意外地有了个伴。
那是我们去海底捞吃饭,服务员看到我们带了孩子,说可以送给孩子一条金鱼,让她去鱼缸那儿选。她选了一条体形、大小跟我们家小鱼非常接近,颜色透着一点点淡黄的小鱼。两条小鱼一见如故,在鱼缸里结伴同游、一起嬉戏,女儿也总算了了给小鱼找朋友的心愿
。
这两条小鱼非常好照顾,每天早上撒一点鱼食,定期换换水就可以了。寒暑假的时候我们出门去玩儿或者回老家探亲,刚开始还郑而重之地交托给亲友照顾,后来就开始大大咧咧地把它们撇在家里,短则三天、长则半月,最多在中间托亲友来给换一两次水、加点鱼食。它俩一直乐观坚强地活着,没病没灾,不给家人添任何麻烦,被女儿称为“长寿鱼”。
大部分时候,两条小鱼寂静无声,让人感觉不到它们的存在。偶尔的,它们也会激起一点水花,甚至短暂地跃出水面,玩个花式跳水。心情烦躁的时候,看着安静的水面、悠游的小鱼,慢慢就会静下来。据说小鱼只有七秒的记忆,那小鱼是不是时时都觉得自己处身在新的环境?时时都发现面前是个新伙伴?时时都有惊喜?如果人类也只有七秒记忆,会时时为崭新的世界而惊喜,还是时时为陌生的环境而惶惑?
小鱼儿静静地游,日复一
日,在我家度过了六个春秋。女儿长大了,从一年级到七年级,从小顽童到亭亭少女,而它们看起来却没有任何变化,体形跟刚来的时候完全一样,时间仿佛在它们身上静止了。
2016年夏天,我们要到北京去接小狗冰灵,又一次把长寿鱼留在家里。三天后,接到妹妹的消息,她来给鱼儿换水喂食,发现两条小鱼已经西去。心里有点黯然,又有几分不甘,我去网上搜索,发现大部分观点都说,家养金鱼一般寿命就是六七年。这样看来,我们的长寿鱼应该是寿终正寝了。
写了四则养宠记,两则都是以西去告终。所以养护有生命的事物这件事,真的需要强大的心理。生命,既然有,就会无,面对一盆花、一棵草的枯死和面对一条鱼、一只仓鼠、一只小猫或小狗的离去,我等凡俗之人就会有不同的心理波动,但这其实都是生命的离去,本应该没有高低、不分大小,又为何要有情绪的差异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