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水利工程

    朱元璋心不在焉是有原因的。

    “臣吕本奏……今天下太平,国归安宁之时,还需休养生息……皇上大兴水利之议,虽有小利,费用民力却是甚多,还请皇上以苍生为念,勿效始皇故事……”

    “嗯?”

    朱元璋本能的就皱起眉头。

    这啥意思,说咱是始皇帝,残暴之君?

    简直……大胆!

    朱元璋当场就想一声怒喝,这奏章胆子也太大了!

    “吕本,吕本……”

    朱元璋越看越气,当场就要宣吕本滚来觐见。

    不过紧接着却不由得一愣,接着……

    原本怒气冲冲的面容,逐渐低沉下来……接着,叹息了一声。

    这样的奏章,其实数量并不少。

    持这样观点的大臣,往往都是朝中大员,分量都不轻。一个两个就罢了,都这样……

    那就是朱元璋也不可能简单粗暴的解决了。

    文官虽黑,但武臣

    凌虐百姓也够狠,不能没个平衡——自己在的时候不用管什么平衡,可儿孙怎么办?

    自己总得为他们创造点条件吧?尤其是最近……

    因此朱元璋也明白,这举国大兴水利之策,怕是真的不太好推行了。

    只是这样的话……

    朱元璋苦笑着摇了摇头。自己大兴水利,这又不是为了一家一姓之事,乃是为了给当年追随自己一路打天下的兵卒将帅,这些人……都是草莽豪杰,打仗很猛。

    但若说到了承平之时,要他们居家经营,往往又难的很……大口吃肉大碗喝酒,人是不可能戒掉的。而要这样的话……

    那么自己要么只能让他们一直在漠北征战,要么就得想别的办法,总之目前大明的粮食产量是顶不住这么多人大口吃肉大碗喝酒的。

    那么,怎么办,这问题也就这样摆在朱元璋面前了……兴修水利的思路,自然而然的便出现。

    兴修水利,这些悍卒就有了战争之外

    的才智勇力。

    而兴修了水利,大明自也就能有更多的粮食产出。整个循环就能建立起来了。

    但这未免还是过于理想了些,因为毕竟水利工程……那都是土方工程,战乱时生产遭破坏,但对水利方面的破坏却不多,毕竟谁家的军队会对着一座大坝冲锋?闲成啥样了这是。

    总之,水利可以做文章不假,但能着墨的点……却着实不多。

    也是因此,朱元璋才感到苦恼!

    不过便在此时……朱元璋忽然想起了一件事。

    等等,英儿不是上了农耕之术,可以豆类茎叶为肥料,增产大明农耕?!

    一念及此,朱元璋顿时人都精神了,当即大手一挥,“来人,给咱宣太常寺卿吕本觐见!”

    “老奴遵旨!”

    一名年老太监行礼后犹如幽灵一般消失在了乾清宫御书房。

    朱元璋深吸一口气,双眼都在发光,此刻简直兴奋的要手舞足蹈。

    不一

    会……

    大殿外响起脚步声,朱元璋抬头,随后便见一人步入殿中。

    此人正是吕本!

    一抬头就看见朱元璋两眼眯起,似笑非笑的看着自己,心里没来由的有些打怵……

    ……

    吕本一脸紧张,接着就见朱元璋笑眯眯道,“吕汝立,你来啦。”

    “皇……皇上,臣来了。不知皇上是……”

    “你还不知啊?这奏章不是你上的?”

    说着朱元璋随手将手里的奏章一丢,啪的一声落在了吕本面前。

    说来这人与人,称呼方面……一般称呼表字,就是表达亲密和善意,而直呼全名就不太好了,往往是找茬。

    现在朱元璋称一声“吕汝立”,这就有些耐人寻味了……因此吕本心里有些忐忑。

    而一见到奏章,吕本心中顿时有些明白了。

    这朱元璋感情是为了自己关于兴修水利上的奏章叫自己来的!

    而这事……吕本

    一看这奏章心里就基本有数了。所谓兴修水利这事是朱元璋提的,不过吕本自然……是大力反对。

    不仅仅是他反对,实际上属于江南士族出身的那一系官员都反对这事。无他,文武不合这种事从宋代开始就有了,并且非常矛盾非常尖锐。这兴修水利摆明了利好那帮好骄兵悍将,呵呵……

    吕本简直笑了,自己既然是太常寺卿正三品的大员,又岂能给他们这种机会。

    不过……看了看朱元璋扔来的奏章,吕本却也不觉皱起了眉头。

    好像也不对啊……这奏章的话,自己写的似乎没什么问题吧。

    这逻辑可以说再清晰不过了,而且无懈可击——这个时期的确民力不足,百姓都想多耕种一些粮食出来,尤其是去年,本来属于是神州重大产粮区的山东竟然爆冷出现雪灾,都闹饥荒了。

    这情况,朱元璋还想大兴土木给那帮武夫找好处……

    我金陵吕氏,第一个不答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