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治国有常 而利民为本

    作为一县的知府,虽然他们乃是朝廷钦命的正七品官员,但是县令以下,却是乡绅地主的天下。

    这些人明面上对知府恭敬有加,暗地里却我行我素,做了很多天怒人怨的事情,奈何那些大地主家中的护院都很强横,即使知府派官差前往,也无济于事。

    尤其是大旱年间,知府曾经将各位乡绅地主聚集在一起,希望可以筹集到一部分粮食跟水源,以解民间疾苦,奈何乡绅地主却也是叫苦连天,谎称粮食早就被饿急了眼的灾民抢夺一空了,根本没有多余的粮食再拿出来。

    知府也无可奈何,毕竟总不能上门搜查吧?

    而现在周忠臣等巡检既然愿意出头,知府绝对是拍手叫好的,甚至因为缓解了旱灾,而得到朝廷的嘉奖。

    虽然他们明面上持中立态度,但还是暗地里每队巡检派出两名捕头,协助行事。

    一时间,周忠臣一呼百应,率领九位巡检,以及两位捕头,直接冲进了一位乡绅的家中。

    乡绅牛小道,正在家中吃他老母亲跟老父亲亲手做的炸酱面,突然听到外面一阵骚动,立马率领众护院冲了出去。

    却见十二人已经打翻了五六名

    护院,牛小道不由眉头一皱,抱拳问道:“诸位大人,不知光临寒舍,所为何事?”

    “替老百姓,向牛老爷借粮!”周忠臣沉声道。

    “这位大人,我们家没粮啊,这事儿知府老爷是知道的!”牛小道立马可怜巴巴地说道,“要不你们去张财主家看看?”

    “有没有,搜一搜就知道了!”周忠臣笑了,“牛老爷,身正不怕影子斜,您肯定不怕我们搜吧?”

    “这里是我的地盘,就算你们是朝廷官员,按照当朝律法,你们也不能私自搜查!”牛小道脸色一变。

    “我是个粗人,不知道律法长什么样,我只知道老百姓现在吃不上饭,我们要吃饭!”周忠臣冷哼道,“再说了,我们是向牛老爷借粮,又不是要粮,等以后我们有了,还会还给您的!”

    “我看谁敢!”牛小道大喝一声,十几名护院立马上前拦住了他们,“大人,你们私闯民宅也就罢了,如果敢动手,那我们可就是正当防卫了,不犯法了!”

    “哎呦,不愧是学过文化的,净说些弯弯绕儿,老子不懂!”周忠臣面色一沉,“兄弟们,动手!”

    “给我打!”牛小道也不甘示

    弱,立马大吼一声。

    一时间,众人跟护院们斗在了一起。

    作为上过战场,饮过人血的老兵,巡检们绝对都是以一当十的好手,轻而易举便打翻了护院,闯入内宅,在一处暗道里发现了成袋的粮食,一时间所有粮食全都被运了出来,竟有五千袋之多。

    而其他各县各乡,几乎是跟周忠臣这边一起行动,但凡是发现粮食,立马每户一担进行下发。

    短短三天时间,整个河豫上千万百姓,至少有七成已经分到了粮食。

    虽然河豫的乡绅地主成了冤大头,但是这次的旱灾,基本算是解决了一大半了。

    这段时间,草尼玛三兄弟也已经赶赴河豫,经过看地先生定位之后,钻井队开始昼夜不停地钻井。

    因为专业,所以卓越。

    虽然大旱,但是在看地先生以及钻井队专业的技术下,只往下钻了二十米就出水了。

    当地百姓纷纷叫好,甚至跪下称呼草尼玛三兄弟为大公无私,一心为民的青天大老爷!

    伴随着水井遍地开花,河豫的旱灾,终于得到了真正的缓解。

    这个消息,不过一天就传到了内阁。

    内阁首辅夏木之在看到几份文书

    之后,猛地站了起来,一拍桌子,难以置信的喊道:“原来是这样!”

    “夏大人,还请解惑。”见夏木之这么激动,刘焕达不禁拱手问道。

    “河豫大旱,百姓饿死无数,家破人亡,赈灾粮无异于杯水车薪,这不管对于谁而言,都是一件很头疼的问题。”

    “在本官请示圣上的时候,恰逢靠山王因为北关残兵问题面见圣上,圣上便把所有残兵送去了河豫,本官本以为圣上就是山穷水尽时候的胡乱安排,可本官却没想到,圣上这一步棋有多么的精妙!”

    说到这里,夏木之激动地脸都红了。

    “恕下官愚昧!”刘焕达一脸懵逼。

    “北关残兵这些年,早就经历了民间疾苦,怕是也被当地乡绅地主打压的不行,而河豫虽然百姓没粮,可那些乡绅地主手里有粮啊,残兵们都是些粗人,他们痛恨乡绅地主,与百姓感同身受,肯定不会坐视不管。”

    “所以在经过筹备之后,直接前往乡绅地主家强行借粮,分给百姓,从而大大缓解了这次的旱灾!”

    “而圣上派遣一甲三名前往河豫赈灾,这一步可谓就更加精妙了!”

    “怕是圣上早就知

    道了一甲三名的身份,更从他们的文章中看出了奇思妙想,知道他们不会按部就班的赈灾,而是从另一方面着手,打井,从水源上解决旱灾!”

    “这一下,不但安抚了北方学子,更让一甲三名体现了价值,回朝后论功行赏,对于南方学子,更是一种极大地激励啊!”

    “妙哉,妙哉!”

    刘焕达大惊失色,不禁喃喃道:“圣上竟能将这一切都想到,不但解决了北关残兵的安置问题,更借此机会结局了河豫的旱灾,如此一石二鸟之计,怕是只有圣上这等大才才能想的出来吧?!”

    想到这些,刘焕达不禁想起了前内阁首辅李阿波的话,说圣上迂腐,不过是一个乳臭未干的黄口小儿,必须要仰仗他才行。

    现在想想,李阿波就是个棒槌,活该被罢官,竟敢小看圣上?!

    “治国有常 而利民为本!”夏木之长叹了口气,“圣上能站在百姓的角度看问题,由此一箭双雕,实属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本官内阁首辅之职,至今却无半点功绩,甚至连圣上的点拨都需要思索良久才能理解其精髓!”

    “本官汗颜,有辱皇恩,有辱皇恩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