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ter 5

    你越有仪式感,人生越容易成功

    1

    米可是公司里最有衣品的女同事。平时上班,衬衫毛衣牛仔裤,干净素雅;外出招聘,衬衫过膝裙高跟鞋,清爽干练;团队活动,卫衣长裙帆布鞋,文艺清新;去酒吧,短裙露肩大耳环,明媚妖艳。

    每一次看到她,都感觉在看模特街拍。

    她是我们心中的千面女郎。

    她的业务能力同样出众,培训结束,评选“哪一位培训师的培训最有用”,米可的培训以“实用”“清晰”“能解决问题”等优势使她成为得票最多的培训师。

    外出做活动,米可是总策划,一天内做好策划方案和客户对接,然后用一天安排工作,采购物资,效率奇高。

    活动很成功,客户大力好评。庆功宴后,有同事提议去酒吧喝酒继续庆祝。米可拒绝了:“我现在的着装不适合。”

    “没关系的,坐一会儿就回去。”

    “不了,有点仪式感,尊重那些场合。”

    然后,她穿着工装回公司做活动总结。

    那一刻恍然明白,米可的出众能力和出众衣品都与她的仪式感有关。

    仪式感让她在每一个场合都投入,对每一件事都认真:尊重场合,尊重场合里的人。

    这种仪式感意味着对自我要求严格,对不同事情都有着合适的应对。

    她的仪式感,给大家“米可在那个场合里有合适的形象”的印象,认为她能胜任,她可以担当。所以,任务来临时,领导把

    机会给她,同事帮助她,客户信任她。

    米可也凭借这种仪式感,凭借尊重仪式感的执行力,在职场上愈发如鱼得水。

    2

    没有仪式感的人,界限是很模糊的。

    那些上班时间刷手机、看微博(工作需要如此的例外),放假时刻又焦虑工作和学习的人,大多是对生活缺少仪式感的人。他们茫然,没有目的;他们无措,不知如何向前。

    一天过去,他们什么事都做了,除了重要的事,他们开始失落;吃饭时不肯吃饭,千般忧愁,睡觉时不肯睡觉,百般计较;他们忘了如何投入生活,他们忘了如何投入一个场合,如何投入一件事。

    我曾经也是这样的人。

    朋友约我去玩,我懒得换衣服,穿着工服去,结果那个场合人人衣着时尚,我很尴尬地度过那次聚会,朋友说:“你再这样不根据场合穿衣,早晚会吃亏。”

    后来公司去参加展会,需要一个主持,我很想去,但没有人选我,票选结果是那个很会打扮的女孩子。

    在台下摄像时,我的失落被上司看在眼里,他跟我说:“如果你能稍微打扮一下,工作状态应该会更好。”

    那场展会,女孩主持得很好,闪闪发光。

    台下的我决定,要做一个别人看起来“你很专业,你可以随时上场”的人,这样,才能随时赢得机会。

    跑步、化妆、健身,列待办事项表,学习去做时间管理,坚持大半年,发现生活渐渐明媚

    起来。

    不是说有很多机会,而是我更自信了,可以在某个场合里应对某件事,能更积极主动地去面对工作,能更热情地拥抱生活。

    也才明白,没法从上一个场合抽身出来,也就没法认真对待此时此刻。

    这是需要仪式感的原因。

    那些认真做事、好好生活、充满仪式感的人,他们更自信,对事情更容易认真地投入,也更容易达成目标。

    3

    有仪式感的人,能把单调普通的东西变得不一样。

    薇薇是资深的早餐爱好者。

    作为一个服装设计师,常常需要加班。无论前一天加班到多晚,第二天她一定会7点钟起床做早餐。餐桌布是红格子或蕾丝,食物通常是水煮蛋、红豆粥和牛奶面包。

    有朋友曾讽刺:“不就一顿早餐吗?何必那么‘作’?”

    薇薇反驳:“我就要优雅地吃一顿早餐,为接下来一天的战斗做准备。”

    5年来,薇薇保持着这个习惯,她的战斗总是取得胜利。

    她保留3年前的工资条,纪念她第一次月薪过万;她搬出城中村,住进小区,她的早餐多了一道阳光;她跳槽两次,晋升为如今的服装设计总监职位。

    薇薇把这些成就归因于那被人讽刺过的早餐习惯。

    看着自己准备出这么讲究的早餐,化好妆,美美地吃上一顿早餐,心情愉悦而优雅地进食,隆重而正式,会让她感受到自己是一个有力量的女性。

    这个生活里的细节,照亮她

    一整天的心情。

    她带着愉悦的心情跑遍广州的服装批发市场,就算在前一天的工作里溃不成军,也可以在第二天的精致早餐里复活。

    她对待工作的重视,就像对待早餐,把别人眼里单调普通的东西变得不一样。

    凭这股讲究,终成如今的“时尚女魔头”。

    人们常说,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

    何为有趣?有趣就是把普通东西变得不一样,能在平淡无奇里找到色彩斑斓,能在别人的随意评论里坚定自我。

    连早餐这么普通的东西都能被薇薇这么郑重地对待,何况工作?何况生活?

    所以呀,越有仪式感的人越有趣,越有仪式感的人越认真,人生当然越容易成功。

    4

    越有仪式感,越有自控力。

    有仪式感的人,对自己人生也有强烈的控制感,在情绪和身体状态调控方面容易形成积极的自我暗示,这种人也会给身边的人带来正能量。

    我长跑的启蒙老师是高中的数学老师。他也是班主任,为了增强我们体质,能更快乐高效地复习,他提出“晨跑计划”。早晨6点钟去跑半小时,然后再去早自习。

    他说:“你们去晨跑吧,去听听树叶和风的声音,会知道世界是你们的。”

    三十来岁的数学老师,身材保持得很好,他说:“锻炼能够保证一个人的活力。要有活力地学习和生活,那样你们才能记住这段充满仪式感的高考岁月。”

    跑步的坚持,是他虔诚叩拜生活的仪式。

    后来,我们毕业,各奔前程。很多同学都忘记高中时读过了什么书,但偏偏记得这位老师和他说过的话。

    听说,他现在被调往更高级的高中任职,也找到第二任妻子,他的孩子在单亲几年后终于有了完整的家。

    数学老师一步步努力奔跑,抵达了自己想要的世界。

    而很多同学,也因为他,在某个日子里,开始跑步,坚持跑步,也坚持在生活这条没有尽头的跑道里一路前行,互相鼓励,从未放弃。

    我们都需要这点仪式感呀,去相信生活,去掌控生命往更好的方向发展。

    5

    什么是仪式感?郑重对待一场体验就是仪式感。

    《小王子》中狐狸说:“(仪式)它就是使某一天与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时刻与其他时刻不同。”

    不同才会铭记。

    心理学家武志红先生说:“生活体验组成的就是生命。”

    那些充满仪式感的人,他们那么郑重地对待此刻的体验,那么尊重每一个场合,无怪乎总能高歌前行。

    一些人活着已经死了,一些人死了,他还活着。

    一些人把一天重复过了一万多次,一些人却确确实实活了一万多天。

    你的体验,你花费时间的方式就是你生命的组成。

    多点仪式感,郑重地对待生命的体验,人生就越容易成功。

    所以,郑重对待每一场生命体验吧,去投入,去探索,让人生多一点能记住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