踮起脚尖,努力接近太阳
她那时还太年轻,并不知所有命运赠送的礼物,早已在暗中标好了价格。
--茨威格
1
莫儿两年前去了一座开满向日葵的城市,城不大,幽静中带着难得的温暖,她开了一间“慢生活”的心理沙龙,陆续来了很多铁杆粉丝。
每隔一段时间,她就寻一处风景秀丽的山野小住,完全将自己放空,在那里更好地沉淀自己。她还参与了设计民族服饰和土布染就的围巾,质朴秀丽。她说自己虽然不是设计师出身,却愿意设计出最丰盛的人生。
很多人羡慕她的洒脱,却不知当年的她大学毕业后回家乡找了一份工作,因为不愿再不断地重复毫无意义和新鲜感的工作,于是选择了辞职。
随后各种辗转,去过郑州、北京,换了无数个工作,最后选择了那座小
城。
她在大学里选修的第二专业是心理学,她知道自己向往的生活应该是自由的,忠于自我并照亮他人。
在家人的支持下,她创办了“慢生活”心理沙龙,想把自己的人生经验、成长经历分享给更多的人,也借别人的人生能量,互相温暖。
沙龙的第一期,只来了两个人,在咖啡馆的一隅,她内心充满热情地冲泡了一壶茶,却不知客人喝下去的是寡淡还是可口。
但她明白既然走上了这条路,就要大胆地走下去,第二期、第三期,沙龙以每周一个主题的形式进行了下来,来的人也越来越多。
谁的生命没有困惑,谁不需要取暖?
沙龙本身就是一个相互分享的过程,她将所有问题的外衣剥开,也把自己剥开,让大家看自己的伤痕,也让他们知道,
所有的伤痕都可以愈合,她的沙龙就是想帮助更多的人,找到开启自己生命能量的钥匙。
现在“慢生活”一直良性运转,她说我特别喜欢现在的自己,这种一直缓慢前行的状态。
人生只有一次,怎样才能不虚此行?
对她来说,最大的成功是做自己喜欢的事,过想要的生活,最初的梦想,仅仅换个方式就能遇见。
2
佛说,人来到这个世界,必须经历幸福和苦痛,人生才算圆满。
读迟子建的《群山之巅》时,我对这句话重新有了了解,它包含巨大的悲伤。
人生,不过如此。
安雪儿的遭遇,处处印证了这一点。这个侏儒女孩儿,是小镇人尊崇的“小仙”精灵般的角色,先是被**,昔日灵气不再,后又怀孕生下孩子,这还不算,霉运接连而
至,小说以她的再次受辱收尾。
迟子建谈到安雪儿的人物原型--童年生活的小镇不远处小村里的侏儒。她说我曾在少年小说《热鸟》中,以她为蓝本,也许那时太年轻,把她写得纤尘不染,有点天使化了,其实生活并不是上帝的诗篇,而是凡人的欢笑和眼泪。
我知道,迟子建经历过爱人意外去世的痛苦,很久不能走出来,但当她终于走出个人的忧伤,便获得了博大和宽厚。她始终温润,即使在苦难里,也不愿放弃诗意。
她这样解释书名的寓意:“高高的山,普普通通的人,这样的景观,也与我的文学理想契合,那就是小人物身上也有巍峨。”我想这份小人物的巍峨,就是用心过好每一天吧。
爱人刚去世那会儿,迟子建一度觉得上天极不公平
,因为她说自己是一个认真生活的人,循规蹈矩,没有恶习,从不欺骗感情,而那些挥霍生活的人却活得很好,她总是想不通。后来,她慢慢地接受了命运的安排,因为无论有没有宗教信仰,都要坦然正视命运。
她希望能活到90岁,把要写的写了,要表达的都表达了,空间拓展到无法再拓展的那个边界,还能喝一杯酒,看着窗外的树,或是那呼啸的风和雪,然后就没了,那是她所希望的终结方式。也许窗外的树木和飞鸟会觉得:啊,有一片人间的叶子飘散了。
能拥有幸福,也要学会承受痛苦。只有走过崎岖,方知平坦;沐风浴雨,才见彩虹。
学会在阴霾里找寻温暖,在黑夜里等待光明,穿过生活的荆棘,领略一路起伏的风景,总会遇见最好的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