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 序

    1

    2017年,好像是我的幸运年。

    这一年我去了很多想去的地方,见了很多想见的人,又不断在文字里升腾了抒写的热度,在灰暗的色调中开出了一丝妖娆,活成了自己喜欢的样子。

    有报社采访时问我:在这个很多人连书都不愿意读书的浮躁时代,什么原因让你坚持写作呢?

    什么原因呢?

    文字的世界里一直有悲喜、有寂寞、有薄凉,但它是定心丸,能让人心生温柔与勇敢。笃定地立于尘世,且胸有松涛,不偏不倚!

    经常有读者留言,看你的文字,常猜测你是个什么样的人。

    哑然,沉思,回顾,试图去认识、了解,也很奇怪自己在别人的衡量中是个什么样的人。也是在这个过程中明白了,坚持简单朴素有时比沉醉繁华更艰难,无论是精神或物质。

    2

    一个人的夜里,时常捧着书而心生喜欢,那些文字里的相遇就像一场风追着另一场风跑,刚刚好。

    这一生,谁都有过追着风跑的经历。

    我

    也追过。在那些仓皇无助的日子里,不合群,不热闹,一个人去远行,喜欢陌生与隔阂,喜欢人与人之间的淡薄疏离和自己的格格不入。

    其实,一个人选择了什么样的生活方式,并不重要,看不懂也没关系,就像我们喜欢看《画皮》,是因为不知道那张人脸后面到底是什么,妖精之所以迷人,是因为别人看不清她的面目。人也一样,都有自己的生存之道,无论依附、任性、唯我独尊还是八面玲珑,能为自己负责就好。

    现在,很多人把“争”字写在了脸上,没有谁那么容易接纳谁,或被他人所接纳。

    我学会了暗自使出百分百的力气,呈现出来的,却是百分百的轻盈。

    这些力气,凌晨四五点的星空见过,暗夜昏黄的路灯和悄然飘落的雨也见过。有时赶稿,挑灯夜战,晨昏颠倒,天亮了,除了神情疲惫,依然笑着,像什么也没发生一样,除了书桌上那日夜增加的纸张厚度。

    一个终日奔波在职场和家庭间

    的女人,想在两点之外再坚持走心的热爱,的确不是容易的事,所幸能坚持下来。每晚在灯下写字,总是胸中奔涌万千,下笔如倾。虽然写不出什么惊天地、泣鬼神的作品,却也收获很多,因为文字分享的机缘,无数次遇到有缘的灵魂。

    有一位二胎妈妈,老公是妈宝男,她对他失望,对婚姻失望,甚至对人生失望。离,舍不得孩子;留,拗不过内心。相遇后有了疏导,知道人生除了遵循内心,更多的顾忌是身边与她有丝缕牵绊的人,比如孩子。

    有段时间她杳然无声,却在某天深夜留言说正试图与老公缓和关系,虽前程未卜却好在有了希望。

    有女生留言,刚刚和老公吵架时,内心满满的委屈,看了文章后对老公充满了深深的歉意,学会控制情绪和止息战争,没有一味地停留在愤怒受伤的旋涡里。

    有刚毕业的年轻人,因为前程虚渺,又不愿吃苦,偶尔遇见,知道这悲欢岁月里的浮华人生,只有自己才是

    自己的摆渡人。

    ……

    还有很多关于情感、人际的交流,这并不代表我懂得多,而是文字用心了,于谁都是一种慰藉。

    初时写文章,并没想这么多,只想把内心的东西透过指尖散发出来,却未曾想这些小故事赋予的生命,比文章本质更有意义和温度,我很开心!

    生活里,谁都会有情绪失控的时刻,犹如内心狂奔了万匹烈马,一不小心就遍地黄沙,再回头找不到来时的路。所以,如果能打开心扉,说说话;遇到有缘的灵魂,聊聊天,彼此温暖,就是好的。还能记起少年的自己,一束马尾,体态轻盈,脸上挂着纯真的笑,整个人简单明了。然而,岁月让我们长大,心灵深刻、思想复杂,遇到了一些知己,又离开了一些朋友。就像现在的你经过我的旅程,或许在我的文字里停留过一阵子,我们一起看人间,观日落,赏烟波浩渺,听细水长流。

    你说:“我喜欢你。”

    我说:“谢谢,我也是!”这就够了。

    如此,我依然会在内心存一份留白,守一些钝感,那是我自己的天地。

    有时,我问:我了解自己多少?

    我想,很多。我不爱高跟鞋,只爱棉麻布衣;我崇尚远方,却又自封在弹丸之地;我朋友不多,交情却个个用心至极;我有一颗向往远方的心,却囿于性格,碍于环境,止步不前……牵绊不能让我的执着更久,我不懂有钱的欢悦,但明白简单的快乐;虽接地气却鄙夷庸俗,崇高尚又不屑虚伪;体内时常涌着一股不可救药的热情,却对所有人都保持安全的距离;自认有完美情结,却也能接纳人性的某些丑恶。

    还知道美好的东西都是适度的,像月光,不热烈,不炫目,一抬头就能感受到它的温度。

    3

    岁月很长,生计琐碎,人生无定,只有自输养分,追求简单的快乐,不再执着于那些此生彼长在情绪里的杂草,留恋文字里的嬉笑怒骂和贴心贴肺!

    时至今日,我依然喜欢那个柔软笃定、执着无畏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