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怕摔得灰头土脸,也要满怀火光
大三的暑假,我没有回家,而是留在了青岛,在市南租了一处房子,一边学习速录,一边工作。
白天的时候,我需要在培训机构学习,而晚上便开始忙工作。当时,我以合伙人的身份加入了一家公司,我们一起做一个社交网站,想摆脱熟人社交,做一个轻社交平台,以做公益和聚合兴趣为主。
我的其他两位合伙人已经快要40岁了,都有很不错的工作,但都不喜欢过于平淡和重复的生活,所以一直想要创业。一个偶然的机会,我遇到他们,然后一拍即合,他们说需要我这样的新生力量,而我也需要他们的资金投入。就这样,我们的创业故事如火如荼地展开了。
办公室设在青岛万达CBD的38楼,视野很好,站在窗边可以看到车水马龙的街道和远处的山及太阳,俯视这一切的时候,会深觉个体之渺小,却有无限的可能。我们一起在办公室里开会讨论每一个细节,把想法一个个变为现实那样的感觉真的很奇妙,当然代价是会有相应的资金投入进去
。
我们刚刚起步的时候就开始幻想,有一天或许可以包下整层楼,我们三个人每人都有一间独立办公室,想来就来,想走。为了那样一个美好的憧憬,我们为这次创业投入了百分之百的努力。
但我们三个人都不是全职,他们两个平日里要上班,而我要上学,我们一般都是熬夜来敲定工作。我的一位合伙人说他经常夜里十二点钟都兴奋得睡不着觉,满脑子的想法恨不得立刻找我们讨论。创业的确有这样的魅力,在那个过程里像是得到重生,有着无限激情。
我白天的速录学习需要整整坐八个小时,不停地听录音,不停地练习,常常回到家的时候已经腰酸背痛,只想躺在床上好好地睡一觉,但是合伙人的一个微信消息发过来,告诉我有了什么好点子后,我立马就来了精神,马上到网上选图片,写策划,联系一些合作伙伴商讨细节,不知不觉便忙到深夜。
为了网站的推广,我们联系厂家定制了几万件线下的衣服,每件衣服上都有对应的星座和号码。穿
着这样的衣服被别人看到,大家可以在网站上搜到他(她),这是一个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平台。
我们选择了四个城市,然后找代理人帮我们推广,把衣服作为奖品,拉第一批用户到网站上来体验一下。我们觉得有了一定基数的用户,推广应该不是问题,毕竟当年的********仅仅500个用户。
转眼间就到夏末了,我们迎来了很关键的时期,但网站迟迟没有做好,催了几次技术人员,最后只好草草上线。因为定制的衣服都是短袖,天一冷就没人穿了,所以必须尽快把这些衣服利用起来。
但推广工作的过程并不顺利,大多数人对网站都持有怀疑的态度,领衣服的多,注册网站的少,要么就是注册了,第二天就走了。说实话,网站没能做出想象中的那个样子,用户没有活跃度也在情理之中。
也想过继续完善网站或者是做一个A**,但实在没有资金可以投入了,找了几个投资人,最后也没有谈成。
“先继续做着吧,用户多一点了再想想
办法。”
“对,世纪佳缘网站最初还都是亲戚朋友呢。”
我们用无数创业成功的事例激励着自己,尽管知道95%的创业公司可能会失败,但我们希望自己就是那成功的5%。
青岛地区的推广我们自己在做,为企业或者学校提供活动时用的衣服,然后顺便宣传我们的网站。
其中的某次,我们到大学里做宣讲,分发衣服的时候,有人当场将衣服拆开,上下打量一下,然后露出鄙夷的眼光,有个同学在私下里跟我们说了这么一句话:“创业公司啊,你们真有勇气。”直到现在我也没想明白,这句话到底是褒还是贬。
活动结束后,我们到学校的图书馆前稍做休息,两个合伙人拿烟来抽,脸上开始有了愁容,然后我们告诉自己,不要有太大压力,失败就失败了吧。
我们一路失落,路上还因为给学校老师发消息而变得小心翼翼,询问我们赞助了这么多衣服,可不可以让同学们关注一下我们的网站。那样的感觉真的是难受极了,明明一句简短的话,删
删减减了将近半个小时,生怕说错了什么话,对方就不想再跟我们合作了。
其他城市的推广情况跟青岛差不多,不容乐观,天气开始变冷,我们也不能穿着短袖继续组织活动了,只好把烧钱的推广暂时停掉,更改策略,准备做内容推广。但结果,仍没见到什么效果,网站半死不活地存在着。
时隔几个月,我们三个人又一次聚在办公室里。其中的一位合伙人喜欢摩托车,他说,有这个钱还不如当初把他心仪的那辆摩托车买下来,不至于像现在这样钱都打了水漂。
但我想,如果时间能够倒回,我们还是会选择像这样创业,失败固然难受,但有些经历这辈子都不会再有。
剩下的一些衣服被我们堆在好几个地方,开玩笑说,够我们穿一辈子了,但我们想明年夏天继续做,网站还在,衣服还在,人还有激情。
我们都是在大街上守着一口锅的孩子,锅底的火熊熊燃烧,虽然我们每个人都灰头土脸,但我们满怀火光,我们为了自己的人生,曾经倾尽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