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那么累,别努力了啊
你有没有觉得很累的时候?很累很累,累到快撑不住下去的时候,心中是否有个小人对你说:既然那么累,别努力了啊!
这时,另一个小人跳出来说:不,像我们这种一没背景、二没姿色、三不会来事的人,除了努力,还有别的选择吗?思来想去,再不努力,真的就一无是处了。
那么,我们努力的意义是什么?
我们努力,是为了拥有更多的选择权。
有一个耳熟能详的故事:一个富人在沙滩散步,见到一个穷汉衣衫褴褛地躺在礁石上晒太阳。
于是富人就对穷汉说:你为什么不去挣钱呢?
穷汉说:挣钱干什么?
富人说:挣钱开工厂。
穷汉问:开工厂干什么?答:可以挣更多的钱呀!
再问:挣更多的钱干什么?
又答:开更多的工厂呀!
再问:下面呢?
又答:有了许多的钱就可以买海边最好的别墅!你就可以无忧无虑地海边晒太阳了啊!
穷人说了一句:对不起,我现在已经在晒太阳了,你走吧!
你看,你奋斗一生,吃苦一生
,最后还不是跟我一样在海边晒太阳?来,干了这碗鸡汤,从此不必努力了。
这则故事的逻辑真的没毛病吗?努力和不努力的区别在哪里?在于选择的权利。同样是晒太阳,穷人只能在这片海滩晒,但富人还可以去三亚晒,去夏威夷晒,去马尔代夫晒,想去哪里晒就去哪里晒。富人除了去海边晒太阳,还可以去西伯利亚看星空,去南极看企鹅,去北欧看极光……努力的人比不努力的人多了更多的选择权。
知乎上有人说,“人的生活质量有一个上限和一个下限。我们努力是为了不断提高我们的上限,但不代表我一定要活到上限。”
前几天,看到朋友圈有个畅销书作家上了作家富豪榜,但依然吃着路边摊。难道你会说,他还不是跟我一样吃路边摊?努力有什么用?努力当然有用,你只能吃路边摊,而他既可以选择吃路边摊,也可以选择吃豪华餐厅。这就是努力的意义。
我们努力,是为了让身边的人过上更好的生活。
专栏作家连岳曾指出,所
谓“三代出贵族”,指整个家族系统的进化,才有可能形成合力,不停地把更优秀的成员和后代往上托举。
可现实生活中,每一代总有一两个作男作女在船上凿洞,大家没一起淹死就谢天谢地了。
我有一个远房堂弟,前几年跟公司领导意见不合,负气离职了。那个时候,他的女儿刚出生,他的老婆也辞职在家带小孩,两个人都没有工作,养小孩花销又大,于是成了摊手要钱的“啃老族”。
老实说,两位老人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也没多少钱可以啃的。
我的堂弟辞职后,大半年找不到工作,他妈看他天天待在家无所事事,心急如焚,托我帮忙。后来正好我一个朋友的公司招聘网管,我看我堂弟符合基本要求,就极力推荐他。朋友爽快地答应了,说先看一下简历,合适的话优先录用。我兴冲冲地给堂弟打电话,叮嘱他尽快把简历发来,机会难得。谁知他支支吾吾地说,自己刚找到工作了,一个朋友介绍的。我问,月薪多少啊?他说三千。这薪
水跟我朋友公司职位的差不多。我也没细问,这事就这么过去了。
过了一段时间,我跟我妈谈起这事,她惊讶地说:“他没去上班呀!我早上买菜还碰到他妈,说他还在家待着呢!”我至今不明白他为什么拒绝了我给他介绍的工作。
如今三年过去了,我堂弟的老婆已重返职场,而他依然闲在家里,除了偶尔网上投投简历,从来没去人才市场正儿八经找过工作。他们的婚姻亮起了红灯。
两位老人觉得愧对儿媳妇,只好更卖力地赚钱。他的老父亲有一次在工地上被砸到了脚,还没等伤痊愈又出去当苦力了,就为了一天多赚个一两百。
你不努力,总要有人替你努力;
你岁月静好,总要有人替你负重前行。
努力,是为了让身边最亲最爱的人少一点辛苦。当他们都在努力的时候,你又有什么理由放任自流呢?
我们努力,是为了获取更高级的愉悦。
资深媒体人葛怡然说,往往那些越厉害的人反而越拼,而井底之蛙,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好像
大家都差不多,觉得自己也蛮好的。
天天葛优躺、追肥皂剧的日子真的快乐吗?自然是快乐的!然而天天如此,月月如此,年年如此,恐怕你会陷入一种莫名的空虚。
一个做公众号的朋友告诉我:“我发现自己创业不是为了钱,确切地说,不仅仅是为了钱,钱当然是要赚的,但这是其次的,想方设法把一件事做好,做到极致,这让我很有成就感,这才是让我真正快乐的事。至于钱,只是创业的附属价值。”他经营了一个读书类公众号,一年时间从零做到了几十万粉丝,最近又在忙着筹备一个情感类电台公众号了。
那些每天跑10公里,5点起床写作,录音到深夜的人,你觉得他们在自虐,或许他们只是在追求一种更高级的愉悦。在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里,这是排在第五层也是最高层次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
不过,努力不代表要拿自己的健康开玩笑。当感觉累的时候,也要学会休息。
张弛有度,才能走得更远。
休息,是为了更好地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