逢场作戏并不有趣

    固然人生如戏,我们站在舞台上演绎人生,绽放精彩,但也要时刻怀有一颗真诚的心对待人生,展现真实的自我。不要对逢场作戏扬扬得意,它并不高明,反而尽显你的愚钝。你的第一次敷衍,他人会对你进行劝告,可你若接连这样,只会让所有人对你产生抵触,离你而去。随意的敷衍是对人生的不负责,是对生活的不认真,是对成功的舍弃。

    机会永远是留给有准备的人,把握机会,却凑凑热闹,草草了事,人生只会失去光芒,黯淡无光。体验逢场作戏一时的快感,事后你以失败为代价惨痛收场。逢场作戏,自己会养成劣习,变得虚假,最终无药可救;他人会产生厌倦,将你避开,最终众叛亲离;生活会千疮百孔,残缺不全,最终走投无路。

    苏格兰有一位农民,家中虽然贫苦,但是总会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一日,他照常扛着沾满泥土的锄头向家中走去。忽然间,他的耳边响起“救命,救命”

    的呼喊声,这让他不由得神经绷紧,四处张望。他看到一个孩子掉入了深水沟中,于是顾不上自己不会游泳,迅速跑到河边,用锄头将孩子拉了上来。

    第二日,一辆豪华的马车在农民家有些破烂的木门前停下了,农民闻声出门察看,看到一个优雅高贵的绅士从马车中走出。

    “请问是您救了我的儿子吗?”绅士轻声地问道。农民被这莫大的阵仗弄得有些发怔,疑惑地询问:“你的孩子是昨日掉到深水沟里的那个?”绅士点了点头,握住农民的手,表示感谢,毫不做作。他环顾四周,发现农民的房子残破不堪,仿若在下一刻会轰然倒塌一般,不由得亲切地询问农民需要什么,他会力所能及地为农民办到。

    农民摇了摇头,说道:“我虽然贫穷,但我很满足这样的生活,每天我都可以感觉到快乐,所以我不能因为救了你的孩子就漫天要价,索取高额的报酬。”绅士盯着农民的眼睛看了许久,其中充满

    着真诚,同样丝毫没有逢场作戏的姿态,他毫无避讳地坐在马车上,与农民快乐地交谈起来。

    正在此时,农民的儿子从外面回来了,绅士不禁好奇地问道:“这个孩子是你的儿子吗?”农民挺起胸膛,略显自豪地回答道:“是的,先生,他就是我的孩子。”

    绅士看出了农民对孩子的感情,思索了片刻,盯着眼前的孩子打量了许久,又对农民说道:“不如我们订下一个协议吧,我将你的儿子带去城市中生活,并为他提供最好的教育,而如果你的孩子与你一样坦诚,从不逢场作戏,你一定会为他感到自豪与骄傲,这也算我对你救下我孩子的回报吧。”

    农民考虑到自己并不能给予儿子高等的教育,也不能给他富裕的生活,为了孩子的未来,农民不禁有些心动,同意了绅士的提议。在农民深深的不舍中,儿子与绅士前往了城市生活。

    数年后,农民的儿子返程归乡,看到了许久未见的老父亲,并与父

    亲分享自己的成功:“亲爱的爸爸,这些年我很想你,城市中有许多的尔虞我诈,但我谨遵您对我的教诲,一心投入到学习与研究中,坦诚待人,不做作,不虚假。如今的我已从着名的圣玛利亚医学院毕业,并与同事们共同研究了盘尼西林,我为世间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农民看着自己的孩子,听到他的话语心中倍感欣慰,他的儿子弗莱明·亚历山大永远是他心中最大的骄傲。儿子将父亲接到了城市生活,带着父亲享受终老。

    但故事进行到这里并不是最终结局。某一年,农民从深水沟中救出的孩子感染了肺炎,所幸的是农民的儿子发明的药物将他从死神的手下夺了回来。当年的绅士是名传四方的英国议院议员老丘吉尔,他看到儿子被盘尼西林救下,心中深深地感叹命运的巧合:“若不是自己放低姿态,真心待人,从不随意敷衍,我也不会帮助农民的儿子长大成人,而自己的孩子也会在病魔的折磨

    下离开人世。”他将这个故事原原本本地讲述给自己的孩子,孩子怀着感恩之心渐渐成长,铭记父亲对他的教诲-不要逢场作戏,真诚地对待每一件事情、每一个人。这个被从水沟中救出的男孩最终成了英国着名首相,他就是大名鼎鼎的丘吉尔。

    “曾说过,一个人种下什么,就会收获什么。”富兰克林先生曾经说过这样的一句话。正是农民的真诚之心换来了儿子成功的未来,正是老丘吉尔的不做作换来了儿子生命的延续,而两个孩子如同父亲一般,以父亲为榜样,不断学习,在人生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名利双收。

    点透人生

    用真诚的自己书写未来,演绎人生,对每一段戏剧都投入认真的态度,及时抓住机会,向前奋进,我们将收获美好生活,成就自我。逢场作戏并不有趣,欺骗他人的情感,欺骗自己的内心,看似高明机智的手法实则愚蠢至极,在失去一切后就只能在失败中体会悲伤,沉浸悲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