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到骨子里的勤奋是努力得不着痕迹
不知道你身边有没有这样一种人,总是比你快一步。你费了半天劲也搞不定的事情,他们分分钟就能解决。你改不了的坏毛病,人家轻轻松松就能戒掉。学什么会什么,想瘦哪儿就能瘦哪儿。
你信誓旦旦地喊着要努力的时候,发现人家已经坐享其成了。
最绝的是我的一个大学同学,年后聚会上,所有人都在哀叹自己一年比一年圆的时候,她却比我半年前见她的时候整整瘦了一圈。更惊悚的一刻是她跟我说,自己刚生完小孩,还没休完产假。
那些成天嚷着减肥,经常在微博上炫技的人个个望洋兴叹,怎么自己这么少吃、锻炼,找了N个人来监督,还是忽胖忽瘦。人家悄无声息地就超越了女人身材的一大考验。大家都好奇地问她是怎么做到的,就像所有健身达人一样,她只会给你四个字:少吃多动。
呵呵……
其实,最让我惊叹的并不是她怎么瘦得这么快,而是她瘦得如此不着痕迹。想起自己为了减肥,每天辛苦地打卡,跑了5公里之后就迫不及待地发朋友圈炫耀的样子,真想找个洞钻进去。人家一
个背影就能秒杀你所有的汗水,你秀的是过程,人家秀的是结果。过程再精致,可结果很粗糙。有什么用?
记得两年前,我头脑发热开始跑马的时候,参加了一个训练营,每周末到公园集训,平时自己训练就在群里打卡。我把跑步软件关联上了社交账号,这样每次我跑完都有一堆人来给我点赞。最终,我参加了一个半马比赛,拿了一块完赛奖牌,乐得屁颠屁颠地在终点照相的时候,赫然发现一个同事穿着一件全马的比赛服正在吃香蕉。
又是一种瞬间被秒杀的感觉。
我问他:“怎么从来没听你说过自己跑马?”他傻笑着没说话,不过我知道,他心里的潜台词一定是,这有什么可说的。
我又问他:“你是不是从来不打卡?”
这次他傻笑着说:“我总记不住。”
呵呵……
打卡和朋友圈都是给不用功的人准备的。真正用功的人,甚至不愿意浪费时间去打卡。昨天还轻描淡写地说自己英语有待提高,今天就在街上很酷地给外国人介绍名胜古迹。昨天还说觉得自己**T做得不好看,今天挥挥手就丢给
你一份制作精良的策划案。你总觉得他们成天玩着就把钱给赚了,把事儿全给办了。
于是,你就傻傻地相信世界上所有很牛的事都很简单。那我只能说,这样的你真的很傻很天真。
深到骨子里的勤奋往往都是不着痕迹的。当你对一件事有一种无法抗拒的渴望时,任何一种形式上的宣扬或标榜都显得多余。这些人总会告诉你,把勤奋内化成自己的一部分之后,真的没有动力再秀给这个世界看。
前几天,看了《奇葩大会》中被大家谈论了无数次的冉高鸣的那个片段。我发现,我的焦点一直没放在重点人物高晓松和冉高鸣身上,最吸引我的人其实是何老师。很久没看《奇葩说》,竟然发现气场十分不搭的何老师当上了主持。
真心为他捏了一把冷汗。不过,看了几期,发现他的没原则其实和奇葩们也是挺搭的。这一期里,何老师在评论冉高鸣的时候,道出了一个真相,他来《奇葩说》之前准备了好多也调整了好多,可你在节目中却毫无违和感地看到了一个地道的何老师。
我们都不会知道,他在背后花了
多少心思揣摩这个新角色。而说起冉高鸣,他又一针见血地指出了他的表演痕迹太重。
想起过去《还珠格格》热播的时候,“容嬷嬷”去超市买菜都要莫名被骂,不过想来,这是一件多么值得骄傲的事。极致的表演就是一个角色的崛起和一个演员的倒下。
从小我就是个不爱说话的人。我自以为,是因为不会说话,既然说得不好,干脆就不说了。那时候,我是个傻子,觉得努力了也没用。
后来,遇见了一些能在几千人面前侃侃而谈的大神,佩服之余,我经常感叹别人的天赋异禀,羡慕他们天生就有一副好口才。而当学校一个校园脱口秀冠军问我“你难道以为我生下来就会讲笑话吗?”的时候,我发现,自己还是个傻子,因为我以为别人都不用努力。
杨澜在《我是演说家》里提道,演讲是一件仅次于死亡的令人恐惧的事。丘吉尔也说过:人生有三件最难的事情,第一件是爬上一堵向你倾倒的墙,第二件是吻一个决心要离开你的姑娘,第三件就是当众讲话,其实就算你当众讲话很多年,你也会遇到一些
尴尬。
很多影响力颇深的人都曾说过自己害怕在别人面前讲话。甚至不少以当众讲话为生的人都有过这样的困扰,比如杨澜,比如俞敏洪。
俞敏洪分享过一些自己克服恐惧的方法,比如说话时不要看观众的眼睛而要看他们的头顶,至少排练三次,否则绝不上演讲台等等。他还说:“周围的人都夸我演讲得好,甚至有人认为我是个天生的演说家。其实,我只是实践了中国人勤奋向上和有毅力等传统美德而已。”
有些人的勤奋你根本看不见,你永远不知道他们付出了多少努力才换来今天的成绩。
打开朋友圈,经常出现宣言式的三个字就是“我打算”,然后po出各种励志照片。没过几天,就被打回了原形,那条被遗忘了的朋友圈默默地躲在角落里冷笑。
炫耀的努力,有时是一种无力的反抗。就好像自己没理的时候,声音最大。自己软弱的时候,最怕别人看不起。
不是监督和激励没有用,毕竟看见战果累累的自己还是可以得意地笑一笑。但是,努力给别人看,甚至努力给自己看,都是勤奋的低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