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要活得精彩,才配得上世界的喝彩

    分享是这个时代的主题,很多人都渴望自己丰富多彩的生活能被世界看见,所以才有了风靡全球的社交网络。微博、微信、QQ早已不是单纯的聊天工具,而是一个舞台。

    被看见、被关注是人类最基本的一种精神需要。所以,各种各样的成功学弥漫这个时代,而出类拔萃也成了很多人的渴望。

    但是这些年,我发现身边越来越多的朋友关闭了朋友圈,回归线下生活。他们无不对我感叹,朋友圈里的精彩无法掩盖现实的无奈。每天早起,跑步健身,读书学习,充斥着奋勇向前的决心和勇气。可是,又有几个人在真实的生活里,可以24小时全天候励志呢?

    连网红们都开始渐渐走下神坛,告诉人们,真实的自己并没有他们想象中那么完美。

    Tiffany Brien就是这样一个女孩。打开她的Instagram账户,满满都是励志的正能量,漂亮的马甲线、健康的饮食、四处旅行、惬意舒服的生活方式。她就是凭借着严格的自律和坚强的意志,在这个充满了美女的世界里,成为一名健身网红。

    她就是那个人人都羡慕的女孩,不用做朝九晚五的工作,不用看别人的脸色,随便发张照片,就有无数人点赞,模特广告应接不暇,经济自由更是不在话下。

    可是,有一天,她突然在网上晒出了一张自己大肚腩的照片,完全颠覆了女神的形象。她说:“我们并不是像大家在社交网络上看到永远完美的样子。我觉得我应该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糟糕的样子,希望你们明白,没有人是完美的。”

    曾经有人问过我,敢不敢把自己的素颜照发到网上,说实话,我不敢。不要说素颜,脸太大、腿太粗的照片我都不敢放,尽管我的朋友圈里只有不多的那么几个要好的朋友。所以,我打心眼里佩服Tiffany,我能想象她在发出这张照片时的心境,她也能想象她这么做的后果。

    每个人都知道完美

    不过是一种假象,但我们就是忍不住为了完美抛弃一部分真实的自己。对自己苛刻,不允许自己享受生活,强迫自己训练,每天只活在赞美中的生活其实很苦。

    我相信,所有美好的事物都值得赞美,但很多人却搞错了顺序。你的生活不会因为展现出多么美好的一面而精彩,而是因为你爱自己,才会有人来爱你。你活得精彩,才配得上世界的喝彩。

    我见过很多人,把自己最好的一面留给了世界,却把最真实却不完美的那一面留给了自己。可是,如果你只认同别人眼中的那个自己,就会对真实的自己极度反感。如此一来,赞美就会变成沉重的负担。

    想想看,生活中那些无人关注的时刻,你是如何度过的?

    大部分人应该是得过且过吧。

    我有一个朋友,就是这样的姑娘。在外人眼里她是个热爱生活的精致姑娘,每天打扮得光鲜靓丽,穿衣服从来不重样,下馆子更是挑剔得不行,油腻的不吃,不健康的不吃。可是私下里,不是吃盒饭外卖,就是举着汉堡可乐。

    有一次,我去她家给她送东西,发现家里杯盘狼藉,连下脚的地方都没有。我问她,家里怎么也不收拾一下。她无辜地看着我说:“反正也没人看见。”

    我无奈地苦笑了一下。

    活在别人眼里的人,往往对生活缺少饱满的热情。

    很多人口中的孤单寂寞,大多是因为没有一个人狂欢的能力。在没有人注意到你的时刻,没有几个人懂得如何自我欣赏。

    经常和朋友去一家小酒吧,老板是个文艺青年,生意不算太好,每次去都只有零星的几位客人,他请了一个驻唱的民谣歌手,每天唱一些有情怀的歌曲。这个歌手的声线很特别,沧桑里带着一丝质朴。

    有时,我和朋友会坐在最远的角落,生怕聊天的声音打扰到他唱歌。讲真,他唱的歌我一首都没听过,听老板说都是他自己写的。

    我最喜欢他专注的表情,好像台下的人都和他没什

    么关系。事实上,也真的没人在意他在唱什么,大家不是各自聊天,就是摆弄手机。

    但他就是这样一个人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无比快乐、轻松。那一刻,你能感觉到,他就是自己最忠实的粉丝。

    有时,他也会坐在台下默默地喝酒,我们偶尔会聊上几句。从他嘴里,我知道,驻场歌手的日子并不好过。像他这样喜欢唱歌的人成千上万,能有一份稳定工作的却寥寥无几。他运气好,遇上了不差钱的酒吧老板,哪怕经营得不好,还能因为有一份情怀,维系着酒吧。

    起初,我并不太懂,他是怎么从一群来面试的歌手中脱颖而出的,长相普通、唱腔普通的他实在没什么出众的地方。

    但和他聊过几次天之后,我就发现,他身上有一种独特的魅力。在他身上,你一点也看不到渴望被这个世界接纳的欲望,也没有一点郁郁不得志的愤慨。相反,他就是这样真挚地唱歌,认真地生活。

    每次看见他,我的心里都会浮现出两个字:洒脱。

    而我们很多人都是不洒脱的。我常觉得,人生在世,一定要活得精彩,活得热闹,但更要活得潇洒。既能把酒言欢,又能全身而退,不必孑然一身,却也可以一个人灿烂明媚。

    而当你把自己的价值捆绑在别人的评论里时,你失去的正是孜孜不倦追求的那份精神上的自由。一个人的自我价值感是非常重要的,它决定了你能否在最艰难的时刻走下去。

    发小蓉蓉是我的朋友圈里唯一一个真正的自由职业者,是个拍照片的小青年。从毕业后她就没有做过朝九晚五的工作,一直自由自在地飘着,虽然生活不富裕,但也经常有人来找她拍点东西。

    蓉蓉是我认识的人里最会自娱自乐的人,她出去玩的时候从来不发朋友圈,而是把相片洗出来挂在自己的出租小平房里每天偷着乐,心情好了,就在胡同里拉根绳子,挂出自己的照片,吆喝着让路人都来看她的照片,那些老北京

    的大爷大妈们喜欢得不得了。当然也有人说她浮夸,但她从来不在意。

    蓉蓉特别喜欢拍北京的胡同,所以毕业之后也没回家和父母同住,而是特意租了一间胡同里的平房。前几天去她家,她竟然把房东的地下室都租了过来,改成了暗室,说打算以后自己洗相片。

    每次去她家,她都会拉着我滔滔不绝地讲着相片和胡同的故事,时不时在我眼前挥舞着一张照片问,你觉不觉得我拍得特别美。其实就算她不问,我也想说,她的照片每一张都非常美,不过更美的是她神采飞扬的表情。

    每次看见蓉蓉,我就会想起木心在《文学回忆录》里说的,古代知友文学,没有作家,个人完全湮没。洞窟壁画,从不签名。我羡慕无为不签名的时期,潇洒,那时艺术没有潇洒这个词。认可自己,才是我们支持自己走下去的力量。只有你相信自己值得,才会努力,不是吗?

    每个人都有被喜欢的需要,所以我们试图取悦这个世界。因为我们不够喜欢自己,才会用别人的喜欢来填补这个空洞,以证明自己是完整的。而当你发现自己不被喜欢的时候,你就会感觉自己残缺不全。

    对赞美的渴望,与其说是一种病态,不如说是一种误解。不追求认同,不代表得不到认同。不试图让别人喜爱,也并不代表没人疼爱。

    现实里,反而是那些忠于自己的人,更容易得到赞美。比如特立独行的王菲,结婚离婚,分分合合,大家已经习惯了她的自我,连女儿的个性十足都成了理所当然的结果。

    而那些喜欢他们的人也越是死心塌地,因为那源于一种更深层次的认同感。那些只喜欢你表面的人,你其实永远无法取悦。而那些真正爱你的人,不会因为你的不完美而离开。

    有时候,我们把自己看得太过渺小,总是觉得无人喝彩的生活就要被淘汰出局,平凡的生活总被认为无趣。但明明有那么多普通人过着快乐的生活,又有那么多

    人开始发现网络世界的无趣。他们不是不渴望精彩,不是不希望被看见,而是终于明白这件事根本不重要。

    他们不会因为别人的一句赞美就飘飘**,也不会因为别人的一句讽刺就摇摇欲坠。这样的人才有一个稳定的内核。

    我和身边很多成功人士都聊起过他们默默无闻的过往。几乎每一个人都会提到,正是那些无人关注的时刻打磨出了他们今天的光彩。

    前几天,看了一则十分不像广告的广告:李宗盛的《致匠心》。广告里,他一个人专注耐心地制琴、写歌。

    他说:“二十出头入行,三十年写了不到三百首歌。一个人有多少天分,跟出什么样的作品,并无太大的关联。天分我还是有的,我有能耐住性子的天分。人生很多事急不得,你得等它自己熟。”

    我最喜欢他说的匠人精神:世界再嘈杂,匠人的内心,绝对必须是安静、安定的。

    而这正是我们缺少的一种精神,我们学习说话,练习表达,想让自己变得出众,可却常常忘记,人与人之间的差距却是由那些籍籍无名的时刻决定的。

    有个读者曾经问过我,该如何度过初入职场的那段菜鸟生活。他说工作辛苦、老板苛刻对他来说都不是问题,唯一不能让他忍受的是他找不到价值感。他提的意见从来没人采纳,他说的话也没有一个人愿意听。从他的话里,我能听出他对事业的绝望。

    这种感觉我懂,我也曾经经历过一些被忽略甚至被排挤的时刻。但这些年来,我越来越发现,当你的经验日益丰富,话语权越来越多,那些真正支持你在工作、生活中坚定选择的正是过去那股暗黑时期内心积蓄的力量。

    因为深刻地知道自己的价值,所以不再在意别人的评论。因为不在意别人的评论,你才能无所畏惧地生活。如果你经不住世界的冷漠,必然也撑不住它的赞美。而当你把价值感建立在镜**月一般的他人评价里时,你的人生就会变得脆弱无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