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请你到莫斯科来做手术
有句话说:“为王者外圆内方。”其实,不仅是为王者,任何人都应该有这种外圆内方的精神。因为,在人生的旅程中,外方的棱角很可能让你与他人相摩擦并受伤;但内方的根本却是一种原则的坚守。用圆滑的方式,面对摩擦;以内方的行为,坚守自我,这才是真正可以与所有人相处,却又能进退自如的方法。
当面对棘手问题的时候,又或者是面对不可不回答的问题时,很多人往往会被逼到极点,从而做出有失自己风度的事来。这种处世之方,不但有失自己的人格,还会被别有用心之人冠以“恼羞成怒”的恶名,从而让你有理说不清。其实,这就是处事乱了分寸的行为,如果可以了解他人,以镇静自守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回答难题,那可能结果就完全不一样了。
台湾着名的学者余光中有一次在台湾一项文艺大奖中获奖,和他同台领奖的获奖者大多是他的一些晚辈,他们个个年轻气盛,英姿飒爽,唯有余光中年届花甲,满头白发。当时的场面略
显尴尬,余光中自己也觉得颇不自在。但是在致辞中,余光中却风趣地说:“一个人年轻时得奖,应该跟老头子一同得,表示他已经成名;但年老时得奖,就应该同小伙子一同得,表示他尚未落伍。”话音刚落,满堂喝彩。
余光中用机智的致辞化解了尴尬,他处世的风格和豁达的个人魅力让人赞叹不已。而在这方面,普京显然也很擅长。他任总统之前,以一贯的沉默和低调来保持自我。但成为总统之后,他就不得不在很多时候面对别人的“为难”。这就是成“名”所带来的困扰:关注你的人越多,问题自然也就越多。
但是,这也难不倒普京,他不但保持自己的个性,还非常有见地,会分析局势,以不同态度和方法来对待任何一个难关。有一次,在西方记者招待会上,有一名记者这样直言不讳地问普京个人财政问题:“一些欧洲媒体报道,你现在是欧洲最富有的人,是这样吗?”普京意味深长地笑了,并不准备回答这个问题。可是,记者却一再追
问:“这些报道是真的吗?如果是,那请问你的财富是从哪里来的?”普京看了看大家,表情变得严肃而认真,说:“这确实是真的,我不仅是欧洲最富有的人,还是世界最富有的人,我的财富就是俄罗斯人民给予的,他们两次选择我,让我领导俄罗斯这个伟大的国家。”
此语一出,全场寂然。显然,普京在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偷换了财富一词的概念。但他的方式并没有什么不好,至少一个总统可以将自己的人民赋予的权力称为财富,又特别自信、坦然地公之于众,这就是一种勇气,更是一种感恩的心态。只不过,普京将这种感恩大胆地讲了出来,从而让俄罗斯的民众有了回应一般。这种做法使普通人不得不感动,他们再一次看到了普京身上散发出的独有魅力。这样换一个概念,既可以满足好奇者的好奇心,又能表达自己对于国家的厚爱,是何等睿智聪明的回答。
不过,普京的强硬也是他解决问题的一个有效手段,很多时候,记者们会因为普
京的发怒而不敢发言。但这种愤怒,却让人民拍手称快,特别是俄罗斯的民众,时常会把普京的愤怒看成是对自己国家利益的维护,反而会因此更加拥戴他。
2004年,俄罗斯发生了震惊世界的***人质危机。普京临危下命:一个****也不能放过。但是,当时事件发生得快,解决得快,其后果就是有人质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死去。当普京参加布鲁塞尔欧盟***峰会的时候,有西方记者旧事重提,问普京对待****的手段是不是与人权不符,甚至说这是滥用暴力。很明显,这是在用双重标准为难俄罗斯、为难普京。
面对西方记者的公然发难,普京没有保持他应有的***风度,而是当下大怒,严厉地说:“如果你愿意成为***极端分子的话,我请你到莫斯科来做**手术。我会给你介绍最好的专家,切得你什么都不剩!”一位国家总统在公众场合口出脏话,这简直令人难以相信。但普京做了,而且做得大胆又义无反顾。因为在他看
来,一切对俄罗斯动用暴力的行为都是不可忍受的,也是要给予正面回击的,在这里没有任何风度可言,这就是处事的原则。
事实上,普京的愤怒让俄罗斯人民举国兴奋,他们从普京的话语中听到了他保家卫国的决心,更从中彰显了俄罗斯不屈不挠的勇敢气节。就有俄罗斯的民众这样表示:“普京总统说的话太好了,我为这样的总统感到骄傲,对那些试图想要用双重标准来指责我们俄罗斯的西**客,这就是给他们开出的最好药方,来莫斯科做手术吧,保证你不后悔!”
这显然就是普京的高明,他不但要维护自己国家的利益,更要提升自己。这种总统一怒为人民的处理问题方法,犹如一块大石头,一下扔进了平静的湖心,引起俄罗斯民众空前高涨的爱国情结,更让他们为有这样的总统骄傲不已。而对于西方国家来说,这却是一颗子弹,射中了那些别有用心的人。这似乎在警告他们:不要对俄罗斯抱有好欺负的幻想,不然就让你来莫斯科“做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