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强势

    司马懿灭了公孙渊、曹爽、王淩,司马师杀了夏侯玄、毋丘俭,如今司马昭又干掉了诸葛诞,几只老虎打的极有份量,好像还缺一点什么?对,缺龙,想当老板,还必须屠龙,什么时候屠,时机未到!

    都说诸葛诞养了一批死士,下面我们见证一下什么是死士?

    古人有句话叫:士为知己者死。从前春秋晋公司智伯以国士之风相待手下豫让,智伯被赵公司老板襄子杀死后,豫让设心积虑为智伯报仇,两次刺杀赵襄子未遂,均被爱才的赵襄子释放,智伯为报旧主,依然实施第三次刺杀,仍然未能成功,后请求赵襄子,愿刺其衣以报智伯,襄子满足其心愿。豫让刎颈,临死叹言:"吾可以下报智伯也。"作为死士,豫让是蹩脚的,作为知己、豫让是成功的。豫让用自己的生命阐述何为"士为知己者死。"

    豫让是一位死士,其实古代所有的刺客都是死士,专诸、聂政、荆轲,还有《聊斋志异》中的田七郎。他们英雄事迹已传遍整篇史书,此处也就不需再道了!

    死士就是即便是死,也要报答别人的知遇之恩,永不背叛,他们的座右铭是:简父兄之尊而崇宾客之礼、薄骨肉之恩而笃朋友之爱。

    诸葛诞死了,身边的上百死士被抓了,司马昭见各位都是人才,想留下他们性命,于是问各位,可降服自己,众人便不说活,依然抬着高傲的头颅,蔑视曹魏在场所有人。

    司马昭决定震慑一下,看你们头颅硬,还是我的大砍刀厉害。于是拖出其中一人,当众斩首。问大家可服,众人依然不语,再杀一人,问曰:汝等可服?依然没人投降,如此,百人皆杀,无人磕头求生!

    正是:谁知诸葛死生士,争做田横五百身。

    诸葛兄得人心如此!怪不得毋丘俭坚持不到百日即亡,而诸葛诞挺了八个月。如果东吴真心来救,鹿死谁手,犹未可知!

    诸葛诞和他的死士们全完蛋了,东吴的王祚和唐咨决定好汉不吃眼前亏,投降曹魏,而另一位并不出名的东吴中层管理于诠却像变法未成功的谭嗣同一样,愿意流血牺牲,他说:"大丈夫忠于一主,领着人

    马过来救人,人没救活,如今陷入敌营,应当舍生忘死而不是束手投降,这种数典忘祖、贪生怕死的事俺做不了。"于是他把盔甲脱了,兵器扔了,直接在双方战事未结束之前,冲进曹魏阵中,被曹魏员工砍杀。

    历史上忠于职守的往往是一些小人物,而某些所谓的大人物却常常会看风向!

    扬州自王淩打牌开了个坏头,"抽老千"被打死后,一连串玩了三次。司马昭手下的人再也忍不住,这以后万一再来一次咋办?虽然这些反叛的头头们最后都被阎王请走了,但公司为了让阎王把他们快点带走,花去的银子、死去员工都可以堆成山了。这些手下们实在不想在自己公司内部事上大费周折了,他们想让总经理免除后患,把扬州叛根挖了,建议:"将这次东吴投降的员工,用大秦公司白起对付赵公司员工招术,挖坑活埋了!"

    杀戮在他们眼里犹如播种覆土,够残暴!

    司马昭摇了摇头!

    他想到:"干这事有什么好下场,白起后来被老板逼死,临死前还忏悔当年屠夫行径,而大秦公司也没有经营多少年,这一切还不是残暴所至,历史叫大秦为暴秦,大秦公司不把普通员工当作人的一家公司,寒了员工心,后来暴政逼的员工全起来反抗,大秦就快速倒闭了。"

    司马昭为了以德服人,语重心长地对手下的同志们说:"古代公司之间用武,保全公司为上,只需要把首要作乱的人砍了就可以,不杀东吴这些降人,正可以显示我大魏公司宽宏大量。"

    司马昭一无所杀,将这些东吴员工像安置移民一样,迁到河东、河西、河南(今山西、陕西、甘肃等)地带,司马昭一举两用,即可以增加公司人口,又能让这些降人创造劳动成果。杀了只会做负面广告,让吴蜀员工觉得曹魏公司只是个渣渣公司,下次开打,非和曹魏来个鱼死网破。

    这种温暖的处理方式让吴蜀员工羡慕:"大公司管理确实不一样,两个字:人道!哪一天双方再次开打,趁着机会,直接偷渡曹魏算了!"

    司马昭讨平诸葛诞,见唐咨、王祚等人

    请降后,脑海里冒出一个想法,什么想法?

    就是趁平扬州之威,让唐咨、王祚引路直下江南,吞并此时上下构衅的东吴公司。

    当他把自己的想法告诉王基后,王基很平静地写了一封信交给司马昭去思考,内容是:那一年东吴诸葛恪乘东关之胜,尽发东吴员工狂攻新城,没有吞下,死伤惨重;蜀汉姜维也曾在洮西大胜后,轻兵冒进,在上邽被邓艾狂扁。两人都是大胜后轻敌,头脑发热,酿成大败,诸葛恪也因新城之败掉了脑袋,姜维也因上邽失利差一点歇菜。我们去年从总部出发至今已有八个月,员工们今年春节都是在营地里过的,如今拿下扬州,大家紧张的心情已经放松下来,就等着上头发话,放假回家,如果这个时候再说去灭了东吴后再放假,大家会不会觉得这个班加得时间太长了呢?"

    王基又在信中比了个例子:"当年曹操老板在官渡打垮袁绍公司,认为收获已多,不再急扁老袁,他也是怕万一穷寇急追了,老袁回过头来咬他一口,岂不得不偿失。"

    司马昭看完信,认为老王说得有理。

    "我不能做薛万彻,不是大胜就是大败,我可是未来老板级别的,武夫的事我不干。"司马昭想到。

    于是下令:全军休整三日后,回总部领赏。

    既然王基你如此有勇有谋,那就先委屈你留下来镇守寿春,过段时间再找个合适的人来换你的班。司马昭给老王升职加薪,增加股份。

    司马昭回老巢的消息传出,在关中等机会的姜维害怕了,他担心司马昭增援关中,让自己陷入困境。

    此处不宜久留,久留只怕要被捆住重回老家了!姜维兄撤退时念道:"诸葛诞,你咋这么不禁打,你到底是不是俺师傅的堂弟啊?"

    司马昭带着老板回总部了,总部各级头目见总经理指挥有方、得胜而回。一起联名上表老板,要求公司嘉奖总经理。

    老板没办法,自己也是亲自出马,功劳簿上,却没人说老板领导有方,都是总经理知人善用、善于抓住机会等等。

    迫于压力,曹髦发文:升司马昭为副董事长,增

    股一万户。史书载:诏以司马昭为相国,封晋公,食邑八郡,加九锡。

    司马昭对副董事长职位不敢觊觎,根据《公司法》第一百一十条规定:副董事长协助董事长工作,董事长不能履行职务或者不履行职务的,由副董事长履行职务。

    如今董事长丝毫没有交权的意思,总不能逼宫吧!

    司马昭还是当总经理吧?毕竟现在机会不成熟,等成熟了再当,因为这个副职也不是董事长曹髦愿意给的,而是大家逼曹髦这么干的。

    公司下了九次文书,司马昭辞了九次!

    那就算了吧,下一届吧!

    司马昭上奏老板录用以前对公司有大功人的子孙,随才安排上岗。

    老板无奈又同意了,这些好人好事又被司马昭揽了。司马昭其实在玩釜底抽薪,让新录取的人才感恩司马昭,将来为司马家所用。

    司马昭所做所为,让曹髦感觉自己这个老板当得极窝囊,公司里不管大事小事、好事坏事都被司马昭揽了,曹髦的内心像一团烈火在燃烧,燃烧、再燃烧,终有一天会火山爆发的!

    曹髦你也别火,此时有一个一模一样的困惑者与你同在,他的名字叫孙亮,他是东吴老板,他心中的小宇宙会提前爆炸!

    小老板提前退休

    东吴在诸葛诞事上偷鸡不成,反蚀了一筐米,老板孙亮和孙綝不得不重拾二人恩怨和矛盾,外面摆不平,公司内部得把对方搞定!

    孙亮自孙綝收购曹魏扬州失利后,经常在公司会上出难题问候总经理孙綝,孙綝感觉老板这次显然是青春期上来了,摆明和自己公然过不去了,孙綝不好发作,但如果这般呆在公司总部,当着众人被老板软刀子训话,自己面子早晚像田埂上的沾了草甘磷的草-一扫光的。

    孙綝决定用司马懿习惯玩的招式-称病。过去不像如今医学发达,感冒顺带咳嗽,在没有现代医疗设备介入下,也能说生了大病 老板孙亮是巴不得,谁也不见谁双方心情能好点,很快批准了孙綝的病假条。

    公司政务、人事权孙綝可以暂不管,但安防、护

    卫这种权力绝对不能放手。孙綝走后安排四个弟弟掌控包括老板安保在内的所有公司军事武力。

    离了总部,孙綝去总部外朱雀桥边别墅住下了,他一边欣赏欣赏野草花,一边溜溜狗、放放马",一副"引壶觞而自酌,眄庭柯以怡颜"不想管理公司的样子!

    看似一切风清云淡,其实暗流涌动!

    孙綝不放安防权,监视老板的行为如同上罢厕所不冲便池般Shit,擦过的便纸不入篓般不讲卫生,公司弄得和公厕一样,孙亮是异常讨厌,心中的怒火更像一块烧红的烙铁,急切想把孙綝烫下台去。

    可是孙亮又不能直接去孙綝家掀桌子,他决定先从孙峻的旧账开始翻起,因传言当年小姐姐孙鲁育是大姐姐孙鲁班谗言致死的,于是孙亮某天在总部召见嫌疑人孙鲁班,孙亮也不拉家常,直入主题,问责大姐。孙大姐见弟弟不依不饶地追问鲁育如何而死,这个外号叫大老虎的女人无法凶猛了,因他的姘头、自己的堂侄孙峻已死,她没有权力依靠;而雪上加霜的是自己的儿子全怿又完全置亲情于不顾,抛弃老娘公然投奔曹魏,如此权力亲情双失,她更像是被拔去爪牙的纸老虎,孙大姐甚至认为自己是天下最不幸的女人。

    都说女人是老虎,此时的孙鲁班还不及病猫,她不得不被迫远离公司政治中心。

    补偿给两个女儿,孙权的行为又验证了一句"爱屋及乌"的老话。

    孙鲁育嫁的男人叫朱据,也是老父少妻组合,按史书推断,朱据是个二婚,和前妻有子嗣,他和小老虎姐在一起生了个女儿,老板孙权为了亲上加亲,将这个外孙女嫁给了自己的六儿子孙休,也就是以后要出场的东吴第三任老板。这种盆地婚姻不仅发生在过去讨老婆难的偏远山区,还会发生在娶媳妇并不费劲的老板家族。孙老板也不考虑他们结婚后,生出的子女是否生理正常,在他的心里,那是属于遗传学领域,不属于公司政治范畴,当然孙老板并不享有这种舅舅娶外甥女的奇特专利,早在西汉公司时代,刘邦老婆吕雉就让自己亲儿子娶了自己亲外孙女。专利权早已注上了吕雉的名字了,孙老板只是山寨,并没有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