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比三家永远不会错

    买东西需要货比三家的道理相信很多人都懂,能够真正做到货比三家的人却少之又少。生活中很多人往往因为觉得货比三家比较麻烦而主动放弃了这种购物方法,这样意味着你放弃了一次省钱的好机会。

    同样的商品,不同的商家会以不同的价格出售,这是因为每一个商家的进货渠道都有所不同,进货价格也会存在一定的差异。加之,很多商家因为店面租金、员工工资等一系列开销导致商品的销售价格出现差异,所以如果购物时不货比三家,很容易花冤枉钱。

    相信很多人都听过这样一个笑话:有个人在城西市场打听到白菜3毛钱一斤,去了城东市场之后发现白菜2毛7分钱一斤,两家一对比竟然便宜了三分钱,于是他决定再去城南市场看一看,结果发现城南市场的白菜2毛5分钱一斤。最后,这个人决定再去城北市场看看白菜多少钱一斤,到了城北一打听才知道,这里的白菜才2

    毛4分钱一斤。对比之后发现,城北市场的白菜要比城西市场的白菜,一斤整整便宜了6分钱。但是,城东、城西、城南、城北这么一跑,路费却花了好几块钱。这则笑话让人捧腹大笑之余,也让人回味无穷。笑话的主人公将“货比三家”的原则发挥得淋漓尽致,却忽略了货比三家需要花费的成本,最后得不偿失。

    生活中,我们不要去效仿笑话中的主人公那样去货比三家。货比三家指的是在有限的范围内进行对比,而不是让你比同一样商品每一个商家的售价。货比三家只是一种购物的理念,大家千万不要将它视为一种硬性规定。在有限的范围内进行比价,可以让自己少花不少冤枉钱。

    小莲是一个会精打细算的姑娘,每次到超市买东西的时候,她都会将购物小票收好,回来之后将超市里的商品价格一一记录下来。小莲所居住的地方共计有三家超市,这三家超市里所卖的商品的种类

    大致一样,但是每一种商品的价格都有所不同。比如说,A超市里的番茄酱6.5元一瓶,而B超市里的番茄酱6.7元一瓶,C超市里的番茄酱7元一瓶。小莲每次购买番茄酱就会去A超市,这样算下来,小莲每次在A超市购买番茄酱最多可以省下5毛钱。

    除了在实体店买东西小莲会货比三家之外,在网络上购物小莲更会精挑细选。现如今网络上的商品琳琅满目,每一种商品都有几十家甚至上百家商家同时售卖,竞争的激烈也导致商家之间打起了价格战。无论商家的价格战打得怎么样,最终的赢家都是消费者,因为消费者才是最终获得利益的那个人。小莲深知商家会互相比价格,所以小莲每次在网络上购物的时候,都会利用网站的比价功能,反复对比各个商家所出售的商品价格,选出相对最划算的一家来购买。

    娜娜是一个做事情果断干脆的人,她购物的时候最讨厌比来比去,

    每次购物基本上都是选好之后直接付钱,从来不去其他商家看看同样商品卖多少钱。因此,娜娜经常会多花不少冤枉钱。每次娜娜周围的朋友对娜娜说“你买贵了!”“我买的比你便宜!”“你这个东西那家卖得更便宜!”等诸如此类的话时,娜娜才知道自己又做了一次冤大头。

    小莲和娜娜两个人性格不同,因此处事的态度也不同,这也导致两个人拥有不同的购物理念。小莲觉得货比三家更省钱,而娜娜觉得看好就买才痛快。两种购物方法没有绝对的对与错,但是相对省钱来说,娜娜的做法是失败的。

    其实货比三家除了可以省钱之外,还可以进行货物的对比。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平时买衣服时,我们除了会关注衣服的款式和价格,还会关注衣服的质量。同样款式的衣服,如果质量不同,售价自然也会相差甚远。如果不货比三家,你怎么知道购买的衣服质量究竟是好还是坏呢?现

    如今有很多商家为了赚钱,会出很多“仿版”衣服,虽然衣服的款式一模一样,却在用料上偷工减料,导致衣服质量差,仿版的衣服与原版的衣服相比,自然要便宜很多。如果不货比三家的话,很难在衣服的质量方面进行对比,这也很难判定自己究竟是省钱了还是浪费钱了。

    网购货比三家相比较在实体店更加容易一些,因为网络平台会提供给消费者一个快速对比价格的功能,只要买家使用这个功能,就可以快速找到整个网络中售价最便宜的商家。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在网络上购物,因为看不到真实商品的样子,更触摸不到真实商品,因此往往会给人一种“赌”的感觉。为了让自己的“胜算”更大一些,建议网购的时候,在货比三家的同时,不要忘记看一下其他买家给出的评价。很多买家在购买商品之后,都会给出自己的评价,这些评价可以作为购买商品的参考,有助于选出最划算的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