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 6

    对于人生,别那么多攻略

    不要盲从于那些舆论与攻略,放开手脚让自己面对挑战,迎接困难。敢于体验,敢于试错,才会是那道不一样的烟火。

    ——

    有用的才是朋友吗

    某天,同事跷着二郎腿在我身边发牢骚:“手机加了那么多微信好友真麻烦,现在还得一个个删。”

    我忽然就好奇了起来,转过脸去问她:“那你怎么判断这个人删不删呢?”

    她满不在乎地随手划着屏幕,撇了一下嘴回答道:“有用的就先留着,没用的就删掉啊。”

    “可朋友能分有用和没用吗?”我苦笑着问她。

    她就像打开了话匣子,一股脑儿地给我慢慢分析起来:“这朋友当然得分有用还是没用啊。我设成星标朋友和置顶聊天的群除了亲戚和领导,都是我最最重要的朋友。他们有我合作的客户,有我同学里混得好的,律师、医生、记者,保不齐哪天我就有用得着人家的时候,这些都不能删,对了,还有我孩子的班主任。”

    “那你删去的是什么人呢?”我接着问。

    “我闺女的幼儿园老师,现在她上小学了肯定用不到了。还有同学里好多年没消息的,估计也过得不好,连过节都不敢群发祝福。那些当时买东西打折促销加的微信,现在也过时用不到了。什么保险、旅游、代购的就都屏蔽吧,我要买的时候再点进去看。”

    就这样,我眼见着她挥舞着大刀,庖丁解牛一般把朋友圈大卸八块

    。尤其是对于有用和没用这一套理论游刃有余,手起刀落,见血封喉。我特别不喜欢读过于功利的文章,这个世界也许功利,但做人还是得有一些温度。我更不喜欢把人和事都分三六九等,那些疯狂无序的深情如今只能根据它的实用性来决定去留。

    学好英语能涨工资就是有用,花一下午做个面包或烤个蛋糕就是没用;给领导写份发言稿能平步青云就是有用,和旧相识吟诗作画自我陶醉就是没用;和医生朋友多联络就是有用,没准就能省去排队挂号还能免费诊疗,和失业人员聚会就是没用,因为你想不到他能帮你什么。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这无可厚非,身处在这个浮华的社会,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不把所有的时间花在拼搏奋斗上,真觉得对不起这一身骨血和哺育我们的父老乡亲。我理解这种逼仄,也钦佩你够努力。

    我深知这个世道不容我们浪费力气。我们对自己功利到无以复加都无伤大雅,就是别把身边一切的柔软和温情都三六九等,按需分配。我看到了很多倡导只交有用朋友的帖子。他们号召优胜劣汰,主张人生短暂,不要把时间花在儿时相识的那些不成才的蠢蛋身上,别和学习不好的人交朋友,社会资源占有量极低的人,没必要和他们打交道,糟蹋了性价比。

    我仿佛看到了一个手捧着算盘的生意人,终日里手指上下翻飞,拨弄着算珠,评估着每个人

    的市价和斤两,然后再决定自己情感的输出、热情的程度、呼应的频率。你这根本不是在交友啊,你这是在消费。

    撇开利益勾连的合作伙伴,私下里其实我们交朋友的初心应该是真诚。你认可的是彼此在一起舒适轻松的状态。可以互诉衷肠,也可以嬉戏打闹;有困难时义无反顾,无聊时随意骚扰。他不是什么大人物,也有好多奇葩的小缺点,但你成功了他默默点赞,失败了他第一时间出现,有一颗重视你保护你的心,这就够了。

    记得有段时间,我工作特别不顺利。在我最窘迫的时候,最先冲上来的就是一个濒临下岗的女同事。

    她工作能力不错,就是不懂察言观色,好听的话一句也不会说,所以特别不得领导喜欢。当她知道我有难处的时候,第一时间发来短信,下了班还主动陪我一起回家。

    不算长的一条街道,我们走了好久。她帮我讲了她的困惑和坚守,怀疑和笃信。做个好员工有时和做个好自己冲突,她读了一堆提高情商的文章,还是不屑去尝试和实施。

    那得占多少时间,花多少心思,费多少气力去琢磨啊,老板的喜好,主管的喜好,客户的喜好,生活还是简单一点比较好。

    我于是停止了凄凄切切,谢谢她一路陪我。最后她说:“什么时候难过了,想找人说说,记得我这儿有你一双耳朵。”

    她给不了我实质的帮扶,也不能替我摆平一切,因为她是和我

    一样的普通人。超级英雄来解救我们天经地义,但普通人去帮助普通人更加感人。因为对方也是一个被七情六欲支配的血肉之躯,她选择帮你不是一条程序,也不是一个命令,而是一种关心、一种善意,所以弥足珍贵。

    更何况这个世上谁都不傻,只交有用的朋友到头来可能会鸡飞蛋打,两头不靠岸。记得去年,我们初中校友会组织了一场同学会。好久不见,许多旧相识都忙着加微信联络感情。我原来的同桌李娜是个小有成就的创业者,加盟了一家知名快餐店,如今正风风火火地装修准备开业。

    吃饭的时候,本来是按原班级分配座位的。结果李娜无意间听说隔壁班班花的老公是消防大队的,立马凑过去套近乎。原来是装修吊顶的高度一直不符合要求,已经被勒令整改两次了,弄得她焦头烂额。好不容易拐弯能认识个消防队的,这机会千载难逢啊。

    李娜整晚赔着笑脸,坐在班花的身边嘘寒问暖。可上学时两人几乎没说过话,一下子这么热情又没有共同话题,两个人都特别尴尬。我们班同学眼见着李娜撇下三年的同窗情谊不顾,拿热脸去贴人家冷屁股,都暗自叹气。本来同学聚会,大多都是为了青葱岁月里的美好回忆,如果只想着拓展业务,开辟市场,那和谈判场、订货会有什么区别?

    那些所谓有用的朋友深知自己的底牌,你们很难像普通人一样自然地走近,随性

    地接触。你为什么殷勤热情,又为什么克制隐忍,你的来意他早就心知肚明,只有你才觉得自己的亲近天衣无缝。如果按照世俗的理论,要想让有用的朋友帮助你,要么你们早已感情深厚,要么你们互利互惠。否则一门心思去拉关系套近乎,能有什么收获?

    有人说,人际交往是势均力敌的价值交换。我明白这是现实,却不由得悲从中来。我们相亲时讲门当户对,交朋友时要旗鼓相当,我们寸土必争,生怕自己吃亏,舍不得有半步退让。可感情是什么啊,是我真诚无私的付出,心甘情愿的奉献,而不是奇货可居,待价而沽。

    能帮你解决麻烦的是朋友,能陪你谈心流泪的也是朋友。

    能助你升职加薪的是朋友,能知你懂你的也是朋友。

    人际交往间不经意的互惠稀松平常,但不要太倚重这种利益关系,因为它的建立、消亡都立竿见影。你有用便前呼后拥,你失势便人走茶凉。当我和你在一起的时候,不是时时想着你的家世、权力、财富、地位;当我付出的时候,不是刚从左手掏出,就想着用右手取回,那才是真的感情吧。

    有用的才是朋友吗?我认为这个观点太过偏颇。情谊不能靠利益来考核。朋友是一种肝胆相照不离不弃的相伴,不需要太多杂质来刻意驱使,忽然想起陈佩斯评价自己和朱时茂的友谊时说过的一句话:“朋友就是从来都不会想起,永远也不会忘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