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行,就用二倍的努力

    作者/杨熹文

    梦想这条路上,最怕你有走不下去的预见和随时回头的准备。所以,我回复她:“怕什么,这人生还长久,不行,就用二倍的努力!”

    我的努力远远超过了我的才气,不知道这是幸还是不幸。

    早些年就听说过“一万小时定律”。作家格拉德威尔在《异数》中指出,要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需要一万小时,按比例计算就是:如果每天工作八个小时,一周工作五天,那么成为一个领域的专家至少需要五年。这就是“一万小时定律”。

    于是,我便钻牛角尖般地验证,心里暗自算着,若把此生所有写作的时间加起来——十几岁就开始练习的时间,多年来利用周末的时间,以及如今二十七岁了还清教徒般坚持的时间——大概早过了一万个小时。可我不得不非常遗憾地认识到,这一万个小时并没让我变成个行业的顶尖人,更加坦诚地讲,置我于文字的行业中,我大概连个庸人也算不上。若想证明这一点,只需要随便点阅几个公众号就行了。打开其中任意一篇文章,就能看到一大拨年轻我十岁的女孩子,在大学宿舍的被窝里捏着手机于睡前感慨一番,那才气都是我努力这么些年仍比不过的。

    记得有一日看到一个姑娘在网上说,“一上午只写了三千字……”这更是让我觉得自己才气欠佳,我常常花一天才写两千字,然后再删去一千字。这一天写下的一千字,让我像那拉磨的老驴,从早到晚一刻不停地转着圈,最后主人能攥在手里的粮食,就是那么可怜的一小把。我总是心虚地关了年轻作者的文章页面,重新回到我的

    书桌前,这世界满是轻轻松松就胜利的人,我更不能轻易就懈怠。

    朋友和我谈起一份做了两年的工作,言语间尽是失落,“我觉得自己也不是不努力啊,领导下达的任务准时完成,每天都加班到很晚,为什么工作这么久了,工资还是区区三千多块钱,也看不到什么职业上的发展前景,这到底是为什么呀……”

    我们沉默许久,她忽然补上一句,“可能还是不够努力吧!”一句话像是找到了问题的解药,她的神色亮了起来,“从明天开始加倍努力,就不信没有升职加薪的那一天!”

    我绝对理解她的心情,在我人生中的这二十七年,我觉得自己在很多事情上都看见了“不公平”。我就是那种不怎么幸运、不怎么聪明也不怎么漂亮的姑娘,买彩票一个号码不中,喝凉水都要长胖,没有什么先天的资质和后天的才能,不单单是在写作上要花很多力气,生活中对诸多事情的努力也仿佛缺乏回报。

    在一次同学聚会上,大家各自说起对每一个同学的印象。说到我时,大家给出最多的答案就是,“学习好,聪明。”甚至当年的同桌都拍着大腿表示极力赞成,“对呀,我们那年都一样学习呀,不聪明怎么会拿高分数?”我惊讶地发不出声,“聪明”从来都不是属于我的描述语。我攥紧手中的啤酒杯,酒精带我回到了十五六岁的那些日子。

    我那时的成绩总是在班级中的前几名,所以,老师器重,同学羡慕,爸妈欣慰。可是否有人发现过——我中午从不舍得午睡,全班黑压压倒下去一片时,只有我一个人还拿着笔写写算算;我甚至不会在

    课间走出教室,硬是坐在喧闹的教室里做数学题;我熬到很晚才睡,十几岁就开始和咖啡做伴,电视从不是我生活里该有的内容,我点一盏灯,伏在书桌上,实在扛不住就睡五分钟再懊恼地重新坐起来;我五点钟起床,不等眼睛睁大就抓起枕边的英文课本背单词;我每天早晨坐公交车上学,去车站的十分钟内,都要把历史课重点写在手心里,边走边背诵……我经常看到“天才少女”“天才少男”的新闻,只能叹一口气,接着背上我那十几斤重的书包,去熬那熬不完的夜。

    这样的“聪明”,是有代价的,而要付出代价的事,我的生活中又不止这一件。

    我和一个朋友曾在一起住过两周,每天一同吃晚饭。我们吃的食物营养均衡、搭配合理,绝对称得上是健康饮食,朋友的食量大概是我的两倍,吃起来甚是凶猛,两周后居然提着自己的牛仔裤说,“咦,怎么又瘦了?”我小心翼翼地上了秤,希望一样的结果出现,可是,天知道是什么让我在短短的两周内长胖了四公斤!

    一米五八的我曾经一度胖到一百二十二斤,更可怕的是,我那时生活辛苦、四处奔波,一天只吃两顿饭,晚餐常常略过,还会以一个小时的散步当作日常运动,可体重依旧稳定上升着,于是每次只能看着身边九十几斤从不运动、从不节食、少吃一顿就瘦两斤的闺密羡慕不已,只能以发福的凤姐说过的“过劳肥”当作安慰。直到某一天我再也受不了紧绷的牛仔裤,于是下决心以跑步的方式减肥。将近一年的时间里,每天至少跑五公里,吃三分饱,出门聚餐只敢喝

    一肚子温开水,这样才瘦到了一百斤。直到现在我还总是被调侃,“你是我见过最胖的素食主义者。”我赶忙在脸上挂一份大度的微笑,心里却暗暗委屈,天哪,我吃素,食量小,每天跑五公里……

    我想起村上春树说过的自己如何开始跑步的话,“三十三岁那年秋天决定以写小说为生。为了保持健康,我开始跑步,每天凌晨四点起床,写作四小时,跑十公里。”他说了自己戒烟后需要靠跑步来减肥的烦恼,又谈论起自己的妻子,“我是那种容易发胖的体质。我妻子却无论怎么吃也胖不起来。这让我时常陷入沉思:‘人生真是不公平啊!一些人无须认真就能得到的东西,另一些人却需要付出很多才能换来。’不过转念一想,那些不费吹灰之力就能保持苗条的人,不会像我这样重视饮食和运动,也许老得更快。什么才是公平,还得从长计议。”

    这样想来,世界才变得有些可爱。也许正是因为每天要跑步才能保持身材,所以渐渐就养成了自律的好习惯;也许正是因为要牺牲很多睡眠时间去得到一个尚好的成绩,所以才意识到去实现一件事的辛苦而倍加珍惜所得到的一切;也许正是因为写作起来很吃力,所以才拼命告诉自己一定要靠毅力坚持下去。

    生活公平吗?这是一个值得长久讨论的话题。我可以一边给出“很公平呀”的答案,一边觉得它没有那样“善良”,总让一些人受着平白无故的苦。这样想来,即便这生活有时是不公平的,这不公平与公平之间的偏差,也总是可以用多一份的努力去填补的。

    这一路上,不仅自己才

    气缺乏,还有别人时不时觉得我才气缺乏,我走得辛苦,且需顶住一切压力。我至今觉得,这不肯服输的倔强脾气,帮了我太多的忙。每每有人说,“你都二十七岁了,怎么还能做个浪漫的梦想主义者?”不是!我从来都坚决地反驳,我只是活得单纯,肯相信,只要付出足够多的努力,就一定能够实现梦想,它也许会来得晚一点,但总有一天我会靠自己的双手得到,那晚一点到来又有什么关系?

    这世界有时真的令人失望,我不能做个生来就会唱歌跳舞的人,也没有天生就带着写文章的才能,更没有易瘦的体质,也没有经常带来福气的运气,但每当重新坐在写字桌前,我总是安慰自己,“你看,每天坚持写很多字,这样再写四十年,写得再差的文字也能够变得好一点了吧!”我用这样的道理慰藉着自己更多地方的“不聪明”,只肯相信,没有实现梦想的原因,只有不够努力。上天给了一部分人天生的才能,也赐予另一部分人不怕输的勇气,它让我拥有坚持、自律、充满希望的品质,让我相信,梦想这条路,只要踏踏实实地走下去,就一定有到达的那一天。

    前些天,有一个失落的小姑娘在网上问我,“我特别热爱写字,成为一个作家一直是我的梦想,可是投了那么多次稿,编辑也还是给我回复‘抱歉,不采用’!看来自己真的是没才华,这辈子也没法成为一个作家了!哎,我该怎么办呢?”

    梦想这条路上,最怕你有走不下去的预见和随时回头的准备。

    所以,我回复她:“怕什么,这人生还长久,不行,就用二倍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