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五十五召试县令

    【原文】

    唐史纪:玄宗悉召新除县令至殿庭,试理人策②,惟韦济词理第一③,擢为醴泉令④,余二百人不第,且令之官,四十五人放归学问。又敕京官五品以上、外官刺史⑤,各举县令一人,视其政善恶,为举者赏罚。

    【解】

    唐史上记:玄

    宗以县令系亲民之官,县令不好,则一方之人皆受其害,故常加意此官。是时有吏部新选的县令二百余人,玄宗都召至殿前,亲自出题考试,问他以治民之策,那县令所对的策惟有韦济词理都好,取居第一,拔为京畿醴泉县令,其余二百人,文不中

    第,考居中等,姑令赴任,以观其政绩何如。又四十五人,考居下等,放回原籍学问,以其不堪作令,恐为民害也。又敕令在京五品以上官,及外面的刺史,各举他所知的好县令一人,奏闻于上,既用之后,遂考察那县令的贤否,以为举主的赏罚,

    所举的贤,与之同赏,所举的不肖,与之同罚,所以那时县令多是称职,而百姓皆受其惠,以成开元之治。

    今之知县,即是古之县令,欲天下治安,不可不慎重此官也。

    【注释】

    ①本则出自《旧唐书·韦思谦传》。

    ②理人策:即理民策,治

    理民众的策略。唐避太宗李世民讳,改民为人。

    ③韦济:郑州人,以辞翰闻名,开元初因殿试第一,拔为京畿醴泉县令,后多次升迁,官居要职。其与大诗人杜甫、高适有交往。

    ④醴泉:今陕西省礼泉县。

    ⑤刺史:唐代州的长官,从三品或正四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