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拿前要了解的原则
有不少家长都曾说过这样的话:推拿确实对孩子的健康有好处,但孩子调皮,不会好好配合。而且,自己给孩子推拿的时候手都感觉有些酸麻,皮肤娇嫩的孩子就更加受不了了。每每遇到这种问题时,我总会依据临床经验给出解释,这很可能是因为在推拿前没有详细地了解原则,也没有借助好的介质。
小儿推拿的原则有五点,较为简单易懂。
第一,推拿手法要“轻、快、柔、稳”。无论是力度还是频率都要缓慢变化,不能忽快忽
慢、忽轻忽
重。这个原则不仅确保了推拿的效果,而且更容易让孩子接受。在推拿过程中,孩子活泼好动可能会影响操作,这时操作者就要注意力度的适中和操作的稳定性。可以说,恰当的力度是小儿推拿很重要的一点。像给大人做推拿那样用力,往往达不到预期效果。推拿时,一般可保持每分钟200~300次的频率,但是不必过分拘泥于此。
第二,遵循从上到下的原则,先头面后上肢,然后是胸腹腰背,最后是下肢。一般
上肢穴位只做左手,不分男女。从手法的轻重上来说,轻手法的优先操作,较重手法的后做,这样孩子就比较容易接受。
第三,推拿时要用一些按摩介质,这样孩子会感觉更舒服也更乐意配合。家中比较常见的介质有爽身粉、痱子粉、幼儿按摩乳等,在选择介质的时候,刺激性越小越好,退烧的推拿可用清水。
第四,小儿推拿一般适用于0~6岁的孩子,尤其是3岁以内的孩子,效果更为突出。对6~12岁的孩子也有一定的效
果,但需要配合十四经的穴位,这和孩子的脏器、经络的发育都有关系。一般来说,当孩子长成为少年以后就不太适合小儿推拿了。
第五,推拿时间单次最好掌握在10~20分钟,这样操作起来大人和孩子都不会太累。也许不少父母都会觉得既然效果好就加量做,但事实上,只有适度的推拿才是真正对孩子好。一次做不好,可以分次做,等孩子睡着了也可以操作。不过在孩子饥饿或者刚吃饱时,不宜做推拿。
第六,一般头面部
穴位推拿为30~50次,捏脊3~5遍,摩腹3~5分钟,其他穴位的推拿一般100~200次。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次数和时间也要相应增加。
第七,一般10次为一个疗程,疗程之间可以间隔数日。家庭保健可以隔日一次或一周1~2次。
另外,在安静的环境下进行推拿是最好的,这样更利于孩子快速进入状态,提高配合度。给孩子推拿时,操作者手要温暖,手上不要戴任何饰物,指甲要剪短、修光滑,以免损伤宝宝皮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