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服拖延思想,今日之事今日毕

    美国《新政治家》杂志是这样描述默克尔的:“她的本能,以及对男人的不信任,还有对阴谋的嗅觉,在她35岁时民主德国解体之际就已经完全形成了。甚至可以说,她的事业也似乎是遵循着一个十分个人化的五年计划来发展的。”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这首诗几乎是孩提时候每个人口中都能念得出的。老师和家长总是用这首诗来教育我们,做事情要懂得今日事今日毕,不要总把希望寄托在明天,明天有明天的事要做,一直拖延,只会最终什么事都做不好,蹉跎了岁月,浪费了光阴。

    道理浅显易懂,但真正要贯彻到生活的点点滴滴中,却是不容易的。懒惰是人性最可怕也最难以控制的一部分,很多时候,明明可以当下完成的事情,却因为懒惰一拖再拖,最终让事情也变得越来越麻烦。

    在生活中,你一定也有过这样的体验:原本计划要背30个单词,但却因为临时的聚会而决定推到第二天补上,然而第二又因为各种原因继续拖延,最终,30个单词或许整整一个学期了也都没有记住;明明说过今天的工作要今天

    完成,但因为太过疲累,于是产生想偷懒的念头,决定留下明天再解决,结果导致第二天忙得焦头烂额;吃完饭告诉自己要立即洗碗,但因为感到些许疲惫而决定休息一下,之后又被别的事情占去了时间,结果到下一顿饭的时候,上一顿饭的碗却还没有洗……

    这样的事情屡见不鲜,就发生在我们每天的日常生活中。别小看这些小小的细节,拖延思想正是这样一步步渗透到我们的生活中的。试想,如果没有拖延,你能按照计划每天背30个单词,那么整整一个学期下来,你脑海中将会记住多少个单词?如果没有因为拖延,你能每天按时做完工作,又何必让忙碌占据一天的时间?如果你没有因为拖延,立即处理好家务,或许将会有更多时间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拖延是非常可怕的,它会在无形中拖垮你的梦想和激情,会在无形中使你虚度光阴,蹉跎岁月。

    默克尔的人生中从来没有“拖延”一说,在她决定要做什么之后,她便会义无反顾、勇往直前地去做,也正是这种果敢坚决的勇气,一步步将她推上了成功的“神坛”。

    有人说,默克尔涉足政治是

    时代开的一个充满偶然性的玩笑。但对默克尔来说,从步入政坛的那一刻起,这就是她的事业与梦想,她从来不曾将这件事当作一个玩笑或一种偶然。在加入基民盟之后,默克尔曾这样说过:“我只想推动重建……对我而言,有三件事情在德国统一之后已经变得逐渐清晰起来——我想进入议会;我希望见证德国的团结;我支持自由市场经济的发展。”

    纵观默克尔的政治生涯,这三件事情她确实马不停蹄地做到了。1990年12月,默克尔成功当选为联邦议员,进入了议会;仅仅用了一年的时间,1991年12月,默克尔就成功当选为联邦基民盟的副主席;到1993年6月的时候,默克尔又当选了基民盟主席,拥有了真正的地方实权;1998年,科尔下台,默克尔也失去了原本的职位,但同时,在新的政治势力中,她又为自己赢得了新的职位——基民盟***;1999年底的时候,随着“献金丑闻”的揭露,受到牵连的主席朔伊伯勒下台,而默克尔也正式成为基民盟的一把手,登上了主席之位;2005年,默克尔正式代表基民盟/基社盟,

    成功赢得大选,成了德国历史上第一位女性联邦总理。之后,默克尔成功实现三次连任,而在她的领导之下,德国人们也的的确确团结在了一起,并实现了自1992年以来的最高速经济增长……

    难怪美国《新政治家》杂志会这样探究默克尔:“她的本能,以及对男人的不信任,还有对阴谋的嗅觉,在她35岁时民主德国解体之际就已经完全形成了。甚至可以说,她的事业也似乎是遵循着一个十分个人化的五年计划来发展的。”

    确实如此,默克尔所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有清晰的目标和规划,她所走的每一条路,实际上都是为了向最终的目标靠近。默克尔是个不折不扣的工作狂,她绝不会容许自己将本该完成的事情拖延半刻,而她的这种敬业精神也一直为人所称道。

    成功不应该是即兴的,它应当是一个完整的计划,一个步步为营的策略。人生的时间是有限的,在这有限的时间里,一分一秒都不应该浪费。而要保证时间得到最合理化的利用,我们就应该对自己的人生有着完整的规划,并按照规划一步一步去实现。

    今日事今日毕,说起来容易,但在现实

    生活中,真正能做到这一点,并将其贯彻到生活方方面面的人却是少之又少。人们总是在惰性的作用下不自觉地将本该完成的事情往后拖延,然而拖延下去的事情又将为之后的工作增加沉重的负担,于是无法完成的工作又继续进行拖延……这样的恶性循环,使得人总是处于莫名的忙碌与烦躁之中,不知不觉便在奔向梦想的道路上停下了脚步。

    拖延最可怕的,不是造成身体的疲惫,而是导致心灵的疲惫。短暂的拖延看上去似乎并不影响大局,但无数个短暂的拖延聚集在一起,却会成为巨大的压力和阻碍,让人离成功越来越远。

    着名的瑞士教育学家裴斯泰洛齐曾说过:“今天应该做的事情没有做,那么明天即便再早去做也是耽误了。”时间是宝贵的,哪怕你拖延了一分钟,也是对生命的一种浪费。失败的人总是习惯等待,习惯在自以为适当的时间去做事情,殊不知,时间不会因为你的等待而多给你一些陪伴,时间也不会因为你的挽留而停下前进的脚步。拒绝拖延,将每一分每一秒都牢牢抓在手里,为生命做出计划,一步步去完成它,这就是成功者的秘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