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情因老更慈3

    紫月跟着大姑进了奶奶的房间。

    房门关上后紫月就直截了当的问大姑,你要和我说什么?

    看到紫月对自己冷淡的态度赵秀萍心里头很是不爽,不过面上还是笑语盈盈;“小月啊,你岁数也不小了该考虑考虑自己的个人问题了,我和你奶奶最大的心原就是看到你找到好人家,有个一儿半女的。”

    紫月淡淡道;“大姑,您的心情我能理解,但我还不着急结婚,再说了婚姻得看天意,我还没有遇到自己那个必须要嫁的男人我是不可能结婚的。您和我大姑父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典型的包办婚姻,但现在是要自由恋爱,别说您是我姑了就算我爸妈他们也无权干涉我的婚恋自由。”

    从大姑开口紫月就知道她接下来要说什么了,故此刚刚这番话她才说的如此不客气。

    面对紫月的林亚临床赵秀萍不自已的皱眉;“小月,我这都是为了你好啊,刚刚我也和你奶奶说了,丽丽的堂哥高亮你也认得,那可是个好小伙子啊,人家在县城有楼,还有一辆小轿车,在唐家酒厂还当官儿,这么好的条件娶什么姑娘没有啊,可人家就是稀罕你,最要紧的是知道咱们家没有男丁,愿意日后生两个孩子其中一个跟母姓,这样你爸爸的血脉不就能继续延续了嘛。高亮还愿意出十万块钱彩礼给你奶奶当养老钱呢。小月,这么好的条件你可别错过了,我承认高亮学历没有你高,模样也长的有点拿不出手去,可学历和模样又不能蛋饭吃,对你好稀罕你才是最要紧的。”

    紫月耐着性子听赵秀萍把话说完,稍微吐了口气后她才道;“大姑,您的好意我心领了,但我是不可能按照您给指的路去走的。我就算这辈子烂在家

    里我也不可能嫁给高亮的,除非他身高再长十厘米,脸上的麻子少个十几二十颗,一夜之间能拿出一本大学的毕业证来。”

    赵秀萍“……”

    虽然胸中愤怒的火焰在升腾,但是赵秀萍还是努力的压制住;“小月,你自己什么条件你心里头没数吗?你这死丫头怎么就不知好歹呢,你觉得高亮配不上你,我觉得你还配不上高亮呢,人啊得有自知之明才可以。”

    紫月微微轻笑了一声,然后不紧不慢的开口;“我一直很有自知之明啊,我是一本大学毕业的,我青春妙龄,虽然我的长的不倾国倾城,但也不难看,男人带出去还是会很有面子的,最要紧的是我没有需要我牺牲自己利益去扶持的兄弟还有父母,我没有欠债,而且还有存款。我手里的赵家兰陵酒秘方至少能给我在县城换一套房子,如果我拿去跟大酒厂合作的话换一支月月有分红的干股还是轻而易举的。我虽然在农村,但我只要愿意随时可以回到大城市靠着我的学历找一份捧着铁饭碗的体面工作。大姑,您觉得我这么好的条件真的会愁嫁吗?会找不到条件好的男人吗?您别忘了在咱们大中国有三千万的光棍儿急待解决呢,这三千万里可不乏条件比高亮优越不知多少倍的好男儿啊。”

    把该说的说完后紫月不等赵秀萍反应然后就夺门而去。

    出了奶奶的房间后紫月就去后院准备忙自己的。

    赵秀萍和高丽怀着无比郁闷的心情离开了酒坊,等回到自己家后赵秀萍就直接拨通了高亮的电话。

    于高亮简单的寒暄后赵秀萍就直奔主题;“亮子,你妈妈有没有跟你说要你帮着给丽丽在县城找个合适的活儿啊?”

    高亮;“说了,不过我妈

    拜托您的事情您也别忘记了啊。”

    高亮这是在等价交换,我可以帮丽丽找工作,那你得帮我促成和紫月的姻缘。

    赵秀萍微微沉吟了片刻后才温声软语的对电话那头的高亮道;“亮子啊,这天涯何处无芳草啊,你这么好的条件干嘛非得稀罕紫月啊,这个丫头不识好歹,我看你就趁早死了心,改天婶子帮你介绍一个比紫月漂亮,比紫月个儿高性格更好的姑娘。丽丽的工作你可得抓紧啊,她整天在家里瞎晃悠也不是个事儿啊。”

    因为有求于人,所以赵秀萍对电话那头的高亮那叫一个低姿态。

    高亮沉默了大约有一两分钟的样子才开口;“二婶子,我就喜欢紫月,不过这件事急不来,我会慢慢追紫月的,您只要帮我看着她就好,如果她跟什么男人接触的频繁您可得告诉我,至于丽丽的工作我会尽快解决的,你们就等我的好消息吧。”

    赵秀萍忙恩了一声还想说什么那边的高亮已经把电话给挂掉了。

    吃过中午饭后林嘉佑便要去镇上拿快递,就是那批从省城寄来的图书。

    午饭林嘉佑是在学校食堂吃的,兰陵小学的食堂每天中午都会开饭,主食是馒头,另外就是两个菜,一荤一素,随意挑选,在这里做饭的是村里一个四十多岁的寡妇。

    林嘉佑刚走出办公室就碰到了从另一侧办公室出来的白苏,白苏手里拿着一个箱子。

    “林老师,你不是要去镇上取快递嘛,把这个帮我寄了吧。”说着白苏就把手里的箱子递给了林嘉佑。

    林嘉佑忙把箱子接过,看到上面没有写地址他就忙让白苏把地址发过来。

    白苏跟林嘉佑道了声谢,然后就回办公室给他发地址。

    林嘉佑骑着电动车到了镇上直

    奔收发快递的地方,他先把白苏的快递给寄了,然后又寻自己的快递。

    取了快递后林嘉佑没有马上回村,而是在镇上转了转,买了一点东西。

    镇上虽然不及县城繁华,但是超市,银行,饭店,宾馆,大小酒厂和工厂也都一应俱全。

    林嘉佑回到学校的时候马上就上课了,他忙陈爱国老师帮自己一起把图书搬到了图书馆,白苏和刘校长也来凑热闹,至于刘桂兰则完全没有参与,看到白苏和陈爱国围着林嘉佑转她那叫一个气恼。

    刘校长看过这些捐赠的图书后微微点头;“有了这些课外书,孩子们的课余生活就丰富多了,没想到这些术都这么新,小林老师,这些书真的是你同事朋友捐的旧书吗?”

    林嘉佑;“大部分都是他们捐的旧图书,我自己买了一些三年级学生们需要的学习资料和辅导书,等他们用完了以后下一届的学生还可以用。”

    刘校长笑着拍了拍林嘉佑的肩膀,一脸感激道;“小林老师,我替这些孩子们谢谢你,你代我谢谢为咱们学校捐书的那些同志们,欢迎他们有空来兰陵玩儿。”

    原先空荡荡的阅览室有了这一百多册的图书后才名副其实了。

    把图书分门别类的都安置好了以后林嘉佑指了指面前的一摞书对白苏道;“这些都是我给三年级买的学习资料,语数英三门课程都有,应该把它们安置在教室里,具体怎么安置白老师和学生们商议吧。”

    因为白苏是三年级的班主任,所以林嘉佑不愿意越界,关于三年级的任何盘算林嘉佑都是先和白苏商议,得到了她的认可以后再去实行。

    譬如这次捐赠图书他也是先和白苏商议好的。

    白苏的手轻轻抚摸了一下面前的学

    习资料,然后柔声对林嘉佑道;“教室后面有一块空地,一会儿我去搬一张空桌子到教室,然后把这些图书放在上面,就当三年级的图书角,然后由班干部负责这些图书取用,林老师觉得怎么样?”

    林嘉佑微微颔首;“这个主意不错你告诉我哪儿有空着的课桌,一会儿我去搬一张到教室。”

    他一个大老爷们怎么能让白苏这个弱女子去干这些搬搬扛扛的体力活呢,林嘉佑的这份绅士风度让白苏非常受用。

    课间林嘉佑就把一张课桌从杂物间搬到了三年级教室,然后在靠后门那块空地上安置好,接着他就让几个班干部跟自己一起去阅览室取书。

    孩子们一听有课外书和学习辅导书了都欢喜的不得了,那些跟着林嘉佑去阅览室取书的班干部们都跟小兔子一样蹦蹦跳跳的。

    书搬到教室后就安置在了后头刚搬来的那张课桌上,而且这里有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做图书角。

    这些辅导资料学生们可以轮流来借阅,具体的由班长林小惠和副班长王浩洋来负责。

    周一下午最后一节课是体育课,林嘉佑会呆着三个年级的孩子们一起上课,虽然学校的体育设施非常简陋,但他还是会把体育课上的很热闹。

    这一堂体育课林嘉佑则带着孩子们到了阅览室来,当孩子们看到眼前一排排的课外书后都高兴的欢呼起来。

    看到孩子们因为这些图书而如此欢喜,他们对知识的那种深深渴望林嘉佑的心中无比激动,而且找到了那种让他满足的成就感。

    只要能让这些渴望求知的孩子们得到知识雨露的滋润,自己一切的奔波都是值得的,这种价值的体现林嘉佑很清楚自己在大学的三尺讲台上是不曾真正体味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