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再见萧家军的人
赵长宁可不认为这些人是背后有人指使,她沉沉的看着被迫跪在自己面前的几个壮汉,开口说道:“湖州百姓大多数算的上是汉子,像是你们鬼鬼祟祟,偷偷摸摸的,真是给湖州丢人。”
“你胡说八道!”
“我们没有错,就是你们皇家做了伤天害理的事情,所以老天爷才会把灾祸降到湖州的!”
“……”
赵长宁轻蔑的话引起了这几个壮汉的不满,当即一个接着一个叫了起来。
可是他们说的这些话却让赵长宁等人颇为无语。一旦人失去了希望,总会把罪责归咎到别人的身上,不过如此。
但赵长安却不懂这些,不由说道:“你们胡说,我们才没有做伤天害理的事情。老天爷是不会把灾祸降到湖州的。”
“那湖州旱灾怎么解释!”
赵长安张了张嘴,哑口无言。
他确实不知道怎么解释,难道真的是老天爷在惩罚大赵吗?他下意识看了眼赵长宁。
“谁也不愿意湖州旱灾之事发生,如今你们不思如何度过此次的劫难,反而怪力乱神。”
赵长宁皱起眉头,她没想过这些人来找她麻烦,竟然是因为这些。
自古怪
力乱神之事层出不穷,赵长宁只当他们是一群愚昧无知之徒。但近日来一直流连湖州各处,观察民情的陶谦此刻却沉吟起来。他看向这些壮汉,说道:“这些事情,是谁告诉你们的?”
“……”
赵长宁眼睛微眯,似乎察觉了什么,看向这些壮汉。
那些壮汉也是一愣,叫道:“这还需要别人说吗?自古天灾人祸皆有因果,湖州往年也有过干旱不下雨的时候,可淮河的水从来都没有干过!这不是皇家做了错事,还能是什么!”
“放肆!”陶谦脸色微沉。
赵长宁却看着那壮汉,问道:“你且说说,皇家是做了什么错事。”
这种伎俩,以为她看不出来吗?还真是着急,趁着旱灾就出来蛊惑百姓,放出这些流言,想造反吗!
本以为这件事情必然和八王爷有脱不了的干系,可没想到,这些人说的却并非是八王爷。
只听其中一人说道:“皇家做的错事多了去了!十年前,皇家害了萧家满门,萧家军数十万战士,活活战死在边关!我们湖州的人都急着呢!”
“我们湖州没有一个孬种!我们可以死在边关,但不能死的那
么憋屈!这十年来,老天爷一直都怪罪着呢!我们湖州本该是萧家军的最坚强后盾,可却没能及时支援。我们……”
“……”
赵长宁皱起眉头,竟是和十年前萧家军解散,萧家满门处死有关?是他吗?这一切的幕后主使之人会是他吗?
一旁,桂莺又急又怒,瞪着他们,叫道:“你们难道是萧家军的人?”
不等他们回答,她又叫道:“不,不可能。你们不可能是萧家军的人。你们说这些到底意欲何为,为什么要说这件事情和萧家军有关!”
“公主!”桂莺看向赵长宁,急切的就好像是想解释什么似的。
赵长宁没理会她,而是沉声说道:“将这几个人带回去,好好审问,把他们背后的人都揪出来。”
“公主……”桂莺诧异的看着赵长宁,很不认同。
但她显然心意已决,见桂莺气恼的直跺脚,她想了想,说道:“你且去我们此前看过的那个水井再去看看,那处水源到底是怎么回事,是真的没水了,还是出的水少了。”
现在每一处水源对湖州百姓来说都十分重要,每少一处,湖州的百姓们就得多遭一份苦难。
赵长宁的语气十分坚决,桂莺便是有万千个不愿意,此刻也只能认命的先一步离开。她的神色十分担忧,她不相信这一切会和萧家军有关系。萧家军是绝对不会伤害赵长宁的!
陶谦看了眼远去的桂莺,眼中闪过一抹若有所思。此前和这位小婢女相处的时候他就发现了,她言语之间对萧家军处处维护,显然不可能只是幼年时的一点耳濡目染而已。
“走吧,先把人押回去。”
赵长宁一行人回了驿站,刚好碰到火急火燎的王仲修。见到赵长宁等人安然无恙,他狠狠的松了口气,目光落在他们身后绑着的几个壮汉后又是倒吸一口凉气。
这些个王公贵族大少爷大姑奶奶们,怎么就半点都不让人省心呢?
他三步并作两步的冲了过来,胆战心惊的问道:“这是发生什么事情了?”
“不过是几个不长眼的家伙想要刺杀皇室罢了。”
“!”
王仲修只觉得脑袋一片空白,两股战战的瞪着身后那些尤自强硬的壮汉们,恨不得把他们全部都大卸八块。他还以为是这几个家伙不长眼的闹事被赵长宁等人抓了个正着,这可倒好!他
们好大的胆子!
王仲修当即叫道:“杀了他们,杀……等等,秦统领,他们背后难道是有人指使?”
多年为官生涯,他立即察觉到了不对。
见赵长宁等人进了驿站,秦放沉声说道:“进去再说。”
“对对对!”
刺杀皇室可不是小事,必须仔仔细细的调查清楚!
王仲修急忙点头,将脑海中的事情都抛之脑后。
与此同时,回到房间的卓琬看向面色平淡的赵长宁,问道:“公主,桂莺到底是什么身份?”
“你只需要知道她现在是我的人就可以了。”
这个答案显然无法让卓琬放心,她皱着眉头,忧心忡忡的说道:“桂莺几次三番的维护萧家军,只怕是和萧家军有牵扯不清的联系,公主,萧家军发生的事情是在十年前,是皇上亲自盖棺定论的。况且,萧家军如今被贴上了叛贼的标签,这若是让人察觉不妥,只怕是……”
当日太子被绑之时,她就清楚的看到了曹国舅对萧家军等人的杀心,桂莺的身份若是出现了问题,只怕会对赵长宁不利。
赵长宁这才看向卓琬,好笑的说道:“怎么?有事不必藏着掖着,直说便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