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外出巡察

    “去吧!”

    突然,赵长宁淡声开口,赵长安眨了眨眼睛,差点以为她没有说话了。

    他小心翼翼的看着赵长宁,确认道:“大姐姐,你是同意我出去吗?”

    “恩,你想去不是吗?”赵长宁微笑着摸了摸他的头发。

    “恩!”

    听到这话,赵长安咧开嘴角,重重的点了点头。

    “想去就去,用不着拘着自己。”

    当然,一切都必须是在保护好自己安全的前提下。所以,当赵长安准备出发的时候,他发现赵长宁也来了。和往常不一样,她穿着一袭月白色的长衫,不苟言笑,身姿挺立,乍然看过去,分明就是一个翩翩少年郎!

    赵长安眼中闪过一抹精光,而后小嘴一张,叫道:“大哥!”

    就连陶谦看了,眼中也不由闪过诧异。他上下打量了一番赵长宁,戏谑道:“赵公子丰神俊秀,这走出门怕是要迷倒万千待嫁闺中的女子了。”

    赵长宁的心情似乎不错,听到他这戏谑的话,回道:“我不过空有其表,哪能比得上陶学士风采万千。”

    一旁,卓琬捂嘴偷笑,恭敬的说道:“公子,马车已经安排好了。”

    “我们这次不坐马车。”赵长宁摇了摇头,既然是要巡察

    湖州百姓们的处境,坐在马车上能看到什么?

    卓琬点头应答,而后跟在赵长宁的身后,一行人缓缓走出了驿站。

    毛家灭门惨案发生也不过一天的时间,此刻周围虽然没有此前的盛况,但也有不少人来回走动。

    “听说找到水源了。”

    “毛家不是好东西,死了活该。要不是毛家的人死了,我们也找不出那么多的水源。”

    “可不是吗?咱们这一通闹腾,总不至于渴死。听说现在官府把控的那些水源是古家和彭家拿出来的。”

    “还有苗家寨!没想到那群家伙竟然也会把水源拿出来。只可惜,毛家的水源到现在都还没有找到,毛家该不会真的没有水源吧?”

    “……”

    周围不少人在互相交谈,也丝毫不避着别人。赵长宁等人经过的时候,这些话也都听在了耳中。

    当日毛家发生大乱,他们也是措手不及。事后赵长宁让人去了一趟毛家查看,自然也少不得寻找关于毛家水源的消息。然而就如同这些百姓所说,并没有任何关于水源的线索。

    可毛家若是没有水源,又怎么可能能够在湖州这片地方安生度日?

    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在事情发生之前,有人将关于

    毛家的所有和水源有关的事情都给处理掉了。群起激愤之时,什么事情都有可能发生。

    身旁,陶谦说道:“毛家惨案,死去的人很难分辨,如今可以辨认并且记录在册的几乎都是毛家的奴仆下人,那些穿着华贵,在毛家中有地位的人,都很凄惨。”

    “恩。”赵长宁点了点头,看不出喜怒。

    就在这时,不远处传来喧闹的声音,桂莺当先凑了过去,没一会儿的功夫就回来禀告道:“公子,有人闹事。”

    “前面不远处有水井,水……好像快没了。”

    桂莺神色很是沉重。这会儿没水意味着什么,大家心里都很清楚。

    她说道:“这处水源此前是在彭家的手里把控着,自放开水源之后,取水从未停止过,这里的人那么多,供不应求。水井里的水迟迟不冒出来,后面的人等着急了,生怕迟了就没了水,所以就争吵抢夺起来。”

    不用桂莺说完,赵长宁等人已经看到前方不少人已经打起来了。

    守卫水源的几名士兵举着长枪大声叫道:“停下,你们都给我住手!再乱来,别怪我们不客气!”

    “都闹腾什么?不想要水了?上头感念湖州百姓苦难,特意将水源供出来

    给大家用,你们若是闹事,一点水都别想要!”

    “都给我收着点,一点规矩都没有,我们可是得了命令的,再闹事,定斩不饶!”

    “……”

    然而这些话并没有制止这些为了水愿意拼出性命的湖州百姓,眼看众人围打一团,士兵们上前阻拦也依旧无果,反而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这场混乱当中,赵长宁还是皱起了眉头。

    是这里的官府太过无用,还是湖州的百姓太过彪悍?他们来此这段时间,就没见过有半点安生的时候!

    赵长安见状急了,叫道:“别打了!你们都别打了!”

    “本王命令你们都别打了!给我住手!”见他们没有回应,赵长安气急,瞬间提高了声音。

    下一刻,周围竟陷入一片安静,众人的目光都落在了找长安的身上。

    他们都知道,此时赈灾的巡察使安王是个八岁幼儿。面前这孩子难不成就是……

    “你是安王?”人群中,有人试探询问。

    “正是!尔等都是湖州百姓,如今水源就在这里,你们却大打出手,是什么道理!你们若是有这个精力,倒不如做些力所能及之事,为湖州的百姓们做一份努力和贡献!”

    赵长安认真的点了点头,他

    这段时间可跟在陶谦等人的身边学了不少东西,此刻看到这些百姓,挺直了胸膛的他带着一抹不可忽视的威严。

    赵长宁在旁看着,眼中闪过一抹赞赏。

    这时,这群百姓中有人说道:“安王有所不知,这些人打水的速度越来越慢,给的水也越来越少。我们排在后面的眼看着就要拿不到水了,能不着急吗?”

    “可不是吗?今儿一大早,家人听说这里有水源布施,说什么都要来,可是我父母年迈,我这水要是带不回去,他们可要活活渴死的!”

    “……”

    虽然大家都没有争抢,但是一个个的诉说着心中的委屈和难处。赵长安听着心里面也颇不是滋味。他虽然是皇亲贵胄,但也不是从小锦衣玉食过来的,他也有饿得很,渴得很的时候。

    他看向一旁的士兵,怒而问道:“怎么回事!他们说的可是真的?”

    “安王,冤枉啊!”

    一旁的士兵下跪喊冤,安王身后随行之人,一看都是穿着华贵的,可想而知都是驿站里住着的贵人,他们哪里还敢又半分小瞧之心?

    只见其中一名士兵开口说道:“并非是我等不愿意给他们水,而是这水源从刚才开始就有干涸的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