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六章
到了烧瓷作坊,老周他们正好吃完饭不久,还在剔牙侃大山,一见李妍年和赵旭来了,连忙上前来迎。
老周搓着手,飞快地检查了一下自己身上衣服是否干净,确定上头没有沾了泥浆才乐呵呵地走到前头来,冲着李妍年说道:“是红豆姑娘来了啊,我们正打算找你呢,上回开窑,出了两件还能看看的瓶子,这就跟我到里头瞅一眼?”
原本作坊就跟饭铺都在清水镇上,只不过一个在东,一个在西,但要说通个消息,也不过是走上两炷香的脚程,并不算远。要是作坊里烧出什么好东西,老周他们自己上饭铺去说一声就行,所以李妍年这趟来并不是为着督促他们烧瓷来的,只不过是想着入冬了,不晓得老周他们住处够不够暖和,过来看一眼也好安心,没想到这次来倒遇上意外之喜了。
不过事情还是得一件一件来,李妍年便摆手笑道:“瓶子就在那儿没长脚,跑不掉,一会儿再看也无妨。周叔,你过来我有话跟你说。”
众人顿时都把目光聚集到老周身上,老周心里也纳闷,这李家小姑娘不着急看瓶子,为的又是哪般,难不成这作坊又有什么不妥的?
他心里一个咯噔,神情也显得惴惴不安起来。
李妍年一看他这脸色就晓得他这是误会了,连忙说明了自己的来意:“周叔,你们在作坊里住得还好吧?要是有什么缺的短的,及早跟我说。另外后头马上就是冬至了,我想着好歹也是咱们作坊第一年过冬至,办热闹些才好。瓜果酒肉,该置办的也置办一些……”
老周吊着的一颗心顿时松下,又是安心又是感动地说道:“红豆,这平日里东家给的工钱就已经足够了,前头两个月大伙都没烧出什么好东西来,这还要再吃再拿的
,我们自己心里都要过意不去了。你回去跟东家说,我们这里一切都好,别的就不需要了,大伙儿以后会好好烧瓷的。”
李妍年有些哭笑不得,心底也有感于老周这些工匠手艺人的忠厚老实,似乎觉着没烧出让东家和自己都觉着满意的瓷器,每个月的月钱拿着都心虚。她当初愿意把钱投在烧瓷作坊里,早就做好了一两年不赚钱反而往里贴钱的准备,毕竟培养一批能烧出精品瓷的工匠,便不是短时间内就能完成的目标。
她想了想,老周他们的想法一时半会儿也是纠正不过来的,索性等会儿再问问荷花,缺棉被什么的下次直接让黑豆送过来就是。
于是就跟老周说道:“缺的东西周叔你要是一时想不着,过后让荷花姐跟我哥说也是一样的。那咱们现在去看看你说的那两个瓶子吧,放哪儿了,怎么烧出来的?”
一说到自己拿手的话题,老周的话匣子就关不住了。从那他和老田两个是怎么捏泥胚,又是什么时候开的窑,烧了多少柴,说到那两个瓶子如何如何漂亮,釉色既清又亮,语气中满满都是自豪感。
李妍年听着觉着好笑,一路跟着老周走到放瓷器的陈列室里,一眼就看见了架子上摆着的两只天青色的花瓶,果真跟老周说的一般,釉色清亮温润,看着的确是有几分上品瓷的样子。
“这两个瓶子倒是烧得不错。”
李妍年正欲伸手去够边上的花瓶,身后就传来赵旭的声音,回头一看,果真是等了她半天没见人回转,便往陈列室来堵人的赵旭。
听他也这般说,李妍年一挑眉,问道:“哦?好在哪里?”
赵旭脸上似笑非笑,闪过她一眼,说道:“烂船三千钉,王……家里再没落,我好歹也是从小见过些好东西的。你
看着瓶子的颈,拉胚的师傅一定得有十年以上的功力,线条显得格外古朴质然,再看这釉色,均匀,透、亮、清!就是可惜这对瓶子上描的画没能凑成章,要是烧成对瓶就更好了。”
老周听完赵旭一席话恨不得要引为知己,其实当初他们也想过烧制一组春花秋月夏雨冬雪的四季瓶,但是怕组瓶不好烧,烧坏一个,剩下的也就残缺了不好卖价,因此最终下笔描图的时候,还是选了更保险的单种描花图。
李妍年揉着下巴漫不经心地说了一句:“描花你不是很擅长吗?要不你来给周叔描几个瓶子,反正在家闲着也是闲着。还有啊,周叔,其实我觉着单这个天青色的釉色就已经很好看了,没图案也成的,要描图案的瓶子还是烧成白色底,或是玉色底的好。”
老周点点头:“成,那下回我们试试看。”
老周回头又看一眼赵旭,虽然刚刚李妍年有开口说让人到作坊里帮着描瓶子,但弄不清楚赵旭的底细,再者刚刚听两人说话的意思,赵旭应该也不是普通人家的孩子,贸贸然地也不好强求人来,便忍着没说。
“红豆姑娘,这两个瓶子是先放这儿,还是这次就顺手带回去?”老周见两人起意要走,连忙问道。
李妍年心想这两个瓶子也不知道能卖出什么价格来,不如先放系统上试试水也好,便说道:“那就还是先带回去好了,免得放在这里碰了倒了,万一摔坏了更是闹心。”
老周也是这般想,而且能有两个瓶子先交到东家手里,也显得他们这段时日没有偷懒白吃饭不是。当下仔细地拿盒子将两个花瓶给包好了,小心翼翼地托到李妍年手里。
了结了花瓶的事儿,李妍年问起荷花来。可真是不巧,荷花今天跟着齐老三回老家
奔丧去了。
李妍年听着纳闷:“齐大哥不是说家里已经没人了吗?这是奔谁的丧?”
老周叹口气:“听说是个远房的长辈,表的,今年冬天特别冷,老人家头天晚上吃了锅冷糊糊,第二天走山路也只是绊着了一下,回来就不行了,没多时,到晚上人就去了。知道齐老三在码头上干活,人老家的小辈特意让人从水路带了口信,也算是送老人最后一程,老三跟咱们交代过几句,前天就动身去了。你荷花姐担心他路上一个人冷着饿着,便索性跟着一块儿去了。我们都劝呢,这大冬天的,老三又不是个孩子,而且到底是个男人家,饿一顿什么的又有什么打紧的,可荷花脾气倔啊,看着和和气气斯斯文文的,打定了的主意就是谁劝都不听。哎,刚刚你来的时候我都不知道怎么跟你开口说这事儿……”
李妍年明白老周顾虑什么,怕这路上荷花出点什么事情他们没办法给自己交代。可腿长在荷花自己身上,劝不住又能怎样?她反过来安慰老周:“没事的,有齐大哥在呢。再说现在太平天下,也没什么好担心的。”
老周有些犹豫地看她一眼:“红豆,听码头上的说,北边就快要打战了……”
李妍年和赵旭迅速交换了一个“终于来了”的眼神。
“周叔,你听谁说的,这话可信吗?”
“老三说的呗,说是上头的要出兵打鞑子,之前顾家的粮船就是运的军粮。所以我们才不敢让荷花跟着老三出门啊,谁知道这战打起来外头会是个什么样……”
李妍年眉头轻皱,希望荷花和齐老三都能没事,平安归来才好。这战虽然是在北边打起,但是一旦外头动乱起来,里头也没法子安稳,加上现在粮价飞涨,各地又都是闹旱灾的,难保冒出
些抢劫掳掠的贼匪来。
“这事儿还不一定成真,要是朝廷真的准备打战了,各地的调兵令也该早下来了,这不咱们村里一直都没有动静吗,应该还没开始,齐老三在码头上干活,知道顾家运军粮,先做的猜测罢了。”
赵旭的话让老周和李妍年两人稍稍安了心。被要打战的消息扰了心神,李妍年也没心思再在作坊待下去了,匆匆交代了老周几句,让他冬至的时候给众人另外再发一笔过节费,便拉着赵旭往家走。
赵旭见她还是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试图转移话题道:“我觉着你说的对,今天收的这两个瓶子本就该空着不描花,描了花反而显得不够大方了。”
李妍年随意应了一声,见着回村的路上没人,便将那两个瓶子收进仓库里,顺手上了架。她的卖家等级在上个月就已经升级到了五星,每个月交易笔数上涨到了六十四单,到现在还有一半的限额没用呢。
原本只是顺手上架两个花瓶,李妍年也没指望老周他们第一次烧出的上品瓷能卖出多少钱,没想到眨眼间,她上架的两个瓶子就被人拍了去,账户余额一下子涨了三千来块。
她连忙调出刚刚的交易记录查看,只见商品描述上一个是“仿宋瓷天青色釉下彩穿蝶戏花花瓶”,卖出了一千六百多的价格,一个是“仿宋瓷天青色釉下彩鱼戏莲花瓶”,稍微差一些,但也卖出了一千四百多的价格。
李妍年没想到老周他们实验性的第一对瓶子就能卖出千元以上的价格,不过再看看系统上对花瓶定性的文字——仿宋瓷,真有些哭笑不得。她卖的哪里是什么仿宋瓷,就是真真正正的宋瓷啊!不过能卖出这个价格,也算是高价了。对于烧瓷作坊接下来的发展,李妍年顿时有了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