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肢体语言:说“不”的无声武器
FBI心理学指出,人们的身体常在自觉或不自觉中传递着许多信息,而这就是肢体语言。肢体语言是说“不”的无声武器。如人们在不经意间流露的眼神、动作以及肢体的暗示等,都可能表明他们在拒绝。
--
肢体语言也可以说“不”
在很多时候,我们不能只听对方说的话,还要观察对方的肢体语言,看清楚对方的“潜意识”和“真意思”。
你有没有过遇到这样的情况:当看到年迈的老人忐忑地过马路,你想过去搀扶一把,老人的身体一边偏离你,一边摆着手说“谢谢,不必了”;当看到抱着重物的人过天桥时,你想过去帮忙,对方却瞥了你一眼,继续前行了……看,“身体偏离”“摆手”“瞥你一眼”都是很明显的拒绝的肢体语言。在生活中,这样用肢体语言的拒绝还有很多。
周末,李然和李同去见了同学马刚。大学毕业后,马刚开始从商,且生意做得风生水起。李然这次的目的很明确,就是想向马刚借些钱,毕竟都是多年的好友了。
见面之后,三个人就聊起了大学时的事情,很是高兴。几个人聊着聊着,天色就不早了。本来想开口借钱,但李然见大家都这么高兴,就想还是再等等吧。聊到兴致之处,马刚说起了和李然不打不相识,成为好朋友的事情。这么一听,李然心里很是高兴:这小子,竟然还记得那么清楚。原本对借钱之事有所顾虑的她,就不再犹豫了。慢慢地,李然就把话题转向了自己开店,但资金不
够的事情上。
一听她说要开店,马刚表示出了极大的兴趣,还感慨道:“没想到,曾经的弱女子也要当老板了。”可当李然提出向马刚借钱的时候,马刚一下子变得不自然了,他一边说:“老同学之间帮忙是应该的,应该的……”一边苦笑地端起酒杯抿了一口,还时不时地伸手去调整自己的袖扣。李然一听马刚答应借钱了,只顾着高兴,也没有关注对方的肢体语言。就这样,一个小型的同学聚会散了,双方嘴里说着再约时间见面。
可没想到,等马刚的车开走后,一旁的李同对她说:“你不要高兴得太早了,我觉得马刚是在敷衍我们,他根本就没打算借钱给我们。”
听她这么一说,李然就不高兴了,说:“怎么会呢,你刚刚没听见他说老同学之间帮忙是应该的吗,而且还说再约时间见面的啊!这不就是说他答应借钱给我们了吗?!”
“那不过是他口头上说说罢了!你别忘了,我大学修的是心理学。马刚在说答应帮忙的时候,神情很不自然,你没看见他端起酒杯却没喝,时不时摆弄他的袖扣,完全心不在焉。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这就是拒绝的意思。只不过他作为一个场面人物,没有把拒绝的动作做得那么明显罢了!不过,他的细微动作可逃不过我的眼睛。”李同对李然解释说。
李然听着李同的话似乎有些道理,但她还是不愿相信,毕竟这么多年的同学关系了,如果不愿意帮忙可以直接说啊!李然赌气似的说:“你等着看好了,明天我就去找他,把钱借回
来。”李同耸耸肩,意思是说那就等着看好了。
第二天早上,李然如约给马刚打电话,马刚没有接。过了一个多小时,她又给他打了个电话,这回马刚接听了。一说要借钱,马刚就找了个理由,委婉地拒绝了她。
此时,李然才真正相信李同的话,原来肢体语言真的能拒绝人,只是自己没发觉而已。
所谓“听其言观其行”,在请求别人时,我们不要因一时高兴忘记初衷,昏了头脑;而是要理智地对待,细心地观察对方的言行举止。要知道,人是很复杂的动物,需要运用多方面的观察和彼此谈话的情绪来判断对方真正的意思,千万别因单一的表情或眼神而下结论。不然的话,只能让自己在人际交往中陷入被动的地步,令自己陷入麻烦或尴尬中。
此外,当你因某件事跟对方面对面交流时,对方拿水杯或其他东西的一只手臂搭在了另外一只手臂上,恰巧这只手臂放置在胸前的位置,那么很遗憾,对方不仅无意听你的话,也不会对你实施帮助。因为他在很明确地告诉你:“不要再想了!我是不会帮助你的。”他的这个动作看似无意,却表达了自己要拒绝的想法。
志明在一家事业单位上班,待遇非常不错。他们办公室有四个人,志明、小陈、王姐,还有老张。闲时,他们总聚在一起聊家长里短,几个大老爷们儿跟中年妇女没什么区别。当然,他们聊的时候会格外小心,因为上司的办公室就在隔壁,害怕隔墙有耳。
某天,上司要去外地开会,第二天才回来。临走之
前,上司把一些工作给他们分工好,说下班前完成,明天一早要用。他们表面上应和着,但上司一走,他们就拿出扑克牌来打。或许是知道上司不在,几个人聊起来就无所顾忌了,说话声音很大,打牌还不忘聊上司的八卦。
王姐撇撇嘴,道:“咱们头儿真是不像个男人,婆婆妈妈的,干什么事儿都跟老娘儿们似的,一项工作任务要吩咐好几遍,烦死人了!”
小陈接着说:“可不是嘛,最讨厌这磨磨叽叽的了!”
老张说:“咱们要理解头儿,年纪大了不是也有更年期吗。”
志明也附合着,接了一句:“以后别叫头儿领导了,就叫他更年期吧!哈哈哈!”
说也倒霉,志明的位置正好背对着办公室门口,正在他哈哈大笑时,对面的王姐脸色突然变了,她慌忙低头忙着弄文件了。志明没有看明白意思,继续说:“怎么了?领导可不就是更年期嘛。你们继续啊!”
看其他人不作答,志明有点不舒服,好像背后有一股凉气。回过头一看,上司就站在门口,脸色阴沉地瞪着他们几个。当场被上司抓到自己打牌还不算,还被听到自己说上司的闲话,这下可完了!志明暗自想。他慌忙站起来,战战兢兢说了句:“头儿,你……”只见上司对着自己鼻孔放大,眼神犀利,高昂着头,像是要说什么,但最终什么也没说。最后,上司拍了拍志明的肩膀,拿了个文件就走了。
这下子志明浑身觉得不舒服,这是什么意思呢?顿时,办公室里也炸了锅,都在为志明担忧。要知道,
志明在这个部门已经四年多了,下半年就是续约的时候,这会儿弄出这样的事儿,结果可想而知。
果不其然,到了合同续约时,上司找了个理由没有再与志明续约。
办公室本来就是非多,志明却不知道顾忌。实际上,上司的一些肢体语言,已经明白告诉他“你的好日子到头了”。如:“鼻孔放大”“眼神犀利”“高昂着头”“拍了拍志明的肩膀”……
“鼻孔放大”:表示十分愤怒的意思或与他人吵架,陷入僵局中。当一个人感到自己的身心受到威胁或认为某件事情不合情理时,也会做出鼻孔放大的动作。
“眼神犀利”:表示上司要像利剑一样,把对方看穿。这是一种权力、冷漠无情和优越感的显示,同时也在向下属示意:你别想欺骗我,我能看透你的心思。
“高昂着头”:如果一个人在交际场合高昂着头,把鼻孔朝向对方,则说明他对对方表示藐视,打心底瞧不起对方。如果是上司与下属之间,则是要压住对方的嚣张气焰,在心理上将其打垮。
“拍了拍志明的肩膀”:一般来说,拍肩膀是表示鼓励的意思,可在某些时候,则表示无声的愤怒,如“你真是好样的”,这明显是反话。
所谓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最终,上司选择在沉默中爆发,找了个理由没有与志明签订续约合同,而志明在无力还手的沉默中丢掉了工作。
总之,解读肢体语言时,需要从细微的地方观察,因为人们在不经意间暴露出的细节,往往最能表现出一个人内心真实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