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痛不如短痛,朋友借钱要三思
生活中,有的朋友会向你借钱。问题的关键就是有借有还,再借不难。如果借钱的人没有好信誉,那就意味着你的钱要打水漂了。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发生,我们就要懂得委婉拒绝。
有句老话叫:“亲是亲,财是财,亲兄弟明算账。”无论是亲朋好友,街坊邻里,还是同事之间,一旦有借贷关系,那就形成债权和债务的关系。只是大多情况下,人们会把情谊放在首位,忽略了法律上的关系,到头来是吃尽了亏。
网上有这样的一个测试:一个关系要好的朋友,借了你一些钱,到了约定归还的日子,对方不仅没有还,还借口借钱,说到时两笔一起还。在这种情况下,你应该怎么做呢?
催讨前债,跟对方翻脸;
象征性地借一点,如果对方还不了,也能承受;
要求对方打借条,按照约定的日期还钱;
考虑到对方有难处,先借给他再说。
这个测试一发布,就有几千人踊跃参加。经过调查后发现,有38%的人选择了最后一个选项,他们认为“虽然不是很想借,但也不好意思拒绝”;36%的人选择了第二个选项,他们认为是“宁愿自己吃哑巴亏,也不想驳朋友的面子”;20%的人选择了第三个选项;6%的人选择了
第一个选项。
通过这个调查活动,我们知道:当朋友借某件东西时,人们通常不会拒绝。一是碍于人情的关系;二是不想给对方留下抠门的坏名声。一旦朋友或熟人向自己借某样东西时,一句“你还信不过我”就能让你慷慨解囊,事后又后悔不迭。
文静和王青在同一家公司上班,在工作上,两个人是配合无间的好同事、好搭档;在生活中,两个人是无话不谈的闺中密友。
情同姐妹的两个人,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会一起出现。有时,面对王青的一些要求,文静总是不好意思拒绝。
某个周末,王青打电话给文静,说自己的项目组快要主持召开一个盛大的产品发布会,自己需要一条比较正式的长裙,想要她陪着自己逛商场。
本来文静不想去的,因为她是个月光族,而且又到了月底……不过一想到好姐妹邀请自己,她也不好意思拒绝。
在逛遍了大小商场后,两个人不经意间走进了一家高档服装店,里面商品的价格让人目瞪口呆。很明显,这里的商品不是她们能够消费得起的。然而,橱窗里面一条红色丝质长裙吸引了王青的目光。
训练有素的导购小姐一眼就看出了她的需求,不停地说:“小姐好眼光!这是店里销售
最好的裙子了,店里只剩下一条了。现在不买的话,很快就被别人买走了。”
“女人一定要对自己好点,看到喜欢的东西就得收入囊中。你不穿漂亮点,怎么能吸引男朋友或老公的注意呢?”
“虽然它的价格不便宜,但是它有升值空间啊!先看它的款式,大方高雅,永远不会过时;再看它的材质,这是国外设计师专门订制的。”
在导购言语的诱导下,王青决定把这条长裙买下来。
这时,文静悄悄地把王青拉到一边,低声说:“青青,你可想清楚了,这样的裙子太贵了!顶上我们一个月的工资了。”
王青笑了一下,拍了拍文静的肩膀说:“我身上的钱不够,你带钱了吗?”
“我带卡了。”
文静的话还没说完,王青就急忙走进了试衣间。不可否认,王青穿上那条裙子确实很漂亮。接下来,将要发生的事情可想而知。文静无奈地拿出自己的信用卡,狠心透支了这个月的信用额度,替自己的好姐妹买下了这条裙子。
一天,两个人在电梯里面相遇。文静终于鼓起勇气说出自己的心里话:“青青,怎么也不见你穿那条红色的裙子了呢?”文静想从旁敲侧击开始问起。
王青眨了眨眼睛,若无其事地说:“别提那件事
了,裙子买回来我就穿了一次。我老公说不适合我的身材,我就扔在衣柜里了。”
文静一时语塞,不知道应该说什么好。可她还是鼓足了勇气:“可是那条裙子是我透支信用卡帮你买的,这钱……”
“哎呀,你不说我都差点忘记了。”王青满不在乎地说:“你看,那条裙子我就穿了一次,要不我把裙子给你抵账吧!你不会在意的,对吧?”
听到王青这样说,文静的怒火一下子燃烧起来,但一想到两个人还在一起共事,没必要撕破脸皮,只得无奈地说句:“好吧。”
莎士比亚曾说:“不要轻易借钱给别人,也不要轻易向别人借钱;借钱给别人会让你人财两失,向别人借钱会让你挥霍无度。”可是在日常生活中,每个人都有被别人借钱的经历,而且至少1/5的钱借出去再也没有还回来。所谓“借钱容易要债难”,债务问题处理不好的话,不但让你心中不爽,还会伤了大家的和气。
对有些人来说,你的借款不但在关键时刻帮助了他,还能够增进彼此的友谊。但是对于有些人,你的借款就是一个错误的开始。
欠债还钱,天经地义。可就有这样的一种人:向你借了钱,过后却从来不提还钱的事。此时,你应该怎么办
呢?直接要?拉不下面子。暗示?如果对方还是装傻怎么办?
关于这类人,有人就调侃地将其分为两种:一种是真的忘记了;一种是揣着明白装糊涂。
如果是第一种,欠债人会通过你的暗示或看到某件事突然想起,然后觉得很愧疚,不仅还了你的钱,还请你吃了一顿。这时,你只要很大度地表示自己不急需用钱,更没有讨债的意思就行了。
要是遇到第二种人就有点麻烦了,暗示对于他们来说,丝毫没有一点儿用。即便是你直接说,他也不会接招,而是继续装傻。
因此,在借给亲朋好友钱时,我们一定要三思而后行。立借据是很有必要的一件事情,这不仅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友谊和亲情负责。然而,依旧有很多“非常规”的借贷发生在你身边,此时,我们应该怎么样去处理呢?
首先,我们在借款之前,可以邀请一些朋友,以吃饭、聊天的方式,把钱借给对方。事后如果真的发生债务分歧或争议,这些当时在场的朋友也可以作为证人,以证明当初借款的事实。
其次,在借款协商过程中,你可以通过手机短信、电子邮件或者QQ、微信等方式,将涉及借款还款有关事项的内容保存下来,证明当时确实存在借款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