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夏天中暑时该怎么办
2岁的多多午觉睡醒后,非要闹着出去玩,奶奶拗不过他,只好带着他出了门。奶奶本打算带着他在阴凉处转悠转悠就行,结果多多非要拉着奶奶去居民健身活动区,只见他一会儿摸摸这个健身器材,一会儿坐坐那个健身器材,忙得不亦乐乎。不一会儿,多多就玩得脸蛋通红,满头大汗,奶奶怕他中暑,赶紧拉着他回了家。
回家没多久,多多就开始哭闹,嘴里嚷嚷着说头痛,奶奶看他脸色苍白,一抱他发现他浑身发冷,吓得不行,赶紧带着孩子来了我们医院儿科诊治正好是我接待了他们。
我根据孩子当时的症状:体温在38℃以上,面色苍白,皮肤湿冷,血压下降,脉搏增快等症状,断定孩子是轻度中暑。这种程度的中暑不需要用药,只需要做好物理降温,让孩子喝点
淡盐水或绿豆汤,然后休息一会儿就能恢复正常。
现在的家庭大多都是一个孩子,一旦孩子有个头疼脑热的小毛病,父母就赶紧带孩子上医院,其实像轻度中暑这类小问题真的没必要上医院,父母在家对孩子进行紧急护理就可以。当然,因为婴幼儿语言能力弱,表达能力差,父母就要注意留心观察。
一般来说,孩子中暑可分为3种。
1.先兆中暑
在高温的环境下,出现头痛、眼花、耳鸣、头晕、口渴、心悸、体温正常或略升高等症状,但经过短时间休息后,孩子就可恢复正常。
2.轻度中暑
不仅具有先兆中暑的症状,还有体温在38℃以上,面色**成苍白、大汗、皮肤湿冷、血压下降、脉搏增快等症状,也是经过一段时间的休息后,孩子就能恢复正常。
3
.重度中暑
也称热衰竭,主要表现为皮肤凉、过度出汗、恶心、呕吐、瞳孔扩大、腹部或肢体痉挛、脉搏快等症状,还常伴有昏厥、昏迷、高热甚至意识丧失等现象。
孩子出现先兆中暑或轻度中暑时,父母只需按以下方法进行急救护理就行,重度中暑在进行急救护理后最好送往医院进一步治疗。
孩子中暑的急救护理
立即将孩子移到阴凉、通风、干燥的地方,让孩子仰卧,解开衣扣,脱去或松开衣服,保持孩子呼吸道通畅;
摇动扇子,为孩子降温,同时用湿毛巾擦拭孩子额头、脖子、腋下、****来降温,也可以用毛巾裹上冰块或冷饮瓶子放在上述部位来降温。如果孩子体温超过38.5℃,浑身皮肤干燥发烫,除上述措施外,还必须采取酒精擦浴来快速降温。
具体做法是:用一块小毛巾或一些纱布蘸上经过稀释的酒精(75%的酒精和清水的比例是1︰1),反复擦拭孩子的颈部、腋下、肘窝、****。但要注意的是,当孩子的肛温降到38.5℃以下时,要暂停酒精擦浴或冰袋冷敷。
准备一些淡盐水、绿豆汤、西瓜汁等清凉饮料,每隔10~15分钟给孩子喝一些解暑。孩子如果有呕吐或意识不清的情况,不要喂这些清暑饮料,以防意外事故发生。
如果对孩子进行了以上急救护理措施,但效果仍然不佳时,就要尽快向医院或专业人士求助。
此外,父母们还有必要了解孩子中暑后处理的三大误区。
第一个误区:过量饮水
尽管孩子中暑后确实需要大量补充水分和盐分,但有些父母急于让孩子恢复正常,就给孩子过量
饮用热水,反而会使孩子大汗淋漓,导致体内水分和盐分大量流失,甚至还可能引发热痉挛。
正确的做法是让孩子少量多次饮水,每次饮水量控制在300mL以内。
第二个误区:过量进食
许多父母误将孩子中暑症状当作体能消耗过大,于是就让中暑的孩子吃油腻的食物,却不知过多的食物会增加消化系统的负担,使大量血液滞留于胃肠,而输送到大脑的血液便相对减少,营养物质也不能被充分吸收。
正确的做法是尽量让孩子吃清淡、爽口的食物,以适应夏季的消化能力。
第三个误区:冷食降温
孩子中暑后往往会感觉很渴,变得爱吃冷饮和瓜果类食物,许多父母看见孩子胃口好,就让孩子大吃特吃。殊不知这些食物容易损伤孩子娇嫩的肠胃,引发腹泻、腹痛等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