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孩子遇到紧急情况怎么办——小儿意外事故的预防与处理
——
异物卡喉时怎么办——婴儿版“海姆立克”急救法
一天,我和往常一样正在诊室询问患儿的病情,突然听到诊室外传来一阵骚乱,紧接着一位妈妈就抱着一个男孩闯进了诊室,急切地喊道:“医生,快救救他,他被花生噎住了。”
我一看那个男孩面色青紫,呼吸困难,双手不停地乱抓,确实像是异物卡喉的症状。我一边问孩子几岁了,一边掰开孩子嘴巴察看他的喉咙,发现他的喉咙处确实卡着一个类似花生米的东西。
得知孩子一岁五个月后,我从他背后抱住他的腹部,双臂环抱着他的腰腹部,一只手握拳,用拇指侧顶住患儿腹部,略高于脐上,在肋缘之下,另一手包住拳头,双臂用力收紧,双手急速用力向里、向
上挤压,反复按了几次后,男孩“啊”的一声,一个东西从他嘴里飞出,掉在了地上,我一看,果然是一颗花生米。
再看孩子,原本青紫的脸色渐渐恢复正常,呼吸也变得顺畅了,但他似乎被刚才的事情吓住了,大声地哭了起来。听到他哭,我反而松了一口气,又检查了下他的喉咙,确定没有异物堵塞了,就把孩子交给了妈妈,告诉他:“孩子没事了。”那位妈妈紧紧地抱住孩子,不停地对我道谢。
这时,我开始了解这起事故发生的原因,原来是这位妈妈在外面候诊时,因为无聊,就吃起了花生,孩子看见妈妈吃花生,也闹着要吃,妈妈就给了他一颗,他一扔进嘴里,就卡住了喉咙。
我对她说:“你以后别给小孩子吃花生这样的小东西了,很容易卡住喉咙的。这次幸好是在医院
,抢救及时,孩子才没事。要是在家里遇到这种情况,抢救不及时,很容易导致孩子窒息死亡的。”
孩子妈妈连连点头称是。得知孩子是因为感冒来医院就诊的,我就给他开了一些小儿感冒冲剂,嘱咐多让孩子喝水。孩子妈妈抱着孩子,一再表示感谢地离开了。
尽管我们一再强调不能让婴幼儿吃花生、果冻、肉丸这些容易卡住喉咙的食物,但许多父母在这方面都不太注意,因而常常引发婴幼儿异物卡喉的事例。而从医学上来看,异物卡喉时抢救的“黄金时间”是4分钟,超过5分钟再抢救,抢救成功的概率就很低了,即便抢救过来了,也可能对婴幼儿的身体产生极大的伤害。由此可知,父母掌握异物卡喉的急救方法是十分必要的。
当婴幼儿被花生米、果冻等异物卡住喉咙时,应
立即掰开孩子喉咙,检查异物堵塞情况,如果异物还没有进入咽腔,可试着用手指抠出异物,如果异物已进入咽腔,不要用手指抠了,以免把异物塞入喉腔或造成咽喉黏膜水肿等险情。如果孩子被呛得咳嗽,应鼓励孩子用力咳嗽,这有可能将异物咳出。
如果孩子无法自己咳出异物,父母就应采取我前面采取的方法——“海姆立克”急救法。“海姆立克”急救法是美国医生海姆里克先生发明的,他在1974年遇到一名因食物堵塞了呼吸道而发生窒息的患者时,用这个方法使他成功获救,从此这个方法名声大震,迅速在全世界推行开来。
“海姆立克”急救法的原理很简单:当人因为异物窒息时,患者的肺内仍残留有气体,如果这时对膈以下软组织施加突然向上的压力,让胸腔压力骤
然升高,就会压迫双肺,驱使肺内残存的气流进入气管,气流就可冲出卡在气管口的异物。
“海姆立克”急救法的操作方法并不复杂,就是抢救者站在患儿身后,两臂绕抱着患儿腰腹部,一手握拳,用拇指侧顶住患儿腹部,略高于脐上,在肋缘之下。另一手包住拳头,然后双臂收紧,双手以突然的快速向上冲力,向患儿腹部加压。反复按压数次,直至异物吐出为止。
需要注意的是,“海姆立克”急救法比较适用于1岁以上的幼儿。对于1岁以下的婴儿,最好是大人屈膝跪坐地上,抱着孩子,将孩子的脸朝下放在大人膝盖上,用单手用力拍孩子两肩胛骨之间5次后,再将婴儿翻过来,在婴儿胸骨下半段,用食指及中指按压胸部数次。反复做几次后,直到孩子咳出堵塞气管的异物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