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上元观放粮
“蛮牛兄弟,我和二当家的意思是送他们粮食,你看怎么样啊!”
“送粮食,对呀。我咋没想到呢?”蛮牛傻傻地笑了起来。
“三当家,粮食你管着的,你看看除了留够咱们这一年吃的,还有多少余粮?”袁二心细,当然是有计划地赠送,送少了起不到大作用,送多了寨子里兄弟们吃饭都会成问题。
“这,我这算不来账你们知道的,这几年也就咱们自己种的粮食节余了些,下山咱也没怎么抢过粮。”蛮牛边说边盘着手指头数起来。
“大当家,要不咱先送他们四车粮食,等以后咱有余粮再给他们送过去?现在山寨里的兄弟们很多家里面也遭了水灾,咱们好歹也得留点让兄弟们给家里送回去救救命啊!”
“大当家,我觉得蛮牛说的有道理,咱们还是要顾全大局,申总镖头这边咱得帮,兄弟们的父母咱也得顾上,你看呢?”
“那行,谢谢两位兄弟了。蛮牛你就负责给咱们兄弟们家里准备些粮让兄弟悄悄送回去。二当家,你就负责给申总镖头他们准备四车粮。另外,安排人到潼关一带打听打听,派人带上钱去买些粮回来。现在陕南大部分地方水灾严重,明年啥情况谁也预料不到,咱们要居安思危,有备无患啊!”
董柯兰安排完,很感激地看着袁二和蛮牛,这些年也真的多亏了袁二和蛮牛上上下下操心,他们娘俩才能在这清云寨幸福地生活着。
次日一早,申旗万带领着红帮和镖局兄弟们整齐地列队准备出发,原来的八车粮食加上清云寨送的四车粮走在最前面。
申旗万走到董柯兰面前依依不舍,董柯兰也一样恋恋不舍。
“兰姐,多保重。”申旗万叮嘱着董柯兰,满怀深情。
“兄弟,照顾好自己,姐有空了看你去。”董柯兰的语重心长让申旗万不知道该怎么表达心中的感激。
常德新,陈二虎也一一和董柯兰,袁二,蛮牛他们告别,场面一时显得有些凄凉。
“等一等。”英子从山后飞快地跑过来,边跑边喊着,她跑到董柯兰面前稍稍喘了口气说道:“娘,我想和申叔去上元观。”
“瞎说什么?你去上元观干啥?”董柯兰阻止着,从小到大,英子还从没离开过董柯兰单独在外面住过。
“娘,我就要去。”英子态度坚决,当着申旗万的面董柯兰又不好说什么。
“叔,你帮我给娘求个情呗,让我跟你们去上元观玩几天嘛!”
申旗万知道英子为什么执意要去上元观,也知道董柯兰不放心英子出远门,可看着英子渴望的眼神,申旗万心软了。
“兰姐,你就让英子跟我去上元观玩几天吧?英子要是想回来了我亲自送她回清云寨。英子交给我,兰姐你就放心吧!”
“娘……。”英子又开口求起董柯兰。申旗万是她们娘俩的救命恩人,又有什么不放心的呢?既然申旗万已经开口替英子说话了,董柯兰便不好再阻拦英子了。
“那…,你可要听你叔的话,别到处惹事哟!”
“娘,你就放心吧!我一定听叔的话。嘿嘿。”
董柯兰虽然嘴里答应着英子,可心里就象是生离死别一样难受。
“出发。”申旗万一声令下,上百号人十二辆粮车浩浩荡荡往上元观进发,董柯兰一直目送着申旗万他们直到看不见了才返回。
“哎,女大不中留啊!”董柯兰边往山寨走边发着感慨,做母亲的都知道,女儿迟早都是要离家离开父母的。
为了粮食安全,申旗万一路上都小心翼翼,行动速度跟随着十二辆粮车的速度同步,一路上兄弟们都静悄悄,过往行人没见过这么大的阵势纷纷避让。
英子不时地看着鬼七,有意策马和鬼七并排走着,鬼七却并没有正眼看英子一眼。
“嗨,鬼七,想啥呢?”英子眠着嘴,瞅着鬼七问着,鬼七依然没有吭声。“鬼七,你什么意思啊,人声跟你说话你听到没有啊!”
“你想说啥快点说吧!我听着呢。”鬼七气冲冲地回答着,依然目视前方,丝毫不在意英子。
“你…,是不是还在生气啊!”
“大小姐,我哪敢生气啊,有话你就说,没话说就好好骑马,别不小心掉沟里去了。”
“哼…。”英子这会有些生气了,明摆着鬼七不待见她。
“鬼七,对女孩子态度好点嘛,你看你,脸拉的比驴脸还长,就象谁欠你钱没还似的。”
小六实在看不下去了,本想数落鬼七两句,可刚说完,鬼七就怼了上来:“六哥,你要有兴致你陪她聊,我可没那么大心情。”小六被鬼七喷的哑口无言了。
“六哥,我给大家唱一曲呗!”英子看着场面越来越尴尬,便不再理会鬼七,和小六聊了起来。
“好啊!来一曲让大家都解解乏。”
有了小六的鼓劲,英子便清了清嗓子,唱起了一段“二人转”。走在最前面的申旗万叫到这熟悉的曲调,放慢了马的步子,静静听了起来。
董柯兰扭动腰肢旋转着手帕的姿态似乎又呈现在了申旗万眼前,英子优美的二人转歌声将申旗万的思绪带到了七年间的潼关城里。
董柯兰身穿粉色旗袍坐在马前面,申旗万紧紧抱着董柯兰慢慢地骑马走着,那种第一次近距离接触女人的感觉申旗万终生难忘。
申旗万回头看了看英子,笑着自言自语道:“这丫头和她娘真像”。
英子的“二人转”歌声在山谷小道上传播,在绵延不断的山里面回荡着。“好啊!好啊!”红帮弟兄们的赞美声,声声不断地也在山谷中回响。
上元观校场坝,已经围满了前来领救济粮的老百姓,有的拿着盆有的拿着袋子,整齐地排队领粮。
校场坝最显眼的位置,四大家族的名字已经被刻在碑上树立在这里,围观看碑文的人络绎不绝。
“好,四大家族在生死关头心系咱们老百姓出钱买粮,比活菩萨还好啊!”一位年过七十的老者捋着胡须赞叹着。
“放粮了。”
人群中不知道谁喊了一声,大家都拥向放粮地方等待领粮。
距离放粮地点不远处,衡老夫人、申旗亿、余家和屈家当家人、还有申旗万和常德新,个个面带笑容看着老百姓兴奋的场面,心里都暖暖地。
“申总镖头,多亏了你呀!要不是你,今年咱这镇上老百姓难以避过这场大水带来的灾难啊!”衡老夫人发自内心的说着。
“是啊!申总镖头,你可是咱镇上的大救星啊!”余、屈两家当家人也随声赞扬着。
“旗万啊!哥什么也不说了,哥不如你啊!你是好样的。”申旗亿有些惭愧地说着,面色看起来很严肃。
“哥,夫人,两位当家的,你们千万别这么说,老百姓都是托你们的福,要不是你们慷慨解囊,旗万我什么事也干不了。你们才是这个镇上老百姓最大的救星啊!”
“哈哈哈,申总镖头总是这么谦虚啊!”所有人都笑着那么开心,那么有成就感。
“大家不要挤,都排好队,每家都有,先到鬼七那里登记,登记完了就过来领粮。”
英子不停地喊着,小六和青青、康娃他们忙着给老百姓称着粮,镖局几个兄弟在外围维持着秩序。
校场坝的这片空地上出现了整个上元观镇近年来最热闹最激动人心的场面。领到粮的高高兴兴背着粮往回走,正排队领粮的个个脸上扬溢着久违的笑容。
申旗万看着这场面,和常德新相视一笑,笑的是那么满足那么开心又那么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