辑九 把欲望修剪成漂亮的风景

    把欲望修剪成漂亮的风景

    寒冷的冬夜里,一头骆驼轻轻撩起了主人帐篷的门帘,并不断张望。主人和蔼地问它:“有什么事?”骆驼说:“主人啊,我冻坏了,恳求你让我把头伸到帐篷里来吧。”仁慈的主人答应了。

    过了一会儿,骆驼又恳求道:“让我把脖子伸进来可以吗?”主人又答应了。可是,不久骆驼又道:“我这样站着身体很不舒服,其实我把前腿放到帐篷里来,也就是占用一小点儿地方。”主人无奈之下答应了,挪动一下身子让出地方来。

    骆驼接着道:“我这样站着,打开了帐篷门,反而害得我们都受冻。我可不可以整个站到里面来呢?”虽然帐篷狭小,但是主人为了保护骆驼就同意了。

    可是他们两个实在太挤了,很不舒服,骆驼说:“你身材比较小,你最好站到外面去,那样这个帐篷我就能住得下了。”然后,它就把主人踢出了帐篷。

    人生感悟

    史铁生将人生概括为八个字—人生有限,欲望无边,他还认为人实现欲望的能力往往赶不上他欲望的能力。确实如此,当一个人的第一个欲望实现后,他心里就会涌出更多更大的欲望,

    结果不仅会给自己带来无形的压力,还可能会使自己一无所有。

    我们要学会适度地追求自己的欲望,别让欲望将自己吞噬。

    对名利,不刻意追逐,也不刻意回避

    索提那克法师在曼谷一座偏远寺庙做住持。他时常拿一把剪子去修剪寺里那些疯长的灌木。

    一位大亨向索提那克法师请教:“人怎样才能清除掉自己的欲望?”法师微微一笑,拿着剪子,将大亨领到灌木丛前,说道:“您只要能经常像我这样反复修剪一棵树,您的欲望就会消除。”大亨将信将疑,“咔嚓咔嚓”地剪了起来。不久,他就感觉身体舒展轻松了许多。后来,大亨每隔10天就来一次。

    不久大亨愧疚地对法师说:“每次修剪时,能够气定神闲,心无挂碍。可是,从您这里离开,回到我的生活圈子之后,我的所有欲望依然像往常那样冒出来。”

    法师告诉他:“当初我建议你来修剪树木,只是希望你每次修剪前都能发现,原来剪去的部分,又会重新长出来。这就像我们的欲望,你别指望完全消除。我们能做的,就是尽力把它修剪得更美观。放任欲望,它就会像这满坡疯长的灌木,丑恶不堪。但是,经常修剪,就能成为一道悦目的风景。对于名利,只要取之有道,用之有道,利己惠人,它就不应该被看作是心灵的枷锁。”至此,大亨恍悟。

    人生感悟

    研究孔子的于丹教授曾经在回答名利这个问题时说道:“名这个东西,它已经来到身上,要是说深恶痛绝听起来做作,要说沾沾自喜,也不自量力。对此,我不刻意追逐,也不刻意回避。”我们生在这个“乱花渐欲迷人眼”的时代里,即使做不到“淡泊名利”这一点,那至少要做到适度追求名利,定时去修剪自己的欲望。

    从来没有十全十美的生活

    有一个被劈去了一小片的小圆片,它一直想回到当初那个完整的自己。于是,在一天清晨,它整理好心情,准备上路出发,寻找自己失去的那一小片。

    因为它是一个不完整的圆片,所以它一直滚得很慢。但是正是因为它滚动得慢,所以它一直能欣赏路上的美景,和虫子们聊天,和小草打招呼,和花儿握手。虽然慢,但是一直很快乐,开心地寻找着,享受着温暖的阳光。在滚动中它找到了许多碎片,但是都不是它要的。终于,有一天,它找到了它被劈去的那一小片,它兴奋地给自己沾上,它终于完整了。

    它开心极了,想向所有朋友宣告它成了一个完整的圆。它踏上了归途,想要把这个好消息告诉小虫子、小草、小花。但是它忘记它已经成为一个完整的圆,它滚动得飞快,错过了花开的季节,忽略了虫子,来不及和花儿、小草打招呼。当它意识到这一切,它毅然舍弃了那片寻找了很久的一小片。它又成了一个不完整的小圆片,但是它很快乐。

    人生感悟

    电影《蝴蝶效应》里,主人公一直想要穿越回小时候,试图把所有不快乐、所有灾难都抹去,得到一个完美的人生,但是他一直失败,最终他才明白,并没有完美的人生。完美只是一种幻想,过于完美的事物是难以存在的,充满变数的人生也不可能有完美的生活。我们追求完美,但是不要奢望拥有完美,最好太难,只求更好。

    人生期望越多,失望就越大

    有一个渔夫从海中捞到一颗硕大的珍珠,非常圆润、美丽。但是有一个缺点,就是上面有个小黑点,渔夫想把珍珠拿去出售,但是又觉得小黑点会影响价格。

    所以他拿起一把小刀,想把那个黑点削去。刮掉第一层后,渔夫惊讶地发现黑点还在,他有点气愤,继续拿起刀,刮掉第二层,黑点依然在。再刮一层,黑点还在。刮到最后,黑点没了,但珍珠也没了。

    人生感悟

    莫泊桑曾说:“你要明白,人的一生,既不是人们想象的那么好,也不是那么坏。”过高的期望就如同那把小刀,不停地削去你成功所得到的喜悦感,期望越高,削得越厉害,最终把你的喜悦感磨没了,削尽了,只剩下彻骨的失望。

    尽人事,听天命

    在美国的西雅图的一所着名的教堂里,德高望重的牧师—戴尔·泰勒对台下教会学校的学生们说了一个故事:

    有一年冬天,猎人带着

    猎狗去打猎。猎人一枪击中了兔子的后腿。受伤的兔子拼命地逃跑,猎人追之不及,就放开猎狗去搜寻。猎狗对着兔子穷追不舍。可是追了一阵子,兔子越跑越远,猎狗知道实在追不上,只好悻悻地回到了猎人那里。猎人气急败坏地骂道:“你这只没用的狗,连一只受伤的兔子都追不上。”猎狗听到后很不服气地辩解道:“我已经尽力了啊。”

    兔子带着枪伤疲惫地逃回家中,兄弟们都围上来,惊讶地问它:“那只猎狗跑得那么快,又那么凶,你是怎么从它齿下逃生的啊?况且你又受了伤。”

    兔子说:“是啊,它是用尽全力来追我了,但是我也用尽全力逃跑了,它没追到我也就挨顿骂,而我被追上可就成别人的盘中餐了。”

    泰勒牧师讲完故事后,又对众人说道:“谁要是能背出《圣经·马太福音》中第五章到第七章的全部内容,我就邀请他去西雅图的太空针高塔餐厅参加免费聚餐。”《圣经·马太福音》很难背诵,既不押韵,词汇也极难懂。但是几天后,有一个男孩一字不差地背了出来,没出一点差错。

    泰勒很惊讶,非常赞叹小男孩的记忆力,不禁好奇地问他:“你是怎么做到的?”男孩不假思索地回答道:“我竭尽全力了。”这个男孩就是后来微软的创始人,比尔·盖茨。

    人生感悟

    培根说过:“不容否认,一些偶然性常常会影响一个人的命运。例如:长相漂亮、机缘凑巧、获得某人的遗产以及某种特殊的机遇等等。但另一方面,人的命运也往往是由人自己造成的,正如某诗人所说:每个人都是自身的设计师。”凡事既能尽人事,又能安听天命,这样才能豁达地面对人生。

    坦然面对自己的缺陷和不足

    法国有个挑水工,他有两个铁桶用来挑水,每天清早他都会去溪边挑水,两个铁桶一个是完好的,一个有裂缝会漏水,挑到主人家里就只剩一半了。所以,每次挑水工把水挑到主人家的时候就只剩一桶半了。但是两年来,挑水工一直没有换过桶,就那么一桶半一桶半地挑着水。那个完好的桶一直嘲笑有裂缝的桶,有裂缝的桶更是惭愧、不安。

    终于,有一天,有裂缝的桶对它的主人说:“谢谢你两年来对我的照顾,但是我身上有裂缝,一直漏水,愧对我的工作,你还是换一个桶吧。你的付出没有得到回报,我感到十分惭愧。”挑水工却说:“你不必惭愧,明天你看看道路两边吧!”

    第二天,挑水工又带着这一好一坏的桶上路了。那个有裂缝的桶依然忧心忡忡,于是,它把注意力放到路旁的风景,来排解心中的郁闷。它惊奇地发现,它那一侧的道路边长满了美丽的花草,漂亮极了,而好桶那头却寸草不生。它感到心情好多了,挑水工看到它开心起来了,就对它说:“其实我早就发现了你有裂缝,于是我悄悄地在你那边撒下了一些花籽,这样每天你从裂缝里漏出来的水就能浇灌它们,助它们生长了。这全是你的功劳,你不要自卑,你的裂缝是有价值的。”

    人生感悟

    也许,你没有蓝天的深邃,但是你还有白云的飘逸;也许你没有泰山的巍峨,但是你还有家门外小山坡的可爱;也许你没有大海的包容,但是你还有溪流的优雅。人要学会去发掘自身的魅力,特别是当别人都不看好你的时候,更不应当自视草芥,要坦然面对自己的不足。

    越是苛求,越难如愿

    从前有个猎人,他有一张漂亮的檀木做的弓,这张弓射得又远又准,他一直很珍惜,视若生命。

    有一次猎人打猎归来,坐在车上,由于无聊,就拿起弓仔细观察。他先是掂了掂,觉得略微有些重了,如果轻一些想必用起来更顺手吧。他仔细看了看弓身,又觉得弓身没有花纹,太过单调和朴素了。如果找个木匠刻上些花纹,想必会很威风吧。

    猎人想到这些就觉得这把弓的缺点实在太多了,他一回到家,就忍不住去找一位有名的木匠,请他在弓身刻上一整套的行猎图,这样又好看,刨去的木头又减轻了重量,实在是一箭双雕啊。猎人不禁得意起来。

    十天后,猎人从木匠那儿拿回了弓,他迫不及待地带上猎狗就出门去打猎了,他太想试一试经改造后的弓的威力了。走进森林不久,他就幸运地发现了一只狍子。猎人开心极了,微笑着用力张开弓瞄准猎物,当弓拉满准备射出去的时候,只听“嘎嘣”一声脆响,这把良弓断掉了。猎人茫然地看着地上断成两截的弓身,连猎狗去追狍子的吼叫都没听到。

    人生感悟

    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人。当我们对某一事物抱有巨大的渴望的时候,我们的心情也会随之摇摆,成败难测。过大的期望,过于苛求,往往不能给你带来最好的结局。正如雨果所说:“苛求等于断送。”

    让灵魂跟得上你的脚步

    年轻的伊利亚斯夫妇家境贫苦,他们立志要追求幸福,经过一番努力营生,终于拥有庞大的家产,过着张扬、奢华的生活。但是,因为子女好逸恶劳和天灾人祸,他们很快就没落了。两人不得不去做帮佣。

    后来,友人问年迈的伊利亚斯夫妇:“你们追求到幸福了吗?”他们回答:“当富有时,我们忙碌又忙心,也常因浮躁而吵架,捕捉不到幸福,而现在我们清晨起来,会彼此说几句恩爱的话,生活平静不争吵。我们只需服侍主人,尽心为主人工作。我们工作回来,有晚餐可吃

    ,有乳酒可喝,天冷有燃料可烧。我们有时间闲谈,有时间思考灵魂,也有时间祷告。50年来我们追求幸福,直到现在才找到。”

    人生感悟

    在物质丰富、变化加快的时代,选择或者回归简朴的生活态度,并不是一种羞耻和倒退,反而更加有利于自己的身心健康和生涯发展。如德谟克里特所说,“幸福是一种通过对行为和享乐的节制,对愿望的制约及避免对世俗占有物的竞争而获得的一种安宁快乐。”唯有节制,才会使人成为自己的主人;唯有简朴,才会使人拥有力量和幸福。

    除了金钱,还有更可贵的东西

    一个欧洲观光团来到原始部落亚米尼亚。部落里一位老者做的精致草编吸引了一位法国商人。商人想:“要是将这些草编运到法国,巴黎的女人肯定喜欢!”

    于是,他问老者:“这些草编多少钱一件?”

    “10比索。”老人回答。

    “天哪!这么便宜!”商人欣喜若狂。

    “假如我买10万个一模一样的草帽和10万个一模一样的草篮,那么,多少钱一件呢?”法国商人还想把价钱再往下压一点,这样就可以赚到更多的钱了。

    “如果是那样的话,就得20比索一件!”老人不动声色地答道。

    “什么?”商人几乎不敢相信,大喊着问,“为什么?”

    老人生气地说:“做10万件一模一样的草帽和草篮,我就做不了其他任何事情,它会让我乏味死的!”

    人生感悟

    葛朗台爱钱胜过了生命,最终悲哀地成为“穷得只剩下钱”的奴隶。正如巴尔扎克说的:“金子,黄黄的、发光的、宝贵的金子!只要一点点儿,就可以使黑的变成白的,丑的变成美的,错的变成对的,卑贱的变成尊贵的,老人变成少年,懦夫变成勇士……”金钱的确可以给我们带来很多方便,但是,除了金钱之外,人的一辈子还有更可贵的东西,如家庭、健康和生活。

    夫唯不争,天下莫能与之争

    《史记》中记载相士给薄姬相面,说“当生天子”。当时薄姬的丈夫魏王豹很激动,叛汉投楚,想自立当天子。刘邦大怒,派兵将其击败。薄姬作为俘虏变成皇宫中的仆妇。

    谁会想到这么一个即将被囚禁终生劳苦的女人怎还有翻身之日呢?可世间总是意外多。刘邦“见薄姬有色”便召她和其他美眷入宫。不过当时他有悍妻吕雉,还有众多夫人,姿色平平的薄姬就“岁余不得幸”。

    当这一切没有希望的时候,薄姬小时候的姐妹、刘邦的宠姬管夫人,与刘邦闲聊时提起了当初和薄姬立下的誓言—先贵不相忘,说那时候真是幼稚可笑。刘邦听了这话,出于怜悯,就宠幸了薄姬一夜。薄姬因此怀孕,生子刘恒。但她仍然长年枯守孤灯,只谨慎抚养幼子。

    吕后当权后,幽囚了许多姬妾,还把戚夫人弄成“人彘”,但是她却很善待不争宠的薄姬,送他到刘恒的封地,还赐了她“代王太后”的尊号。

    再后来,诛灭诸吕叛乱后,众大臣谋立新君,便选定了有“仁善”之称的薄姬的儿子刘恒。这真应了“不争而胜”这句话。

    人生感悟

    明人陆绍珩说:“人心都是好胜的,若我也以好胜之心应对对方,事情非失败不可。人都是喜欢对方谦和的,我以谦和的态度对待别人,就能把事情处理好。”不争,不是消极以待的哲学,是以“不争”泯绝那些“形名之争”,是在从容之中静观而得潜在的大势态。

    能屈能伸,方为大丈夫

    作为学贯中西、闻名遐迩的学者,胡适之先生是一个豁达的人。

    因为受中国传统文人风骨和西方自由思想的影响,胡先生对政治是极其鄙视的,立下了“决不当官”的志向,把所有精力放到做学问和教书育人上面。

    但是,抗日战争爆发以后,胡适之先生却放下个人好恶,应国民政府之邀,临危受命成为中国驻美大使,利用他在美国商界和政界的人脉,为祖国的抗战谋求外援。

    在国内抗战最艰苦时,为了得到美国国会的特别拨款,一身傲骨的胡先生不得不四处去拜求那些平时他不会正眼去看的政客。但这些“屈辱”并没有打击胡先生,他却仍然甘之如饴,并对妻子宽慰道:“我过的日子总算顶舒服的了。比起打仗的兵士,比起逃难的人民,比起天天受飞机炸弹惊恐的人民,我这里总可算是天堂了。”

    抗日战争结束后,胡适之先生辞官回到北大教书。这时,国民政府才发现,6年里胡先生一分钱也没有攒下,其个人操守和豁达精神令人钦佩。

    人生感悟

    人生的起伏变化是不定的,要能站在山上沐风赏景,也要能在落入山谷时,不弃其志。没有人瞧不起你,因为大家都这么忙,根本没人瞧你。所以把心放宽,为自己喜欢的生活而活。只有自己过得幸福,才是真正的人生。用“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来豁达看待人生的变故,贫困不改其志,磨难不易其坚,诱惑不变其节,不受其累而做到依然故我,自能得到心灵的宁静平和。

    永不抱怨,把时间花在进步上

    武当派创始人张三丰在很小的时候就在少林寺里待过一段时间。但是幼小的张三丰在少林寺里的日子并不好过,因为他常常被其他师兄弟欺负。

    直到有一次,师兄弟们又来捉弄他,忍无可忍的他与师兄弟们大闹了一场,被师父赶出少林寺。走在路上,张三丰无法理解师兄弟们为什么老是欺负他,更无法理解师父为什么总是偏袒

    师兄弟。越想越伤心,万念俱灰的他做什么事情也提不起精神来,最后只好在山野乡林里面四处游荡。就这样,一年很快就过去了,而张三丰的日子还是如此重复着。

    一天早上,张三丰路过一条小河,远远地就看见有一位仙风道骨的老者正坐在河边的枯草堆上发呆。

    张三丰很好奇地走过去问:“请问您坐在这里干什么啊?”

    老者有气无力地答道:“我想过河,却过不去。”

    张三丰看了一眼小河,耐心地说:“其实,这条河并不深,应该很容易过去啊!”

    老者看了一眼河面说:“我知道河虽然不深,但是水里的各种石头在为难我。”

    张三丰不解地问:“石头怎么会为难您呢?您可真会说笑。”

    老者继续说:“你瞧,这些石头上长满青苔,我这老胳膊老腿的,一踩上去就会滑倒,所以我过不了河!它们就是在故意刁难我。”

    张三丰走到水边看了看,那些石头果然如老者所说,黏糊糊的,非常滑,人根本就无法在上面走。正当他也犯了难的时候,他突然瞥到了老者身旁的枯草,惊喜地说:“老人家何必抱怨石头呢?只要我们在脚板上捆一些枯草,踩在石头上就不会滑了!”

    老者一听觉得张三丰说得很有道理,于是两个人一起做了草鞋,穿上以后,老者在张三丰的搀扶下,轻松过了河。

    当到了河的对岸,老者若有深意地说:“我已经在这里坐了两个时辰,只是在怨恨那些石头让我过不了河,看来我这种只是责怪石头、自己却不想办法过河的做法,本身就是一种错误啊!你说对吗?”

    张三丰听后,若有所思。从那以后,他打开了心结,调整心态,致力于练武修学,这才有能力开创了名垂千古的武当派。

    人生感悟

    对于已发生的事情,抱怨不会产生任何改变,只会让事情变得更糟。与其在自怨自艾中慢慢消沉,不如努力改变自己。正如作家六六说的那样:“把时间花在进步上,而不是抱怨上,这就是成功的秘诀。”

    学会拒绝别人,也尊重别人的拒绝

    在宗教圣地耶路撒冷,有一位名叫罗斯恰尔斯的犹太人,开了一家名为“芬克斯”的西餐酒吧。这是一个极为普通的酒吧,酒吧的面积不大。至今,它的内部摆设包括桌子和椅子都保持着原来的样子。但这样一间小小的酒吧,却连续3年被美国《新闻周刊》杂志选入世界最佳酒吧的前15名。

    是什么让它一跃成为世界着名的酒吧,从而声名远播?这完全取决于一个人,他就是举世闻名的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

    在20世纪70年代的时候,基辛格正为了中东和平而四处奔走。有一天,他正好来到了耶路撒冷,就想去看看众人称赞的“芬克斯”酒吧有什么别致的地方。他亲自打电话到“芬克斯”预约,而此时,店主罗斯恰尔斯正在店内。

    在电话中,基辛格自我介绍是美国的国务卿,想带领10个随从到酒吧里做客,希望罗斯恰尔斯到时候能够谢绝其他顾客。对罗斯恰尔斯来说,这个要求违反了他的职业道德,所以,在电话中,罗斯恰尔斯毫不犹豫地说:“对不起,先生,您愿意光临本店我深感荣幸,但因此而谢绝其他客人,是我所不能做的。他们都是老熟客,也是支持着这个店的人。因您的缘故而将其他人拒于门外,我无论如何办不到。”

    基辛格原本以为自己的要求一定能被接受,因为自己是广受人民尊重的基辛格,对方只是一个小酒吧老板,自己的光临一定会让他的酒吧提升形象。但事实上,罗斯恰尔斯却给予他一个意想不到的回答。对这意外的回答,基辛格很愤怒,他挂断了电话。

    在第二天傍晚,基辛格又打给了罗斯恰尔斯。首先他对前面的失礼表示歉意,说明天打算带三个人来,只订一桌,并且不必谢绝其他客人。这对于基辛格来说,已经算是最大的让步了。

    罗斯恰尔斯听后回答说:“非常感谢您,但是我还是无法满足您的要求。”

    基辛格大感意外,问道:“为什么?”

    “对不起,先生,明天是星期六,本店休息。”

    “可是,后天我就要回美国了,您能否破例一次呢?”

    “不行,我是犹太人。您该明白,对于犹太人来说,星期六是个神圣的日子。如果星期六营业,那是对神的亵渎。”

    后来,一个美国记者写成《基辛格和芬克斯》的新闻,在美国报纸上大肆渲染。这就是今天“芬克斯”酒吧依然火爆的原因。

    人生感悟

    鲁连因为拒绝荣华富贵,而获得折服权贵的潇洒;陶渊明因为拒绝官位,而得到“不为五斗米折腰”的美誉……聪明的拒绝,往往可以成就人的一生。

    越是成功的时候,越需要冷静

    森林里住着老虎、大象、狐狸、猴子等,老虎是这里的国王。有一天,国王要出远门,可是找谁来做代理国王呢?老虎想来想去,最后把猴子叫来,说:“你是这里最聪明的猴子,我出远门的时候,森林里的一切就交由你来看管吧!”

    猴子平时在森林里自由惯了,整天东跳西跳,爬上爬下,和其他同伴比赛爬树、嬉戏玩耍,一时间要做代理国王还真是不知道如何是好。这只聪明的小猴子开始想办法,它回想老虎做国王时候的样子,并模仿它的神态、行为,学着老虎大声说话,尽量让自己也显得威风凛凛。

    不愧是个聪明的小猴子,它学习的进度很快,没多久,就真的像国王了。

    因此以前和它一起玩耍的猴子都对它敬重有加,甚至臣服于它的威严。当然,它自己也非常满意,并感慨地说:“做国王真是过瘾!”

    过了一段时间,老虎回来了。小猴子开始苦恼了,自己毕竟是只猴子,终归要把国王的位置让给老虎。可是,它怎么也无法适应以前平凡的生活,在同伴面前依然趾高气扬,指手画脚,喜怒无常,它的同伴开始讨厌它。

    这只小猴子痛苦地对同伴说:“你们为什么就不能对我尊敬些呢?毕竟我也是当过国王的猴子,只是恢复到以前的状态太难了,我看,你们是不可能理解的!”

    一只小猴子天真地说:“可是,我怎么觉得你说这句话的时候还像个国王似的!”

    人生感悟

    很多人在没有做好准备的时候,就名利双收。这种成功很容易冲昏人的头脑,让人在迷迷糊糊中失去自我,结果名利来得快,也去得快。越是成功的时候,越是需要冷静。当一个人最风光的时候,也意味着他开始走下坡路了,要提前做好思想准备。能上能下,才是真英雄。

    和自己赛跑,不要和别人比较

    因为家里很穷,一对孪生兄弟很小就被母亲分别送给了别人养育。可不幸的是,哥哥的养父母很早便离开了人世,无奈之下他只得投身寺院当起了和尚。而弟弟要幸运得多,平平淡淡地活到了二十几岁,娶了妻子生了孩子。

    一次偶然机会,这对孪生兄弟重逢了。兄弟俩相约在半山腰的小凉亭叙旧,在聊天的过程中哥哥表示很羡慕弟弟能够尽享家庭的温馨;而弟弟却羡慕哥哥皈依佛门之后远离红尘的淡然。这时,突然发生了山崩,两人在慌乱之中逃到了一个山洞中,幸免于难。

    晚上睡觉时,哥哥怕弟弟着凉,把身上的僧衣脱了下来盖在了弟弟身上。弟弟一大早醒来,看到哥哥只穿着单薄的衬衣,于是赶忙把身上的衣服脱下来给哥哥盖上。

    几天后,寺院的僧人和弟弟的家人一起找到了兄弟俩,却因为二人身上的衣服将其弄混了,哥哥被拉回了弟弟家,弟弟被带回了寺院。由于一直向往对方的生活,所以兄弟俩干脆将错就错地住下了。

    哥哥为了照顾家里,每日在外累死累活,丝毫享受不到在家生活的温馨;而弟弟天天要早起敲钟念佛,吃斋化缘,半点也感受不到出家人的闲淡。兄弟俩最终还是调换回了身份,这才发觉,还是过自己的日子舒坦。

    人生感悟

    星云大师云:“人生的道路,无论是崎岖或平坦,都要靠自己去走;人生的滋味,哪怕是酸甜或苦辣,也要自己品尝。”如果能用“和自己赛跑,不要和别人比较”的态度来面对生活,我们就会轻松许多,也更容易找到幸福的入口。

    一味索取是得不到幸福的

    果园里有一棵苹果树。有一个小男孩每天都喜欢来跟苹果树玩。他上树摘苹果吃,在树荫里打盹,他爱这棵苹果树,苹果树也爱他。

    时光飞快地过去,小男孩变成了大男孩,他不再跟苹果树玩了。一天,男孩回到苹果树身旁,他看起来很难过。

    “来跟我玩一会儿吧。”苹果树对他说。

    “我不是小孩子了,我不会爬树了,我需要玩具,我需要钱买玩具。”小男孩说。

    “对不起,我没有钱。不过你可以把我所有的苹果摘下来拿去卖钱。”苹果树回答他。

    小男孩打起精神来,他把所有的苹果摘光了,然后快乐地离去。

    摘了苹果后,小男孩再没有来看过苹果树,直到他长成一个男人。一天,他回到苹果树这里。

    “来跟我玩一会儿吧。”苹果树对他说。

    “我没有时间玩,我要工作来养活我的家庭。我们需要一所房子安身,你能帮助我吗?”男人说。

    “对不起,我没有房子。不过你可以砍掉我所有的树枝拿去盖房子。”苹果树回答说。

    男人打起精神来,他砍掉了所有的树枝,然后快乐地离去。

    看到男人快乐,苹果树也非常快乐,不过男人砍了树枝以后再也没有来看过苹果树。苹果树又孤零零了,它很伤心。

    一个炎热的夏日,男人回到苹果树这里。苹果树高兴极了。

    “来跟我玩一会儿吧。”苹果树对他说。

    “我一天比一天年纪大,我想去航海,让自己放松下来。你能给我一条船吗?”男人问。

    “用我的树干去做条船吧,你就可以航行到很远的地方,你会快乐的。”

    于是男人砍了树干做了条船,他真的去航海了,并且很长时间没有回来。

    很多年以后,男人终于回来了。

    “对不起,孩子,”苹果树说,“我没有什么可以给你的了,没有苹果给你吃。”

    “没关系,我牙齿都掉光了,不能咬苹果了。”男人说。

    “也没有树干给你爬。”苹果树说。

    “没关系。我太老了,爬不动树了。”男人说。

    “我真的没有什么可以给你,只有我快要枯死的树根。”苹果树流着眼泪说。

    “我并不需要什么,只要有个地方能坐下来休息一下,经过这么多年,我太累了。”男人回答。

    “那好!老树根是最适合歇息的地方了,过来跟我坐一会儿吧。”苹果树高兴地说,含着眼泪对男人微笑着。

    人生感悟

    高尔基说:“你要记住,永远要愉快地多给别人,少从别人那里拿取。”只索取而不给予的人是乞丐,幸福在于给予而不是索取。星云大师说:“给予的越多,收获的也越多;索取的越多,收获的就越少。没有付出,幸福也没有办法流进你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