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六
灵变
【原文】
一日百战,成败如丝①。三年造车,覆于临时。去凶即吉,匪夷所思②。集《灵变》。
【注释】
①丝:形容时间短暂,或机会难以把握。
②匪夷所思:不是按照常理所能想到的。
【译文】
一天之中上百次会战,胜和负往往只是在一线之间。花三年时间所制造的一辆马车,往往由于刹那间的疏忽而翻覆。洞见危机,趋吉避祸,是常人难以想象的。集此为《灵变》卷。
汉高帝
【原文】
楚、汉久相持未决。项羽谓汉王曰:“天下汹汹①,徒以我两人,愿与王挑战决雌雄,毋徒罢天下父子为也!”汉王笑谢曰:“吾宁斗智,不能斗力!”项王乃与汉王相与临广武②间而语。汉王数羽罪十,项王大怒,伏弩射中汉王。汉王伤胸,乃扪足曰:“虏中吾指!”汉王病创卧,张良强起行劳军,以安士卒,毋令楚乘胜于汉。汉王出行军,病甚,因驰入成皋③。
【评】小白不僵而僵,汉王伤而不伤。一时之计,俱造百世之业。
【注释】
①汹汹:动荡不安的样子。
②广武:今河南荥阳之北,有三皇山,上有东西二城,各在一山头,相距二百余步,中隔山涧,刘邦与项羽即在此处对话。
③成皋:在广武之西不足百里。
【译文】
楚汉两军对峙,久久没有决出胜负。项羽对刘邦说:“如今天下所以纷扰不定,原因在于你我两人相持不下。不如干脆一点我们两人单挑,不仅谁胜谁负就能马上水落石出,也省得天下人因为我们两人而送命。”刘邦说:“我宁可和你斗智,不想和你斗力。”后来项羽和刘邦在广武山隔军对话,刘邦举出项
羽十条罪状,项羽一听不由怒上心头,举箭一射,正中刘邦前胸。刘邦却忍痛弯身摸脚说:“唉呀,蛮子射中我脚了。”说完便已倒地。刘邦其实伤重得几乎下不了床,张良却要刘邦强忍创伤起来巡视军队,除了安定军心外,更为了不让项羽知道刘邦伤重而乘机进攻。刘邦一离开军营,便因伤重不支,立即快马返回成皋。
【评】小白受管仲一箭,本来没有怎么伤,却佯作伤死。刘邦受项羽一箭,已经重伤,却佯作无事。两人都因一时机敏应变,成就日后百年基业。
宗典等三条
【原文】
晋元帝叔父东安王繇,为成都王颖所害,惧祸及,潜出奔。至河阳,为津吏①所止。从者宗典后至,以马鞭拂之,谓曰:“舍长,官禁贵人,而汝亦被拘耶?”因大笑。由是得释。
宇文泰与侯景战。泰马中流矢,惊逸,泰坠地。东魏兵及之,左右皆散,李穆下马,以策击泰背,骂之曰:“笼东②军士,尔曹主何在?”追者不疑是贵人,因舍而过。穆以马授泰,与之俱逸。
王廒之败,沙门③昙永匿其幼子华,使提衣幞自随。津逻④疑之,昙永呵华曰:“奴子何不速行!”捶之数十,由是得免。
【注释】
①津吏:把持渡口的官吏。
②笼东:溃败、不振作的样子。
③沙门:和尚。
④津逻:巡逻渡口的兵卒。
【译文】
晋元帝的叔叔东安王司马繇被成都王司马颖陷害,害怕惹祸上身,于是逃离京城,在渡河的时候却被守军拦了下来。随行的宗典追赶上来,用马鞭打司马繇,对他说:“朝廷下令禁止朝廷大官渡河,没想到你竟然也被当成贵人拦了下来。”士
兵听后没有怀疑他,于是东安王得以平安地渡河脱险。
南北朝时期的宇文泰和侯景交战的时候,坐骑被箭射中了,受到惊吓而狂奔,宇文泰从马上摔了下来。这时东魏的士兵已经越来越近,而宇文泰的侍卫已经走散了。大将李穆在旁边,跳下马来用鞭子抽打宇文泰,骂道:“你这个无能的败兵,你的主子在哪里?为什么你一个人躺在这里?”东魏的士兵没有怀疑这是大人物就匆匆过去了,李穆于是把马让给了宇文泰,和他一起逃跑。
晋朝时王廒战败之后,有个叫昙永的和尚收容了王廒的幼子王华,让王华提着包袱跟随在自己身后。巡逻的敌方士兵对王华的身份产生了怀疑,正要上前盘查,昙永灵机一动,对着王华骂道:“你这个下贱的奴才还不赶快走!”并对他拳打脚踢,王华就这样安然脱险。
王羲之
【原文】
王右军①幼时,大将军②甚爱之,恒置帐中眠。大将军尝先起,须臾,钱凤入,屏人论逆节事,都忘右军在帐中。右军觉,既闻所论,知无活理,乃剔吐污头面被褥,诈熟眠。敦论事半,方悟右军未起,相与大惊曰:“不得不除之!”及开帐,乃见吐唾纵横,信其实熟眠,由是得全③。
【注释】
①王右军:王羲之,王敦之侄。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故世称王右军。大书法家,草隶冠天下。
②大将军:王敦。
③得全:得以保全性命。
【译文】
晋朝人王羲之幼年时,甚得大将军王敦的宠爱,常要羲之陪着睡。有一次王敦先起床,不久钱凤进来,王敦命奴仆全数退下,两人商议谋反大计,一时忘了王羲之还睡在床上。王羲之
醒来,听见王、钱二人谈话的内容,知道难逃一死。为求活命,只好在脸上、被上沾满口水,假装一副熟睡的样子。王、钱二人话谈到一半,王敦突然想起王羲之还没起床,大惊道:“事到如今,只好杀掉这个小鬼了。”等掀开蚊帐,看到王羲之满脸口水,以为他睡熟了,什么也没听到。王羲之因而保住一命。
刘 备
【原文】
曹公素忌先主①。公尝从容谓先主曰:“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本初②之徒,不足数也!”先主方食,失匕箸。适雷震,因谓公曰:“圣人云:‘迅雷风烈必变③。’良有以也,一震之威,乃至于此!”
【评】相传曹公以酒后畏雷,闲时灌圃轻先主,卒免于难。然则先主好结氂④,焉知非灌圃故智?
【注释】
①先主:刘备,史称蜀先主。
②本初:袁绍,字本初。
③迅雷句:出自《论语》。
④结氂:编织毛制品。
【译文】
曹操对刘备一直心存怀疑,曾对刘备说:“放眼天下,能称得上英雄的只有你、我二人,至于袁绍之类,根本不足为惧。”刘备正在吃饭,手中的筷子吓得掉了下来。刚好天上响起雷声,刘备担心曹操起疑心,就对曹操说:“圣人说:‘有巨雷暴风,必是天地有巨变的征兆。’这话实在有道理,难怪刚才一打雷,我吓得筷子都掉了!”
【评】相传曹操曾以酒后害怕雷声而掉下筷子,闲的时候养花莳草,而认为刘备不会有大作为,才打消了杀刘备的念头。然而刘备又以喜欢结髦出名,又怎能知道这是不是和养花莳草一样,都是避杀身之祸的一种手法呢!
张咏 徐达
【原文】
张乖崖
守成都,兵火之余,人怀反侧。一日大阅,始出,众遂嵩呼①者三。乖崖亦下马,东北望而三呼,复揽辔而行。众不敢讙。
上②尝召徐中山王③饮,迨夜,强之醉。醉甚,命内侍送旧内④宿焉。旧内,上为吴王时所居也。中夜,王酒醒,问宿何地,内侍曰:“旧内也。”即起,趋丹陛⑤下,北面再拜三叩头乃出。上闻之,大说。
【评】乖崖三呼而军哗顿息;中山三叩头而主信益坚。仓卒间乃有许大主张,非特恪谨而已。
【注释】
①嵩呼:三呼万岁。
②上:指明太祖朱元璋。
③徐中山王:徐达,死后追封中山王。
④旧内:旧的王宫。
⑤丹陛:宫殿的台阶,漆成红色,故称丹陛。
【译文】
宋朝的张咏戍守成都的时候,战乱刚刚平定,人常有反叛之心。一天举行校阅,张咏刚刚出现,军士们立即大声鼓噪,再三呼叫万岁,张咏立即下马面向东北高呼三声“皇上万岁”,然后上马继续校阅。军士们见此举动,不敢再喧哗。
一次明太祖召徐达饮酒,喝到了夜晚还不停地灌徐达酒。徐达喝得大醉,太祖命令内侍把徐达送到旧内休息。旧内是太祖为吴王的时候所居住的宫殿,半夜徐达酒醒后,问内侍这是什么地方?内侍回答说:“是旧内。”徐达立即起身,跪在台阶上朝北拜跪,三叩首之后才离开了。太祖听说这件事情之后,十分高兴。
【评】张咏高呼三声万岁,平息了军士们急躁反叛的情绪;徐达三叩首,坚定了太祖对他的信任。这两个人都在极短的时间之内做出了日后对自己影响甚大的决定。看这两个人的行为,难道仅仅是行事谨慎而已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