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八章 战事四起

    “放心吧,这次的战事肯定有人抢着要去呢,轮不到大哥的,”谢子娪轻笑了一声,捻起了一块月饼,慢条斯理地咬了一口,见大家的目光都落在自己身上,谢子娪才继续道:“皇上不是闹着要御驾亲征么,皇上都这么说了,那下面的皇子不得有个表率?周王这么精明的人,这么好的机会肯定不会放过的。”

    容稹笑着补充了一句:“且让周王和三皇子去争吧,咱们就别掺和了。”

    “三皇子都不在京城,怎么和周王争……”谢子珏话说道一般,见谢子娪像看一个傻子一样的看着自己,立马就反应了过来,他恍然大悟的“哎哟”了一声,接着道:“三皇子和姜家原本就驻守的是西域那边,这出了事儿,三皇子和姜家事近水楼台先得月啊!不过这样的话,周王又如何能争得赢?”

    “他争不争得赢,跟咱们有什么关系?”谢子娪不雅的白了谢子珏一眼,她怎么觉得最近谢子珏有些变傻了?

    谢子珏:“……”

    谢子娪都不用说,谢子珏就知道谢子娪心里在想什么,他轻哼了一声,跑到另一边儿的回廊上面去坐着去了。

    “可若是周王争赢了呢?周王都没有带兵打过仗,万一要是这一仗打输了,岂不是将大燕的地盘拱手让人……”谢子琛对西域那边的局势倒还有几分担忧。

    “那就让三皇子去呗,三皇子待在西域边关挺多年了,姜家又算是地头蛇,自然比周王好些。”比起容荀,谢子娪自然是属意让三皇子领兵打仗的。

    毕竟容荀那点心思,在京城玩玩还行,一旦上了战场,还不知道是不是带着大家去送死呢,大燕的战士,不能这样拿去白白牺牲。

    “你说让三皇子去,

    就让三皇子去啊,周王如今势力也不小,万一……”谢子珏想要堵两句谢子娪,但是却被谢子娪给打断了。

    “没有万一。”谢子娪脸上虽然还带着笑,看起来人畜无害,但是眼底却有几分睥睨天下的气势,仿佛她说的话,就一定会实现一般。

    “阿七说得,没错,这种事情,不会有万一的。”容稹也在一边儿有些慵懒的开了口。

    谢子珏和谢子琛对视一眼,虽然没有说话,但是听了谢子娪和容稹的保证,两人倒是没由来的松了一口气。

    如此,谢子琛肯定是不会上战场了,向知婉的心倒是落了下来。

    而诚如谢子娪和容稹想的那样,容荀自然是不会放过这么好的机会的,翌日早朝就上书请奏,说永和帝是九五至尊,君子不立于危墙下,他身为永和帝的皇子,身为大燕的王爷,理应为永和帝,为大燕分忧。

    一番言辞,说得倒是恳切。

    但是谢子娪和容稹既然早就料到容荀有此打算,又怎么会任由容荀就这样代替永和帝出征西域?

    于是自然有人站出来反对。

    两派人都吵得厉害,永和帝不由觉得头疼,便早早的散了早朝,说此事容后再议,不过倒是没有再提要御驾亲征的事情。

    散了早朝之后,永和帝觉得心中烦闷,觉得这些朝臣也好,还是自己的儿子也罢,都不是什么好东西!

    于是永和帝便想起了自己还有个才几岁的小儿子,抬脚便往蒋妃的宫里去了。

    自从江月死了之后,宫里年轻的妃嫔也就只有丽妃了,丽妃是高丽公主,性子娇蛮,头几天永和帝还觉得新鲜,后面就觉得没趣了,毕竟永和帝年纪大了,还是喜欢温柔一些的女人,于是永和帝近来到蒋妃宫里

    的次数便多了起来。

    “朕宝刀未老,为何不能御驾亲征?!朕若是御驾亲征,必然能将西域那群乌合之众一举拿下,说不定还能灭了叶尔羌和东察合台,将大燕的舆图再扩张一番,想必将来史书上也能有朕浓墨重彩的一笔!”说起这个,永和帝就有些气闷。

    听永和帝说起这事儿,蒋妃心中不由讥笑了起来,她有些嫌弃的看着自己面前一脸横肉的永和帝,心想,就这,还去打仗?去送死还差不多,到时候成为大燕历史上第一个被敌军斩于阵前的皇帝,铁定也会赫赫有名。

    心里这般想着,蒋妃面上确实丝毫都看不出来,她细心的替永和帝捶着肩,细声细气的道:“皇上说得有理,不过您平日里这日理万机的,若是去了西域御驾亲征,那这京城里的庶务要交给谁?难道要交给周王吗?”

    蒋妃这样一说,永和帝心里倒是如明镜似的,再也不提想要御驾亲征的事情来。

    御驾亲征固然可以青史留名,可若是因为御驾亲征,而把朝中事物都交给容荀,你等到他御驾亲征归来,这大燕说不定就易了主了,他纵然打下叶尔羌和东察合台,也不过是为容荀做嫁衣!

    不行!

    蒋妃这边不动声色的给永和帝吹了耳边风,不仅打消了永和帝想要御驾亲征的心思,还给 永和帝提了醒,让永和帝继续防着容荀。

    但是西域那边的战事刻不容缓。

    于是便有朝臣提出让三皇子和姜家过去,一是因为三皇子和姜家在西域那边待了多年,对叶尔羌和东察合台都颇为了解,二则是因为三皇子和姜家离那边近,可以及时带着军队增援。

    容稹和谢子娪这边也倾向于让三皇子容旭去,所以朝中局势

    一面到,容荀毫无胜算。

    对此,容荀恨不得现在就将两人千刀万剐了。

    “简直可恨!处处坏本王的好事!”容荀气得牙痒痒,打了好大一通脾气。

    对于容荀遇事只知道发脾气,魏尚书有几分讥讽,不过也好,若是来个聪明的,他们还不好控制呢。

    “既然那临安郡王实际上的身份是皇子,那跟您就是对立的关系,您怎么没有趁着他羽翼未丰的时候处置了他呢?”魏尚书也是最近才知道容稹的身份,还有几分惊讶,也有几分怀疑,怀疑这是容荀骗他们去对付容稹的幌子。

    “本王也是才知道!”说起这个,容荀就有些懊恼,容稹在他的眼皮子底下待了这么久,他都从来没有怀疑过!还白叫了他那么久的郡王叔!

    我呸!不过是个野种,他也配!

    “既然王爷都是才知道的,那想必这事儿还是个秘密,这么说来,三皇子那边……应该也不知道吧。”魏尚书的一双眼睛黑得发亮。

    察觉到魏尚书话里未说尽的意思,容荀皱着眉看着魏尚书,迟疑道:“你的意思是说……”

    魏尚书含笑点了点头:“论起身份,您和三皇子才算是正统的,临安郡王算什么?他有什么资格和您与三皇子争?可偏偏这些年他躲在暗处,得了不少好处,让您和三皇子如今都处于弱势,他一人要风得风,要雨得雨,您不甘心,难道三皇子就甘心了吗?”

    容荀沉默了。

    魏尚书继续道:“没有皇子不想做太子,没有太子不想做皇帝,三皇子自然也是有这个心的,您大可跟三皇子打开天窗说亮话,先解决了共同的敌人,大家再公平竞争,如此大家都还有五五开的希望,可若是不合作,那那个位置,

    可就是临安郡王的了,三皇子不会想不明白这一点的。”

    “没错,”容稹勾了勾嘴角,“老三想必也是不知道容稹的身份的,若是知道了,怕也不会甘心被一个野种给骑到头上去!”

    魏尚书看容荀已经明白了过来,欣慰的摸了摸自己的胡须,不住地点头。

    “老三不在京城,本王这边没有合适的人远赴边关,此事就有劳尚书大人了。”容荀冷不防给魏尚书来了这么一句。

    魏尚书的笑容就僵在了脸上。

    容荀在心里冷笑,愚蠢的南诏人,还真以为他是那么好利用的?哼,利用他?鹿死谁手都还未可知呢!

    西域的战事刻不容缓,所以永和帝最终还是下旨,点了三皇子容旭和定远将军府姜家前去支援,然后京城另外派十万大军去增援,确保这一仗万无一失。

    屋漏偏逢连夜雨,西域那边跳起了战争之后,建州女真部也跟着集结了军队,在大燕边境耀武扬威,率先抢占了一城,大有趁着大燕西域战事吃紧,他们就要将大燕辽东那边给吞下之势。

    而大燕北方的鞑靼也虎视眈眈。

    一时间,到处都是外患,永和帝直接就被气病了。

    “能并不气病么,前脚才轰轰烈烈的办了万寿宴,诸国来贺,然后他还做着万国来朝的美梦,不过才几个月,这些国家就接连发起了战争,占领了大燕的土地,龙椅上那位没有气得一举升天那都是他运气好!”容稹夜里和谢子娪亲热之后,说起这事儿来。

    “现在大燕的战事吃紧,你和大哥是不是也要……”谢子娪有些忧心。

    “不用担忧大哥,龙椅上那位是不会再让大哥有机会立战功的,”容稹嗤笑了一声,“要不是他疑神疑鬼,大燕何至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