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匆忙进宫,发现端倪

    看出薛崇简内心的挣扎。

    李正一不由得轻轻地,拍了拍他的肩膀,还冲他一笑,云淡风轻。

    此举,倒不是担心薛崇简会糊涂到,趁此机会……做出“刺杀武则天”这样惊天动地的大事。

    毕竟此时的他,还只是个孩子。

    而且。

    他最好的盟友李隆基。

    此时,也才不过十二岁。

    且和他父亲李旦、诸位兄弟一起,被武则天幽禁于深宫之中。

    独木不成林。

    就算薛崇简再恨武家人。

    眼下,顶多也就是在心里矛盾挣扎,断不会轻举妄动,更何况,他母亲太平公主还在身边……

    所以,李正一并不担心这些。

    他轻拍薛崇简的肩膀,只不过是想给这个矛盾纠结的傻小子,一点来自陌生人的关心而已。

    等于。

    告诉他。

    人间值得……

    而太平公主深深地看了薛崇简一眼,眼里也藏着几分隐隐的不安,但这份不安,很快就化解了。

    旋即,太平公主看向李正一。

    沉沉一叹之后,缓缓回道:

    “我母亲她,确实一向身体朗健,方才,上官舍人秘传消息于我,并未提及母亲中风的因由,只是,字里行间,感觉似乎挺严重的!”

    说罢。

    太平公主掀开帘子,对马夫说道:

    “再快些!”

    “是,公主!”

    应罢,马夫扬起了手中的马鞭。

    ——驾!

    对着马屁股就是一鞭。

    前头的两匹马,四蹄飞快翻腾,确实比先前快了不少,原来这就是“快马加鞭”的现实版……

    而太平公主,面露担心之色,双手虔诚合十,嘴里不住地念叨:

    “上天庇佑,愿母亲逢凶化吉!”

    …………………

    从公主府到洛阳宫,不远。

    只隔了大半条天街。

    约莫半个时辰。

    便行至长乐门。

    ——吁!

    马车停了下来。

    此刻,太平公主无暇顾及身为公主的那份端庄淑雅,下了马车就径直进了长乐门,往上阳宫赶去……

    李正一和薛崇简紧随其后,也下了马车,依旧是跟在公主身后。

    抬头看天。

    已是傍晚时分。

    暮色朦胧,像一张巨大的黑幕,笼罩在偌大又空旷的洛阳宫之上。

    一阵风吹过。

    吹走了夜色烟尘。

    吹醒了天上星辰。

    在夜空中,忘我地闪烁……

    确实,不管这世间多少苍茫,多少人来了去,又去了来,亦不管多少人形色匆匆,或是又有多少人留下多少遗憾,咽下多少不甘……

    唯有这星辰与明月,不朽。

    不知为何。

    也不知是不是想多了。

    走在寂静的宫里,李正一似乎闻到了一股“宫廷政变”的味道。

    乍一看。

    宫里一切井井有条。

    丝毫没有因为武则天的中风晕倒,而发生可能另有所图的混乱。

    但是。

    太安静了。

    安静得有些可怕。

    李正一深吸一口气。

    仍是小心翼翼地跟在太平公主身后,只是步子比先前更快了些。

    不出一盏茶时间。

    三人就已赶到上阳宫。

    从宫门口开始,就是戒备森严之状,不仅有宫中侍卫严阵以待,更有皇帝亲卫“千牛备身”保护在侧,有明岗,也有暗哨。

    见到他们三人。

    侍卫本来是要拦着的。

    可得见太平公主手中令牌之后,侍卫才恭恭敬敬地行礼放行……

    进了寝殿。

    便见到了熟悉的张御医。

    他守在武则天的榻前,手拿银针,双手却微颤,整个人看上去,焦头烂额、六神无主的样子,额头上渗出颗颗细细密密的汗珠……

    而武则天。

    一个七十多岁的老太太。

    如今静静地躺在榻上,没了平日里各种精致妆容的掩饰,倒是从脸上瞧出了几分老年人该有的憔悴和苍老。

    这一刻。

    李正一无比真实地觉得,武则天也是一个很普通的人,尽管她是皇帝,还是唯一一个敢在男权时代称帝的女皇帝……

    在清醒之时。

    她可以杀伐果决,掌天下权。

    但此时的她。

    却也和普通人一样,会生、老、病、死,终究逃不出时间的魔爪。

    正想着。

    张御医站起身,擦了擦汗。

    却见太平公主前来,忙叩头行礼:

    “微臣拜见太平公主!见过……”

    话还没说完。

    太平公主便急匆匆地,从张御医身旁走过,径直到武则天病榻前,轻轻跪下,紧紧地握着武则天的手。

    泪珠似串儿般从两颊掉落……

    而此时的李正一和薛崇简,没有靠近榻边,只是立侍于一旁。

    薛崇简面带忧色,却仍一脸矛盾。

    而李正一,却不甚慌张。

    他知晓。

    历史上的武则天。

    驾崩于公元705年。

    也就是说,她还有八年多的时间可以活,想必这一次的中风,应该不至于会要了她的命……

    过了十几秒。

    太平公主看向张御医,说道:

    “张御医,快快免礼……你赶紧和本公主说说,母亲她病势如何,不是一向身体康健吗?为何今日会突然中风晕倒?”

    张御医没有起身,忙拱手回道:

    “回公主的话,陛下……陛下她这病症来得蹊跷,微臣也……也是前所未见,但请公主放心,微臣定当竭尽全力为陛下医治……”

    听罢。

    太平公主眉头紧蹙,追问道:

    “蹊跷?如何个蹊跷法?张御医,你且把我母亲的病症,细细说来,不要漏过任何细节……”

    张御医战战兢兢地回道:

    “陛下虽上了年纪,但保养极好,此次突然晕倒,还伴随着偏身麻木,汗出心悸,手足肿胀,舌质暗淡等症,脉象沉细不稳……且来势汹汹,实在是让人起疑,微臣听闻有一种奇毒,恰致陛下此症!”

    “什么毒?”

    太平公主擦干眼泪,追问道。

    张御医仍躬身,小心回道:

    “不敢欺瞒公主,关于此奇毒,微臣知之甚少。不过是在翻阅古籍时,对此略有了解。然而,据古籍记载,能制此毒之人,早在隋朝末年,就已绝迹,此毒配方也没能流传下来……”

    听罢此言。

    太平公主怒火中烧,呵斥道:

    “你这话,说了,不等于没说吗?别拿那些掉书袋的话,来搪塞本公主!今日,本公主就要你一句准话,我母亲她何时能醒?”

    张御医吓得浑身发抖,回道:

    “回,回公主……的话,微臣也不敢保证,但定会尽全力医治的!”

    太平公主怒斥道:

    “无能庸医!”

    稍顿了顿,太平公主又呵斥道:

    “你一人医术不行便罢,可偌大一个太医署,总有能给本公主准话的御医!现在,本公主命你,速去将太医署所有御医都请来,替陛下医治,若是整个太医署都治不好,那本公主便让你们全都陪葬!”

    太平公主这话,虽狠。

    倒是无意间,提醒了李正一。

    放眼看去。

    整个寝殿里。

    只有张御医这一个御医。

    虽说这张御医,是常年随侍武则天身侧的御用医官,但今日,武则天如此严重的病症,怎么可能只有一个御医来照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