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四桩喜事!

    看到李应叫苦不迭,晁盖和宋江二人赶快下来请罪。

    自称久仰扑天雕大名,一直希望请上山来入伙,故而使出这条计策,望其恕罪。

    李应还能够说什么呢?

    说自己偏不答应,然后带着家人回到已经被烧成废墟的家里过活吗?

    他只能点点头,接受宋江的安排,并让一家老小去后厅安顿。

    随后宋江又笑道:

    “大官人,我叫两个巡检并那知府,过来相见。”

    李应一愣,摸不着头绪,疑惑道:

    “此时此地?”

    宋江点点头道:

    “正是此时此地。”

    接着手一招,便见吕方郭盛二人出了大厅。

    李应知道这是宋江派人去叫人,但心里属实闹不明白了。

    捉拿自己的知府不是被宋江赶跑了吗?如何会在山上?

    莫不是当时宋江等人已经拿住了知府和巡检,然后偷偷带上山来?

    那瞒着我作甚呐?

    李应还在那琢磨,却见厅外传来脚步声。

    只见吕方郭盛二人身后,跟着的一行人来,正是那知府、巡检、虞侯、都头。

    不过这些人此时身上哪里还有官服,全都是粗布麻衣,与旁边的好汉们差不多穿着。

    看到这里李应哪里还不明白,知府巡检都头啥的,根本就是梁山人假扮的。

    萧让、戴宗、杨林、裴宣……一行人齐齐向李应抱拳见礼。

    李应脸色涨红,只觉得方才喝的接风酒有些上头。

    想晕。

    此时已是戌时,晁盖让众人落座,便开始宴会。

    宴会上,宋江开始向晁盖讲述三打祝家庄的经过。

    很快宋江便提及登州系的好汉们,于是病尉迟孙立一共八个好汉,举杯向众人敬酒。

    晁盖含笑点头,心中舒爽不已。

    因为他琢磨了一下便发现,这登州系的八位好汉,竟然与宋江关联不大。

    如此甚好,值得拉拢。

    宋江看到晁盖点头,便又介绍起扈家庄。

    于是扈太公、扈成、扈三娘三人也站起身来敬酒。

    晁盖又点了点头,不过这次没有过多表示。

    随后宋江举着杯子,看了眼王英,然后面向众人道:

    “今日诸位聚首,合得四桩喜事。”

    晁盖好奇道:“四桩喜事?贤弟细说端详。”

    其他好汉也纷纷好奇起

    来,大喊大叫,让宋江细说。

    王英摸了摸鼻子,心中嘀咕:这公明哥哥,不会准备现在给我做媒吧。

    他刚才注意到了宋江的目光,所以心中如此猜测。

    只见宋江自矜一笑,然后道:

    “这第一桩喜事,便是此次我梁山好汉下山,打下了祝家庄,显了山寨的威风,得了五十万石粮食!”

    晁盖哈哈笑道:“这是头等喜事,众兄弟自不会忘。”

    宋江又道:“这第二桩喜事,便是李应大官人上山,扈太公与寨里结盟!”

    吴用捋着胡须,也开口道:“公明哥哥说的不错,这的确是大喜事,而且分量丝毫不比打下祝家庄差。”

    李应和扈太公二人,一齐站起,其他好汉鼓掌欢迎。

    感受着这欢快的气愤,扑天雕李应心中的郁结,也消了不少。

    而扈太公一张老脸也挤出笑容,此时他倒是觉得梁山贼寇们,没有自己想的那么粗鲁不堪。

    众人都在为新人上山这件事欢呼,只是吴用看着众人高兴的样子,抿了抿酒,没有多言。

    在吴用看来,这第二件喜事,最值得高兴的点,其实应该在自此独龙山尽在梁山的掌握之下!

    接着宋江又道,“这第三桩喜事,便是登州八位兄弟入伙,如今我水泊梁山日益兴旺。”

    登州系的好汉们,再次起身。

    “公明哥哥,那第四桩喜事是啥啊?”

    厅下的李逵站起身来,大声问道。

    其实众人心里也疑惑。

    前三桩喜事,都有迹可循,宋江说的这些,他们都能想到。

    可此次打祝家庄的收获,不就这些嘛,哪里还有第四桩喜事。

    只见宋江虚手一按,然后道:

    “至于这第四桩喜事嘛,王英你过来。”

    王英乖乖站了起来,然后走到宋江身旁。

    宋江拍了拍王英的肩膀说道:

    “此前你从扈家庄回营时,我便与你说过替你做媒,当时营里许多弟兄都知道。”

    “而如今聚义厅前,人员齐备,当着晁盖哥哥与弟兄们的面,今日完得此诺。”

    随后宋江向扈太公拱手道:

    “太公,我这兄弟武艺虽不及三娘,但一来我当时许过他一门亲事,二来神物预言三娘与我这兄弟有一段姻缘。”

    “如今望太公点头,让他二人结为夫妻,亦是山寨里一桩美事。”

    扈太公嘴唇哆嗦,不知该说些什么才好。

    原来宋江让扈家人上山,是为了此时就说媒!

    太猝不及防了,让人心里一点儿准备也没有啊。

    神物的预言,他不是不知道,但真到要把女儿送出去的时候,他还是有些犹豫。

    因为他心里,原本是有另一套计划的。

    三娘肯定是要嫁给王英的,他没胆子违背神物的预言。

    但是他没准备现在就让三娘出嫁,他想缓个几年,运作一下,让王英洗白身份。

    毕竟王英现在的身份是山贼,等以后庄里人讨论起扈家庄的姑爷是谁,他真说不出口,这忒没面子了。

    他想要面子,因为他深知面子的重要性。

    但他不敢堂而皇之的拒绝,因为说了便是看不起梁山,说了便是不给宋江面子。

    他扈太公与宋江的面子,孰重?

    自然是宋江!

    人家是梁山泊二当家!

    宋江见扈太公愣在那里,却不说话,以为扈太公就是不同意。

    于是又问道:“太公,可是有什么难处?”

    众人的目光都看向扈太公一家,扈太公心里好慌,扈成头皮发麻。

    王英也看向了他们,不过与其他人不同的是,王英的注意力却放在三娘的身上。

    王英想知道,三娘对宋江做媒的这件事,是个什么看法?

    排斥?

    勉强接受?

    还是说无所谓?

    只见扈三娘此时也看向王英,只不过锁着眉头。

    这啥意思啊?

    王英不懂。

    “咳咳!”

    这时扈太公干咳一声,脸上挂上笑容,冲着宋江拱手道:

    “宋头领说笑了,此乃天赐姻缘,小老儿如何不同意?”

    “只是这结亲须得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却不知王英父母何在?”

    宋江闻言,心里一松,只要扈太公不拒绝这门亲事,那就一切好说。

    因此宋江和颜悦色道:“我这兄弟,年少之时,父母便已去世。”

    扈太公咧开嘴道:“父母双亡,但听说他有师傅啊。”

    宋江闻言一惊,过了好几息,才拍了拍脑门,叫道:

    “太公此言,却是有理。”

    “俗话说: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如今这徒弟成婚,做师傅的毫不知情,于情于理都说不过去啊。”

    王英的师傅公孙胜,已经消失大半年了,宋江刚才险些忘了这么个人

    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