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二更已过,街上人声寂静,除了身后的巍峨高墙上灯火通明,眼前一片漆黑。

    李凌睿和俞涵并辔坐于良驹之上,默默驱马前行。待离了宫墙之后,俞涵忽然挽住马缰停了下来,回身望着不远处,这座雄伟壮观的殿宇。

    阴云蔽月,晕乎乎的月亮光芒幽暗。城墙之上,十步一设防,巡逻的侍卫在如远星的灯火的映照下,依稀可见甲胄的寒光,凛凛冷光似乎使空气中也凝结了一丝的寒意。

    李凌睿不解地转头看着他,问:“怎么突然停下了?”

    “以前年岁小,不知何为忧愁。如今才发现来宫里这么多次,还从来没有认真地看过这城墙。这看似固若金汤的城墙,像不像一座巨大的牢笼?”俞涵似笑非笑地说。

    “若在心中圈地为牢,就算身在山林野地,也觉身处牢笼。人这一生,最无奈的便是自己的出身。生于普通百姓之家的人便羡慕我们这样尊贵的身份,殊不知,我们也向往他们安稳自在的生活。世间万物,皆有权享受这世间的美好,就连最卑微的蝼蚁亦是如此。可同时,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宿命和责任,我有,你有,皇兄也有,既然选择不了出生,逃脱不了责任,何不试着泰然处之呢?”李凌睿道。

    这一番话,说得俞涵哑口无言,敬佩之心油然而生。他拱手施了一礼,一脸郑重道:“凌睿,我见你平时放浪形骸,竟不知你心中自有丘壑,居然能有这样的见地,我着实心生佩服。”

    李凌睿赶忙摆摆手,颇有些不好意思,说:“诶,你这是做什么,你可千万别这样。这话,其实也不算我说的,是前段时间我和皇上在余春阁与颜太妃闲聊之时,颜太妃说了这样的一番话,我这也只能算是转述而已。”

    “相处越久越能发觉颜太妃是个学识见地俱佳的女子,有时我都在想,如若她非女子之身,以她的胸襟见地,在朝为官,必有一番大作为。”俞涵赞同道。

    “确实如此,我也是打心底佩服她呢。说到这,有件事,我不知道该不该告诉你。”李凌睿纠结再三,斟酌着该如何告诉俞涵,皇上与太妃的关系。

    “何事?”

    “皇上与太妃之间......这个,你应该看得出来出来吧?”李凌睿字斟句酌地寻着合适的词说,最终还是不能完整地表达出皇上和颜太妃的关系,他相信以他好友的能力,一定能明白他要表达的话的。

    俞涵拨转了马头,淡淡地看了他一眼,那个眼神,仿佛在说,这事大家早已心照不宣了,你居然还当成是一个秘密。

    “这事应该没人看不出。”

    最后留下这样一句话,俞涵率先往前行去。留下李凌睿一人在那呆呆发愣。

    良久,俞涵听到身后的哀嚎声:“我纠结煎熬了这么久,谁能把我失去的愉悦心情还给我。”

    李凌睿策马赶上俞涵,气愤地一把抓住俞涵的袖子,说:“你知道我为这事纠结了多久吗?你怎能如此不仗义。知道居然也不告诉我一声,害我白白浪费了大好的心情。我不管,你要把这心情赔给我。”

    俞涵简直无语望天,他还头次听说这心情还能赔的,可见他如此不爽,又觉于心不忍去拒绝他,便问:“请问睿王殿下,在下要如何将心情赔给你?”

    李凌睿面色稍霁,微微扬起下巴,思忖了一番,随即转头用闪闪发亮的眼睛盯着他,一副兴奋憧憬的模样。

    俞涵一见他这模样,想也没想就拒绝道:“我不去。”

    “欸,我都还没说去哪,你这么急着拒绝我作甚?”李凌睿诧异问道。

    俞涵不由得白了他一眼,说:“就你这神情,除了去青楼还能去哪。我可不去,我还得回去研究一下护国寺要如何布防呢。”

    “这有什么好想的,就那巴掌大的地方,里里外外全部换成我们自己的人,太妃还能长上翅膀自己飞走了不成?行了,今晚就跟我走,保证你有意外收获。”

    话音未落,李凌睿也不管他答应还是不答应,直接拉过俞涵手中的缰绳,用力拍了一下自己座下的良驹,纵马向着平康坊而去。

    尽管已是宵禁,但京畿巡逻侍卫谁不识得这昼伏夜出的睿王殿下呢?他们只当视而不见,任由那两匹玉骢马扬尘而过。

    入夜之后,若是要寻一处灯火通明,通宵达旦之地,除了宫中,那便只剩下平康坊了。

    二人在这坊中最大的妓馆——醉心院前下马,随着几位摇曳生姿的伎人进入楼内后,便来到了一处蜿蜒曲折的长廊前。

    只见那蜿蜒的廊道,每十步便设一精致小景,一眼望去约莫二十来个小盆景,无一重样,连植被都是不同的。檐外红色彩绘大灯笼高挂,每两三步便有男男女女搂抱在一起举止亲昵,场面一片旖旎。

    俞涵微有诧异:“醉心院何时休整过了?”

    “我说俞大公子,我没在的这几个月,您不会都没来过吧?这都多久的事了,你居然才知道。”李凌睿瞥了一眼身侧的人,趁机嘲笑了一番。

    俞涵也不恼,徐徐开口:“毕竟您贵为京城第一闲人,我要是抢了您这头衔,那京中第一清贵公子可不就无人胜任了吗?”

    此话一出,李凌睿被怼得无言以对,只好闭口不言,以免再被气到。

    二人走到廊道的尽头后,便到了醉心湖。

    一眼望去,率先进入眼帘的是湖对面的三层楼建筑,小楼不算大,约莫也就五、六丈宽,但外围灯饰颇具特色。每隔一丈左右,就悬挂着一长串的彩色琉璃灯笼,从顶楼垂下,直到地面。点点烛火透过琉璃,在湖面上留下了金金亮亮的影子,使得暗沉沉的湖面顿时明亮了起来。

    湖心亭中,几位舞姬翩然起舞,那妙曼的身姿在浅色的纱幔里若隐若现,让人不由浮想联翩。

    湖面上,来回穿梭的画舫中,也在不断地传出乐声,或是歌声,或是乐器声,甚是悠扬动听。

    俞涵随着李凌睿,踩过踏板,登上了其中的一个画舫里。

    外面歌舞升平,画舫里倒是颇为安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