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不如就叫贞观吧!

    李承乾开口道:“父皇,那儿臣就试试吧!如果取得不好,还希望父皇和母后不要见笑!”

    长孙无忌一听,两人又是会心一笑。

    这么一来,李承乾如果回应不好,那定会受他们攻击。

    年号,是帝王为了纪其在位之年而立的名号,同时,它也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标志和象征。

    以其重要性,李世民一定会慎重。

    所以,不管李承乾说什么,一定会被他们两人否认。

    “好,孩子,你慢慢想,其实也不着急,明天再给朕都可以!”

    李世民也知道这东西不好想。

    “是啊孩子,回去好好想想,看看能不能同你父皇想的不谋而合!”

    嗯?

    看这样子,李世民是想好了年号了?

    有意思了。

    那么自己就让他好好震惊下。

    以他对于这一段历史的了解。

    李世民在登基后的春节后,取了个年号,是为贞观。

    这贞观有着一定的含义。

    所以,他搜了一个贞观二字的出处,然后再结合自己的看法。

    那么,他想看看接下来大家的表现会是怎么样。

    看看李世民的为人是怎么样的。

    是拒绝,还是认同。

    于是,他说:“父皇,不用一天,现在儿臣正好想好了一个年号,十分适合于现在用!”

    此话一出,李世民大惊。

    “喔?乾儿你想到的什么年号?说来听听!”

    同时长孙无忌两人随时准备嘲讽太子。

    程咬金更也是准备好帮太子。

    必要时,他会说出一些太子年幼的话,以帮着李承乾度过难关。

    这官场总归是太过于混乱了。

    可不是一个八岁孩子可以抵挡的。

    只要太子说得不对,他也会出来救场。

    李承乾却是没有半点迟疑。

    他说:“儿臣的这个号年出自于《易传》中的《系辞·下》”

    《易传》是儒家对《易经》的注解。

    它作为儒家的理论基础的,而不是写出来打儒家的脸的。

    所以,它必然是和“孔曰成仁、孟曰取义”的儒家思想是一致的。

    此话一出。

    李世民直接追问:“那是什么样的年号?朕都有些好奇了。”

    说是好奇,不如说是心急。

    毕竟太子与自己可能想到一块了。

    “儿臣记得里面有一句话这么讲的,吉凶悔吝者,生乎动者也;刚柔者,立本者也;变通者,趣时者也。吉凶者,贞胜者也。天地之道,贞观者也。日月之道,贞明者也。天下之动,贞夫一者也。”

    哗,众人哗然。

    拿这里所有人来说,让他们背出这样的句子都有些困难了。

    就连饱读诗书的高士廉也只是刚好知道这其中的句子。

    长孙无忌更别提了。

    当李承乾引申经典文章的时候。

    两人也沉默了。

    毕竟这种经典,可不好喷。

    更不可能曲解之。

    这是古人的成果。

    不是一般的诗书。

    李世民更是惊讶到下巴都要掉下来了。

    这孩子真是令人惊喜不已啊。

    他什么时候熟读这些经书了?

    同时长孙皇后也是震撼到不行了。

    “乾儿,你怎么知道这个?”

    《易传》不是《易经》

    可不是古人必学的文章。

    可是李承乾却是知道。

    “母后,是儿臣偶尔看到的,这《易传》里面的内容十分吸引儿臣,所以,看一遍就全部记住了!”

    只看一遍就记住了?

    这是怎么样的天才哪!

    他们以前怎么没有发现。

    这么说来,李承乾学到的东西可能已经很多了。

    怪不得那么抵抗给他老师。

    李纲都教不了他。

    还有一个未来的孔颖达。

    “皇后,那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所说的年号是什么?”

    “父皇,儿臣觉得,年号当为贞观!”

    此话一出,众人大惊。

    李世民直接沉默了。

    接着,他又解释道:“贞,正也;观,示也。“贞观”以正示人也。其实质含义按照社会自然发展规律去做,寓意我大唐将顺民意,以达最终目的,必能成大器也!”

    所有人都安静了。

    因为他说得太好了。

    无懈可击。

    这是怎么样的存在啊。

    李世民的表情也变得极为精彩。

    他看了一眼长孙皇后。

    长孙皇后一直摇头。

    表示,之前她可没有提前与太子有过沟通。

    “孩子,这是你的解释?”

    李世民疑惑的问道。

    “是的,父皇,儿臣觉得贞观二字最为合适了!”

    李世民不由得点了点头。

    “是啊,是合适,与朕的想法不谋而合!”

    这话一出,让得本来要说话的长孙无忌两人直接不说话了。

    刚才他们还寻思着怎么对付太子的。

    可是李世民都说了自己也这么想的。

    他们哪里还敢出来打李世民的脸啊!

    那不是找死吗?

    程咬金顺势说道:“太子殿下可谓是往前推一千年,往后再推一千年,无人能比也!”

    这话有种讨好的感觉。

    “这个儿臣也没有想到,没想到竟然与父皇想到一块儿了。”

    “可不是,那是不是证明我们父子同心?只不过孩子你的解释更妙!让朕觉得年号就定贞观吧!”

    李世民是大喜。

    而后又问道:“无忌,你们觉得呢?”

    长孙无忌哪里哪说不好?

    “臣以为太子之才能强大,能与陛下想到一块,是大唐之幸也!”

    这应该算是他说过最违心的话了。

    高士廉呢?

    则说:“臣等还以为太子殿下需要更多点的时间才能想出来。不想却只花了几息时间。看样子平时一定有过许多努力了。”

    李承乾笑了。

    这两人,真有意思。

    “好好好!朕心生宽慰啊!”

    在李世民说话间,外面的雨似乎停了。

    又如太子所说的一般。

    这时,长孙无忌两人也发觉了外面的安静。

    不由得倒吸一口冷气。

    难道说太子有呼风唤雨的能力?

    “好了,陛下,这事就这么定了,妾身帮你拟下圣旨,明年开春,便向天下宣布!”

    “有劳皇后了!”

    “陛下说哪的话呢?对了,陛下,咱们还是多多休息吧!今天您已经站了太久了!”

    “也好!好了,朕累了,你们都出去吧!”

    随后,也不管大家了,直接进入房间之中了。

    那么,现场只有四人存在。

    这四人还会碰出什么样的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