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非得生儿子的渣男27
太后要封她为女官?
家乐惊喜得一时间说不出话来。
御厨只是宫中的一个厨子罢了, 而女官却是朝中官员了,虽不如男官那般有地位有身份,但也足以傲立世间女子之上, 如此一来,她岂不是和大姐一样风光了?
周锦夜听到太后说要封家乐为女官,这才满意的跪地拜道:“小六谢皇祖母。”见家乐半响没反应, 他忙提醒道:“家乐姑娘, 还不赶紧谢恩。”
家乐这才从巨大的惊喜中回过神来, 磕头拜谢,“小女谢太后隆恩。”
“母后为何如此抬举一个商女?”人退下去后, 康明帝不解的问太后。
如果真的喜欢她做的糕点,放到尚食局当个宫女便是, 母后竟然封了她为女官, 岂不是太过抬举她。
太后看他一眼,摇头叹息, “你啊, 虽和小六做了这么多年的父子,还是不够了解小六。”
“母后的意思是,小六对那商女生了情意?”康明帝后知后觉。
太后笑了笑, “你何曾看到那小子对哪个姑娘如此上心过?今日说是给哀家送贺礼, 其实是为那姑娘铺路呢。”
这小子为了自己的心上人可算是用了心思。
康明帝回想了一下之前的事, 确实如太后所言,但想到什么, 他拧眉道:“可是小六身份高贵,又怎么能配个商女?”
太后却道:“只要是小六喜欢的人,哀家不管她是什么身份,再说了, 难道哀家和皇帝难道还不能给小六的心上人一个配得上他的身份?”
见皇帝还要再说,太后抢先道:“皇帝,你别忘了,你皇姐临终前托付你的事。”
“旁的我都不求,只求夜儿能够随心所欲,做他喜欢做的事,幸福安乐一生。”
皇帝想起皇姐的话,重重叹息一声,“皇姐夫为朕丢了性命,连累小六仅三岁便没了双亲,是朕亏欠了小六,既然那姑娘是小六心仪之人,朕依他心意便是。”
太后笑着点头,心中十分高兴,未来孙媳妇手艺这么好,以后她日日都可以大饱口福了。
“六爷,谢谢你。”出宫的马车上,家乐感激道。
周锦夜淡淡一笑,“家乐姑娘不必言谢,今日所获都是因为姑娘自己有本事,若姑娘的手艺不能让太后满意,我做再多也没用。”
太后和皇上虽然宠爱他,但也不会将一个没有本事的人收进宫里,她今日能被封为女官,是她真的有能力。
“若没有六爷帮助,我就算手艺再出众太后和皇上也未必会知晓,就算太后和皇上知晓,也不会立即封我为女官,今日家乐所得的一切都是仰仗六爷,家乐铭记于心,无以为报。”
“我们是朋友,说报答就见外了,我不需要姑娘报答什么,只希望姑娘能够实现心中所愿。”
家乐微惊,“六爷怎知我心中想法?”
“我与姑娘相交多年,岂不知姑娘心中所想?姑娘一直希望有朝一日能够有一番作为,不是吗?”周锦夜笑问。
她不知道,他有多懂她,懂得她的理想和报负,懂得她的才华和坚毅,在他心中,她与世间女子都不同,是那般的独特出色。
“没错,自小爹爹就教导家乐,我虽身为女子,但也应当有一番作为,才不枉来人世间走一遭,做糕点虽是我钟爱之事,但我也希望能凭这份手艺风光立于人前,让我的家人以我为傲。”
“姑娘如今做到了,你的家人日后都会以你为傲。”
“家乐,娘的好闺女,你竟然也成了女官,娘真的太高兴了。”许文娘得知事情后,激动的抱住了女儿。
她的大女儿成了女将军,二女儿成了太后亲封的女官,再没有什么事比这更让她高兴的了。
楚恒也为二女儿有这样的机遇感到高兴,那个六爷,他果然没看错人,是二女儿命中的贵人。
“爹爹,要不是您教我做生辰蛋糕,我也不会得太后青睐,女儿能有今日,多亏了爹娘的养育和栽培,请受女儿一拜。”家乐跪地拜道。
若没有这份手艺,她至今还是一个平平无奇的女子,又如何能人今日成就?
楚恒扶起女儿,欣慰道:“你有本事,又知感恩,是世间难得的好孩子,爹娘以你为傲。”
“对,我们以你为傲。”许文娘擦了擦喜极而泣的眼泪道。
家心朝姐姐竖起大拇指,“二姐,你好厉害!”
家乐好高兴。
之前她就很羡慕大姐,因为大姐成了爹娘的骄傲,如今,她终于也达成心中所愿,也让爹娘为她骄傲了。
她能有今日,离不开爹娘的栽培,也离不开六爷的帮扶,她一定会好好在宫中当差,回报他们的恩情。
家乐入了宫,酒楼做糕点的活计就让谢小荷和两个徒弟接了手,三人手艺暂不如家乐,但也早就出师了,特别是谢小荷,虽然才十一岁,已得到家乐六七分真传,家乐对她很放心。
酒楼的生意并没有因为家乐的离开而受影响,反而因为楚家接连出了两个女官,大家都慕名而来,生意比往常更好了。
转眼过去半年,家乐凭着自己精湛的厨艺赢得了太后和宫中各位主子的喜欢,在宫中站稳了脚跟。
而东境那边战事接近尾声,家喜也快要回京了,一切都朝着好的方向发展,楚恒十分满意。
只是这日,一封从祥和镇传来的书信打破了平静。
信上说楚婆子病重,让他们一家人赶紧回去。
“娘怎么会突然病重?之前半点消息也没得到。”许文娘一边收拾东西一边疑惑道。
楚恒往匣子里装银子,答道:“娘年纪大了,迟早有这一天。”
他穿过来都十几年了,楚婆子也已经老迈,原文中,她大概也就是这个寿命。
不过具体是什么原因病重,还得回去后才知道。
“我去给二姐传信,让她赶紧出宫,至于大姐那边,怕是没办法赶回来了。”家心道。
楚恒想了想,“也给你大姐那边传个信。”
大女儿在东境,传信过去要个把月,她赶回来也是两个多月后的事了,也许会来不及,但出于孝道,还是得让她知晓此事,免得让人诟病。
她现在身份不同了,无数双眼睛盯着,一举一动都得谨慎小心。
家心应下,出去传信了。
消息递进宫的时候,家乐正在太后宫中,她做了新款的糕点出来,正送来给太后品尝,周锦夜也在,一行人正有说有笑,气氛愉悦。
得知祖母病重,家乐便向太后请了假,太后本不愿给家乐休假,她现在习惯了吃她做的糕点,一日不吃就难受得紧,但家乐的祖母病重,就算再不愿,她也得放她出宫。
走前,太后千叮万嘱,“办完家中的事一定早些回来,别忘了哀家还等着吃你做的糕点。”
家乐心中很感动,太后可是大周国最尊贵的女子,可在她面前却一点太后的架子都没有,她与太后虽相处不过半年,却在太后身上感受到了祖母的疼爱,反倒是她的亲祖母,这么些年来见面的次数少之又少,且次次都会被祖母贬损嘲讽,她对祖母并无什么情意,不过是出于孝道,她病重,她不得不回去罢了。
她本是一个小小商女,能得太后如此疼宠,她心中又如何能不感动感激?
她磕了个头,恭敬应道:“是,太后。”
周锦夜送她出宫,马车上也不忘叮嘱,“要是有什么事,让人传信给我,不管何时,我都会赶过去。”
“我又不是上刀山下火海,不过回老家一趟,怎的你如此不放心的样子?”家乐笑道。
周锦夜看着她,暗道,我不放心,我不愿你受半点委屈,也不想与你分开,哪怕是一时半刻。
楚恒将酒楼交给宋铁牛,许文娘也将厨房的大小事务交给了林春妮,糕点那边有谢小荷,都是亲信,他们很放心,连夜便赶回了祥和镇。
马不停蹄赶了七八日路,总算在第八日的下午干到了镇子,楚恒带着妻女到了楚忱家,下人告诉他们,楚忱带着楚婆子回了大河村,他们又赶紧回了村子。
回到村子才知道,楚婆子早在半年前就回来了,她是带着楚忱的三儿子一起回来的,楚婆子的身子骨本来还算硬朗,十来天前一次起夜,不小心绊倒摔了一跤,险些去了半条命,虽然救回来了,但身子一日不如一日,拖了这大半个月,已经不行了。
“大哥,大嫂,你们总算回来了,娘她怕是不行了。”楚忱见到楚恒他们回来,立即抹起了泪。
一旁的王淑敏和文武兄弟也跟着哭了起来。
可楚恒却看得出来,这一家子虽然哭得大声,一滴眼泪也没有,显然并不是真的为楚婆子即将离世而伤心。
楚恒看破不说破,直接饶开他们进了屋,“我去看看娘。”
许文娘带着家乐家心跟了进去。
楚忱一家对视一眼,也赶紧跟了进去,楚忱还抢先走到床边道:“娘,大哥大嫂和侄女们回来了。”
楚婆子躺在床上,已经奄奄一息,十几年过去,她已经苍老得不像话,因为病痛折磨,整个人憔悴不堪,她病得很重,所以没有听到楚忱的话,又或者是听到了,无法再回应。
床边跪着一个瘦弱的少年,默默淌着泪。
楚恒看了那少年一眼,虽多年未见,也认出是楚忱的老三,那个生来就少了只胳膊,还不会说话的孩子。
楚恒看着他脸上的悲痛倒是比楚忱那一家四口要真实多了。
一家五口,唯有这个被嫌弃的残疾孩子有人性,多讽刺啊。
“娘,我们回来了。”楚恒收了心思,走到床边坐下,轻声唤道。
许文娘也带着家乐家心过去,唤着楚婆子。
唤了许久,楚婆子总算有了点反应,她缓缓看向楚恒,似乎认出他来,暗淡的眸光有了丝亮光,“老、老大……”
“娘,是我,我是栓子,我回来了,您觉得咋样儿?”楚恒握住她瘦得皮包骨的手,心中有些酸涩,这个老人,以前再强势,如今也走到人生的最后关头了。
他对楚婆子之前的做法并不认可,但认真论起来,楚婆子对原主这个儿子还是不错的,所以这些年来,他愿意替原主赡养楚婆子。
一个月十两银子对于楚婆子这个乡下老妇人来说已经很多很多,足够让她晚年的日子过得富贵无忧。
当然,如果楚婆子没有拿这些钱去填楚忱的坑的话。
楚婆子是真的认出了楚恒,她不知哪来的力气,反握住了楚恒的手,“栓子,我的儿,你总算回来看娘了!”
这么多年了,儿子每个月的银子给得十分准时,可是回来的日子却极少极少,她开始想念那个没有出息,却能整日围着她打转的大儿子。
盼了这么多年,他总算是回来了,却是她人生的最后关头。
“娘,您别担心,我带您去京城,请名医给您医治,一定治好您的病。”楚恒轻拍她的手道。
许文娘蹲到床边也道:“是啊娘,京城的大夫医术高明,一定能医好您,不管花多少银子,我们都会治好您的病。”
家乐和家心没有出声,爹娘做任何决定她们都支持,祖母虽然不喜欢她们,但始终是爹爹的母亲,她们可以不对祖母付出多少感情,但尽孝还是应当的。
楚忱和王淑敏听说楚恒要带老娘去京城医治,互相交换了一个眼神,楚忱便开口了,“大哥,娘的身子骨可经不起折腾,要不咱还是让娘留在家里医治吧。”
“是啊,娘的病一两天也治不好,大哥你们都是做大事的人,也不能耽搁太久,不如留些银钱,我们来替娘请个好大夫医治。”王淑敏也道。
她可是下了血本,买了根人参替老不死的吊着最后一口气,就等着大伯一家回来捞些银子,怎么能让大伯一家把老不死的带走呢?
楚恒一眼就看穿他们的心思,“就算娘不能去京城,我们也会陪着娘把娘的病治好再走。”
这两口子眼中只有银子,要是他们一走,银子一定全进了他们的口袋,是断不会给楚婆子治病的。
“相公说得对,我们就算再忙,娘病了我们也得在跟前尽孝。”许文娘道。
她倒是没看现楚忱两口子的心思,是真的觉得该在婆婆跟前尽孝心,早些年,婆婆虽然对她不好,但婆婆始终是长辈,是丈夫的亲娘,她心中从没有记恨过婆婆。
楚忱一脸担忧,“大哥大嫂可以丢下酒楼的事陪着娘治病,可是家乐呢?家乐可是宫中的女官,总不能一直耽搁在这,要是丢了差事可咋好?”
这么多年了,他都没有考上秀才,他的两个儿子也没有出息,反倒是大哥家这几个丫头,一个塞一个出息,想想心里就堵得慌。
“二叔,怎么我们才回来你们就急着赶我们走,你们是真的为奶好吗?”家乐忍不住问道。
他们每月给奶十两银子,可奶却瘦弱成这个样子,可见这些年奶过得并不好,极有可能是二叔一家把奶的银子给骗去花了。
之前奶还清醒着,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她也不好说什么,但现在奶都病成这样了,二叔他们还想借着奶的名义问他们要银子,也太过分了。
楚忱立即沉了脸,“家乐,你这是啥话?我们也是为了你们好,你咋能这样想歪我们?这些年来,你们一家子在外面做生意,你奶不是我和你婶娘和堂弟们照顾的吗?”
“就是,之前你们对你奶不闻不问,如今倒是当起孝子贤孙来了哦。”王淑敏也阴阳怪气嘲讽道。
家乐还要再说什么,被许文娘给拦下了。
家心也朝姐姐示意,让她不要再和二叔一家起争执,家乐想着祖母床前确实不宜争吵,只好忍了下来。
楚恒看向楚忱两口子,语气不悦,“你们俩个不必在我们面前表功,这些年你们所作所为我心里都有数,娘病着,我不想与你们争吵什么,什么事都没有娘的事大。”
他说完不再理会他们,转向一旁家乐,“去给你奶请个大夫回来看看?”
“是,爹。”家乐转身走了。
楚恒见楚婆子似乎有话和他说,对楚忱一家子道:“你们出去,我想和娘单独待会儿。”
“大哥,我们就在娘跟前,你们有啥话就说吧。”楚忱不想走,他担心他们一走,老娘乱说话,这样会坏了他们的计划。
楚恒恼了,怒声道:“我说让你们出去,我单独和娘说说话!”
楚忱没料到一向本分老实的大哥会发火,吓了一跳,不敢和他闹僵,怕捞不到好处,只得心不甘情不愿的带着媳妇孩子走了。
楚恒对许文娘和家心道:“文娘,你带家心去给娘做点吃的吧。”
“好。”
跪在床前的少年也要起身离开,却被楚婆子一把给拉住了,少年只得看向楚恒。
楚恒道:“三儿,你留下吧。”
少年眸中露出异样的光茫,有惊讶,有欢喜,还有感激。
“娘,您是不是有话想对我说?”楚恒看着楚婆子问。
楚婆子眼中便溢出泪光来,艰难道:“老大,我怕是时日无多了……”
“娘,您别胡说,我会请最好的大夫给你医治,一定会把您治好的。”楚恒打断她的话。
楚婆子摇摇头,“没用的,娘的身子娘自个儿清楚,别白费银子了,娘这把年纪了,早就知道会有这么一天,娘没啥好怕的,但娘有一件事放心不下。”
“娘,有啥事您说。”
楚婆子看向床边的孙子,老眼含泪,“三儿是我一手带大,我唯一放心不下的就是他,老大,我走后,你替我照顾他。”
少年伏在床边,无声哭了起来。
楚恒被他的悲痛感染,心中不是滋味儿,楚婆子临终托付,不把这孩子托给亲生父母,却托给他这个大伯,可见楚婆子心中也是明镜一般,知道小儿子一家是什么货色。
楚恒看向少年,当初要不是他举报了郝老板,这孩子早就死了,这些年要不是有楚婆子,他估计也不能平安长大成人。
如今唯一能护着他的祖母要走了,再无人护他,若他这个大伯不管,这孩子的一生注定还是悲惨。
一念至此,他点了点头,“娘,我答应你。”
少年抬起头来,脸上挂满了泪珠,神情无比意外,他没想到,大伯会答应得这么痛快。
要知道,这世上除了奶,连他的亲生爹娘和兄长都嫌弃他,不愿要他,而大伯却毫不不犹豫的答应照顾他。
大伯果然是个好人!
“好、好……”楚婆子听到儿子答应,笑着淌下了泪水,“三儿,好好的跟着你大伯,好好活着……”
话未说完,她握住楚恒的手无力垂了下去。
楚恒急急唤道:“娘,娘。”
楚婆子却再没有回应。
正在这时,许文娘端了吃食进来,“相公,我给娘做了碗肉汤……”
楚恒面露悲痛的朝她摇了摇头。
许文娘的话嘎然而止,脸上的笑散了个干净。
床边的少年摇晃着楚婆子,楚婆子没有反应,他突然站起身,端过许文娘手中的汤,跪到床边,舀起一勺来吹了吹,颤抖着手喂到楚婆子嘴边,嘴巴一张一合,无声说着什么。
楚恒懂唇语,读懂出他说的是,“奶,别睡,三儿喂您喝汤……”
作者有话要说: 今天暂时更这么多,明天再放一章大的,明天还有一章,这个故事就结束了,话不多说,入V逢端午,发红包哦,大家评论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