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木兰辞
“舞台剧?”众人疑惑。
那是什么东西?
“嗯,舞台剧吗?其实就是在这一片舞台上用各种歌、舞、或者其他的方式讲述一个故事罢了,大家看过就明白喽!对了,接下来这第一幕剧,可是我的真实经历改编来的哦!”
木兰神秘的笑笑,没有再说什么,只是挥了挥手,一片幕帐从上方落下,将整个舞台挡住了。
众人在台下窃窃私语,每个人都对木兰神秘兮兮的行为报以很大的兴趣。
忽然间,楼内的灯光暗淡下来,不过两三秒,单调淡雅的琴声响起,舞台上传来一阵童稚的颂文声。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朝廷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随着声音淡去,幕布也渐渐拉起,只见舞台上多了几幅画卷,描绘的是一个平和热闹的小镇。一个清秀女子坐在织机前,笑吟吟的和爹娘说话,一个调皮的小男孩不断的在边上捣乱,在平和悠扬的琴声中,一副温馨和睦的景象。
突然间,急促了起来,边上做路人打扮的众人匆匆跑过,从他们的嘴中得知前线出了战事,要从这里征兵,祥和的小镇染上了不安。
这时,一声尖利的铜锣声响起,琴音变得缭乱,一队队官兵打扮的人走上来,强硬的将一张张征兵贴塞到老人手中,女子脸上染上清愁,不断的叹息。腰背佝偻的老夫妇手里拿着足足十几张征兵贴,不知所措,调皮的男孩子似乎也察觉到不对,怯生生含着手指贴在爹娘身边。
老爷子不住叹息,老妇人哀哀哭泣,皇命不可违,可家中只有老父弱子,去到战场,几乎没有生还的希望。
琴声变的幽怨,又含着几分决绝,一边纺线的姑娘渐渐停止了手上的动作,站起身驻足看了爹娘片刻,转身进屋拿起桌上的铜镜,似乎终于下定了什么决心,一把拆开头上的发簪,用布巾包裹成男子的发髻。
接下来,轻纱幕帘罩下,童稚的诵读声再次响起: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琴声慢慢变得急促,激昂,带着几分凌乱,几分留恋。幕布升起,平和的小镇不在,老夫妇在场边忧心的遥望,周围出现了一幅幅残破的山河画卷,之前纺线的清秀女子已经打扮成男儿,手持长鞭刀剑,跟着一群做将士打扮的人在辛苦的赶路,浑身上下已经充满了疲惫,脚步却不能停,只是趁着擦汗的机会不时回头看看后方,却已经听不到爹娘的呼唤,只有身边苍茫的山河。
不知何时,一阵阵密集的鼓声响起,彷如乌云压顶,不断催促众人前行。一阵由慢到快,连绵不绝的拨弹声响起,紧张的节奏顿时抓紧了众人的心弦!
轰然巨响,战事开启,琴声激烈而尖锐,恰似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急促清亮的琴音铿锵有力,几乎在众人眼前浮现了战场上的金戈铁马,凛然杀气!
战士们不远万里奔赴各地战场,一路马不停蹄,如飞一样跨过一道道的关,越过一座座的山,不时地与各种敌人做战斗,一幅幅画卷从上方垂落,春、夏、秋、冬,四季变换,森林、江河、草原、雪山,战场更迭。
身边的战友不断减少,清冷的灯光映照着战士们的铠甲,侥幸活下来的女子和同伴望着苍茫狼藉的四野,对视无言,悠远悲壮的琴声更显出一股凄凉的悲意。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明快喜庆的鼓声传来,战事终于胜利了,木兰所在的大军终于归朝,天子论功行赏,木兰亦有大功,可木兰却不愿做官,只希望天子赏赐一匹千里马,送她回去故乡。天子感她孝义,终于同意,红花大马,送其还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着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爹娘听说女儿回来了,互相搀扶着匆匆忙忙出城迎接。家里整理一新,已经长大的小弟杀猪宰羊,欢喜迎接她的回归。木兰回到家中,仔细的大量家中的变化,脱去打仗时的战袍,穿上以前的衣裙,对着镜子慢慢的整理梳妆。
轻幽的琴音回转,透出几分女儿的婉转心思,一身冷肃的风尘杀气渐渐褪去,女子脸上再次露出柔婉的女儿态,走出门去见送她回来的同营伙伴,惊呆了所有人:同行了这么多年,竟然不知道木兰是女人!
“出门看伙伴,伙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孩子们的声音淡去,一阵豪迈又透着一股柔婉的琴音响起,一缕歌声飘上舞台,这声音竟是那般耳熟。
“一声轻叹褪下霓裳小窗畔月色映花黄点点银芒一着戎装再无心伤为家严便只身去向大漠军帐。”
竟然是木兰!
众人哗然,不少人摇头觉得不可思议,不明白一位爵爷会甘心上台丢人现眼!就不怕失了身份吗?
楼上的云启桓几人惊讶的望下去,他们可不知道木兰竟然还有这一安排。只见木兰不知何时换上了一身戎装,缓缓走上了舞台,开口清唱。
“一别故乡回首三望马不停戎机太匆忙怎容惆怅一鞭长扬边隅空巷朔漠旁金鼓奏沧桑尘沙飞荡!”
与时下的乐曲唱腔不太相同,很多人都有些皱眉,但是大多数人却不得不承认,这乐曲倒也有几分悦耳。
“立身阵前策马扬鞭却道豪情万丈更胜却儿郎朔漠烽烟锦旗飞扬佑我国昌!”
歌声中豪迈透着婉柔,就如同木兰本人一样。
惊讶之中的宾客们,在这一句句豪迈的歌声中,渐渐平息了骚动,认真聆听。
“曲几多吟唱佳人未见沧桑不悔舍弃红装从军岂是一场荒唐枪散出寒光铁甲掩去罗裳梦中皓首高堂难忘”
木兰的声音越来越高亢、清亮,舞台边出现了几个一直做背景音的孩子,坐在舞台边,一脸纯真的吟念。
“黄河之水鸣溅溅,关山胡骑鸣啾啾。万里只身赴戎机,五关三山度若飞。夜下朔气传金柝,独见寒光照铁衣。却叹将军百战死,或有壮士十年归。”
“一朝戎装百种愁肠大漠上夜风诉凄凉或有彷徨一念故乡不再思量敌阵前掌中红缨枪谁能抵挡一日千丈十载时光铜鼓催策马心头想护我国邦!”
演员们渐渐聚集在木兰的身后,跟着木兰轻轻吟唱和声。
“一间回望几分心殇梦高堂百味心中淌清泪两行人生几何大漠游荡曾记阴山路上举目首回望千军阵前十年沙场未曾迷茫!”
原本还认为女子出人头面上台唱歌卖艺很丢脸的老学究,听着这一句句歌词,一丝丝意念,缓缓叹息。
“命谁可违抗任凭天高地广不羡尘世鸳鸯豪情却赞朱颜红装梦或有迷茫却未流涟过往阵前且将惆怅释放!”
“曲浪子三唱佳人策马还乡不悔醉卧疆场人世本应任我疏狂雁天际翱翔不为天子封赏只为家国两昌谁说红颜不若儿郎!”
一曲木兰辞,在木兰铿锵有力的声音中结束,道尽了红颜不让须眉的万丈豪气,也展示了女子柔婉坚韧的内心。
轻轻一叹,木兰缓缓道:“金戈铁马,驰聘疆场,并非独有须眉儿郎。马蹄踏碎清霜寒,烽烟沙场英雄剑,豪情万丈是红妆。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