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无人反对的野心
大型运载火箭跟战略洲际导弹涉及太多领域。
刘跃要搞的无论是火箭炮还是中近程各型导弹,跟这些技术有很大关系,在研究过程中,现有技术如果不作出修改,没法直接拿来使用。
中国在战略导弹跟运载火箭的技术发展很快,虽然跟国际上比差不少,在中近程各种种类导弹研究上却很无力。
这跟国家没钱大力投入有关。
也跟技术人员匮乏、没有基础,技术要求高也有很大的关系。
“这事我们研究讨论一下可行性。你先跟2109的人沟通下,看看他们什么态度。”
林奇阳没有拒绝刘跃的要求。
合并的好处,他们是能看到的。
“跟2186合并?刘跃,你在开玩笑吧?”孙小川不可思议地看着刘跃。
如同听天方夜谭一般。
他们想要挖刘跃过来,可没想跟2186合并。
李宏更是直摇头:“不行,绝对不行!我们是搞导弹的,他们搞火箭炮,合并什么?”
2109厂的人难以接受这样的方案。
合作都出问题,更不要说合并了。
总工吴昊一脸苦笑地看着刘跃:“你这想法确实可以提升整体技术实力,不过操作起来非常难。我们双方的矛盾本来就很大,加上两家技术方向也不一样……”
谁都能看到好处。
可没人愿意。
“其实,当初就因为我们提了合并两家厂,才让矛盾更深的。”李宏叹了口气。
刘跃看着他,还真不知道之前双方厂子因为这个。
唯独知道的是2109想要吞并2186,郑建国等人极其反感。
抢项目等事情,也是一直发生的。
“之前跟现在情况不同。两家都差技术人员,完全可以借着这次机会合并,把一些技术实力差的技术人员从研发队伍中剥离出来,充实一线生产单位的技术力量。当然,一开始,只整合技术力量,生产产能不整合,2109负责导弹生产,2186负责火箭炮生产……设计方面,在新成立的研究所里分两个系统。一个负责导弹开发,一个攻关火箭炮研究。”
李宏看着刘跃皱起了眉头。
刘跃这野心太大了。
2109和2186两家的优秀技术力量整合在一起,能解决目前遇到的问题。
可新成立研究所,那不就是独立在两家厂之外?
到时候两家厂都失去了核心的竞争力。
“之前双方技术部门人数都不少,却很少拿出成果。双方人多,不少人基础技术水平差,占据着岗位,有能力的却又不能去干那些事情……只有整合起来,选择精干力量,打破之前的常规,才能符合发展!”刘跃继续说道。
他并不隐瞒自己的想法。
新成立的研究所,他自己负责。
无论是由2186还是2109管理,都不合适。
“郑建国他们什么态度?”李宏转移了话题。
直接拒绝刘跃,并不是明智的选择。
无论是基地表现出来对刘跃的态度,还是刘跃现在表现出来的魄力,李宏都知道刘跃的发展将会比他们想象中更快。
现在完全没有必要在这些事情上得罪刘跃。
他们都知道,只有新项目成果出来后,厂里才会有更多生产任务,他们这些领导才有成绩。
两家厂都是以生产为主,科研为辅的。
科研任务无法搞定,问题不大。
生产跟不上,还真不行。
“郑厂长等人也是看你们的态度,要双方合作才能解决现在的问题。要还像之前那样技术人员各干各的,很多任务的研究都搞不下去……”
刘跃没有说郑建国他们也是激烈反对。
“我们厂技术研发能力比他们强很多!”吴昊提醒刘跃。
刘跃很想问他们,成果在哪里。
最终还是算了。
大家都知道自己的事儿,没有必要在这里多废话。
“我向总部机关请求成立新的研究单位。由两家技术力量为基础……”
刘跃说的时候,盯着2109厂这些领导们的反应。
这么干就是把两家的技术研发力量抽调出来。
都知道只有整合技术力量,才能发展更快,谁知道这些领导们的想法呢?
技术力量后抽掉成立的新研发单位,刘跃是不会让他们插手的。
如果李宏几人为了个人私利不顾厂子发展,刘跃就得想别的办法了。
之前李宏他们为了挖刘跃,搞了不少小动作。
经过这次跟2186站在一起,同样清理技术部门水平不够的人员的事情,刘跃对2109厂的领导层印象大为改观。
“这事情,我们需要讨论一下。”李宏几人一阵眼神交流后,没有直接同意刘跃的意见。
也没拒绝他的提议。
合并的事情本来不是小事,如果2109和2186双方无法达成协议,不愿意把技术力量抽调出来,即使有总部机关领导支持,新成立的技术研发部门也是个空壳子。
现在只是小项目,无论273毫米多管火箭炮,还是增程炮弹改型,甚至107毫米单管火箭炮跟80毫米反坦克火箭筒的后续改进项目,都是用来整合队伍,给科研队伍练手的项目。
这次在首都,跟老师们聊了很多。
加上刘跃自己也清楚国际上航天先进技术的情况,自然着急。
大型项目,任何人本事再高,都没法一个人搞出来。
刘跃需要自己的团队。
一旦完成了手中的几个项目后,273毫米多管火箭炮就向制导方向发展,同时启动300毫米口径的火箭炮项目。
导弹同样要搞。
“你们怎么想的?”
刘跃离开后,李宏几人坐在一起开了个小会。
他的脸上比较严肃,换成一般人,他们不会重视。
上级领导说这话,他们都不会太当回事儿。
刘跃不同。
“刘跃的提议确实很好,上级也在要求整个技术力量,允许单位间的兼并、重组,整合优质资源……不过,刘跃这样搞,会抽空咱们厂的技术研发力量,到时候我们也就失去了研发能力……”
吴昊满脸担忧。
研发力量,才是一个单位未来发展的关键。
孙小川摇头不已:“老吴,不说别的,现在这技术力量,什么水平?搞个项目,好几年都没搞出来。如果整合起来能加快研发速度,无论对国防还是对厂子发展,都有莫大好处。”
孙小川倒是也同意刘跃的方案。
两个厂合并,不可能。
但是可以在技术力量上合作。
韩元青在旁边听着几人的争论,提醒他们:“过年前,郑建国跟许明辉两人跑了一趟机电二局,想从那边搞人……”
2109厂跟2186厂领导层一直都是相互盯着对方的动静。
郑建国和许明辉两人出去虽然隐秘,在这山里,什么事情都不可能没人知道。
尤其是两人在沪市被派出所当盲流抓了,还是在那边办事的龙振华给捞出来的。
李宏其实也倾向按照刘跃的方案整合双方技术力量。
“两家技术力量确实都很差。这次要不是2186那边出了篓子,可能会一直这样下去。红旗-61项目,我们已经输了,只能自己掏钱继续……机电二局那边已经抛开我们自己干,如果不能扳回这局,以后咱们就没机会搞项目了……”
李宏看问题比较远。
“合并可以,但是不能让2186厂占便宜!他们给一个项目的人,我们也就只给一个项目的人!”孙小川担心2186厂借着机会,把新成立的研究单位划入2186厂下属。
现在的项目,几乎都是2186的。
“那不可能!郑建国他们倒是想,总部机关会同意么?”吴昊可不认为2186能得逞。
总部机关的管理层同样坐在一起,他们的神态跟表情比2109厂的人轻松了很多。
2186出现的事情,对整个基地来说,本来不是好事。
可刘跃却让这坏事开始向着好事的方向发展。
基地一直都愁技术力量不好整合呢。
“2186那边出的事,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基地整体技术研发水平差的根源就在这里,技术力量一直都太过分散。总部机关研发单位是不能让子女同岗位接班,可有些人在其他厂里接班……随着越来越多人退休,新技术力量补充也遇到了挑战,刘跃给我们带来了一个新的方向……”
基地目前遇到问题很现实。
这是所有单位都遇到的。
不解决,发展就慢。
“要想发展,就必须加强技术力量。当初把刘跃要回来,也是为了打破基地里面的常规。咱们在整个航天系统内,技术实力是垫底的,虽然拥有全套技术储备,可我们自己开发了什么?也就只能制造其他单位设计的……”
蒋致和也赞同刘跃的方案。
甚至认为这是最适合基地现在状况的。
“现在完全可以以此为试点,整合2186和2109两家技术力量,在全基地范围考核招聘年轻技术员跟青工,纳入技术部门,充实技术力量。总部机关再抽调一批技术骨干补充……如果依然仅靠运载火箭跟大东风生产,根本没法支撑基地的发展……”
赵国云则是把基地发展遇到跟这事情结合了起来。
国家航天任务并不多,无论卫星发射还是空间探测,都没有多少任务。
虽然航天技术相对整个国家的科技系统来说属于先进的,跟国际水平差距不大,国家在这时候也不可能为了追赶国际水平不计代价地投入。
国家现在一年在空间探测跟卫星试验等方面,次数都没法突破双位数。
大东风这东西,生产数量更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