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来了一辆马车
富贵喝了大毛的迷魂汤,整个人飘乎乎的。仿佛买大马这事指日可待。
母子三人并排坐在路边,各自神游天外。富贵脑袋里一遍遍放着自己骑大马的样子,仿佛回过头来还能看见成才羡慕的小眼神。李杏儿又默默把账过了遍,连家里攒的六两银子,两头肥猪,四头牛这些大家当都算了进去。了不得了,这么算着自家在王家村怎么也能算上个富户了!母子两人这幅喜滋滋地梦幻模样简直如出一辙。
大毛却是真的在思量买一匹大马的可行性。等山芋青麻卖完以后,家里买一匹马的钱该是够的。可就眼前来说,马对于她们这样,以种田为生的村户人家来说,远不如牛来的实用。杨二柱和李杏儿估摸着是不会同意的。大毛有些头疼,想着以后可再别轻易夸这样的海口。
“娘,这马车怎么还没来?”,富贵等的有些急了。
“哪有这么快,你爹还得去书铺装书呢。这一车子的书也不轻,路上也快不了”。
大毛在心中估算了下时间,现在应该在八点多的样子。杨二柱五点多走的,到县城也差不多七点多。再等等马车搬搬书纸,这会儿估摸着刚从县城出来。马车比牛车快,约莫再有个半个多时辰的样子就该到了。
可这莫说半个时辰,一个时辰都过了,还没见车的影子。不止富贵,大毛和李杏儿也都跟着急了。李杏儿不知眼巴巴地朝着路口,看了多少回了。大毛也急的绕着山芋青麻堆转了好几圈。
“娘,爹不会出什么事了吧?”,富贵有些担心。
“呸,呸,呸!小孩子别瞎说”,李杏儿瞪了富贵一眼。
大毛心里琢磨着,不知道到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是车子坏在半路上了?还是,这两车子的书惹了眼被截了道?想到这大毛也忍不住学着李杏儿的样子在心里呸了三声。
李杏儿是越等越急,恨不得套了牛车去县城看看。
“娘,你也别太急。这来回的路这么长,还有许多坡,耽误些时间也是正常”。大毛如此安慰李杏儿,也是安慰自己。
“来了,来了,马车来了!”,富贵眼尖,这还离得老远就看见了。“咦,怎么就一辆?是咱家雇的吗”?
大毛仔细去看,确实只有一辆。镇上人家少用马车,这车是自家雇的没错了。
车子到时也不停,只是速度慢了些。杨二柱和车夫并排坐在前面,这会儿正伸着头朝李杏儿喊了句,“我先把书给方大哥送去,等会儿回来“。
李杏儿满肚子的疑问只能暂时忍着。
过了好一会儿车子才回来,停在边上。富贵现在都没了看马的兴致。
“二柱,这是怎么了?怎么就来了一辆车”?李杏儿忙去问二柱。
“先吃饭吧,天都中了,孩子们该饿了。我从镇上买了些酱饼,吃了饭再说”。杨二柱说着,递给李杏儿三串荷叶小包,一包里面有三块圆酱饼。李杏儿这才想起,刚刚好像还听见富贵的肚子在叫。也不再问了,拿着饼子和孩子们一块儿吃起来。
“姚大哥,这也没什么好的你也将就吃点吧。今个实在是对不住,耽误大哥这么许多时间”。杨二柱说着递了包肉饼给姚车夫。
姚车夫全名姚顺,一个月前刚置的马车。姚顺以前在镇上多是做些杂活,什么瓦匠活木匠活全都能干。实在没活的时候还去烧砖的窑子里做苦力。这些年努力做活,省吃俭用的也攒下了笔银钱。想着总这样东一棒槌,西一榔头的不是长久之计,遂狠了狠心,东拼西凑地置了副马车。每天都是攒足了劲接活拉货,盼着能早点把债还了。每一趟活计于他来说都来之不易,哪怕中间生些波折,他也少有怨怼。
姚顺这会儿接过饼子连忙道谢,“柱子兄弟也太客气了,是这李四不是东西,耽误了工夫,这事可不怨你。哎呦,这饼子闻着可真香”!说着也蹲坐在路边吃了起来。
杨二柱把早上的包袱打开,里面还剩了一丫大饼,拿出来坐到李杏儿边上一起吃起饼来。
这会儿不待李杏儿开口,杨二柱就边吃边把事情始末交代了清楚。
杨二柱上午刚到书铺,姚顺就赶着马车来了。两人和小吴一起把方大有的货先装了一车。可是这左等右等地却不见李四。姚顺是认识李四的,这人向来松懒,让雇主等上个小半天也是有的。就劝二柱去他家看看。
二柱有些犹豫,这走路去西巷怎么也得两刻钟的样子,中间要是和李四的马车走岔就麻烦了。就又等了等。可这前前后后过了半个时辰,车子还是没来。二柱这会儿彻底急了,决定去李四家看看。
好在姚顺从车上解下了匹马,带着杨二柱骑马去了西巷,倒是省了些时间。
开门的依旧是李四的老娘,可是这李四和马车却并不在家。杨二柱暗道一声坏了,怕是这李四又接了什么别的活计。
“李婶子,李四呢”?
“拉货去了”,李老娘说得是理直气壮。
“拉什么货?我们这可是早约定好的,他怎么还能拉别的货去”?杨二柱声音有些急。
“谁和你约定好了,别胡说八道。当初你们还要再看看,可没定下我家马车”。
“怎么没定,就在那桥底下,我还给了李四十文的定钱,约好的今天!”,杨二柱没想到这李婶子居然红口白牙地不认账。
“那我就可不知了。你可别趁着我家四儿不在,胡扯一气,蒙骗我这个老婆子”。李老婆子一副不想认账的模样。
姚顺知道这家人无赖,有些看不下去,“那李四什么时候回来,这人家可赶着用车呢”?
“我可不知道,约莫傍晚的时候吧。你们要愿等就等等”,说着也不管二人,竞自打扫马圈去了。
杨二柱又急又气,“你们做事也太不地道了,我定钱都付了,你们倒好还接了别的活。别的先不论,这十文定钱总该还我”。二柱也不想再纠缠耽搁。
“定钱?什么定钱?我可是一文都没见着。谁知道你到底给没给,不行你就等四儿回来,和他说去”。这李老婆子依旧一副混不吝地无赖样子。
杨二柱此时虽已气急,可想着家里的青麻耽误不得,无奈只好跟着姚顺又回了书铺。杨二柱心里想了想,“现在这会儿再找马车肯定也来不及,还是先回去把青麻拉来,这已经是第三天了,可不能再等”。好在山芋还能放一放。
这么一耽误,等二人赶回来的时候就这般迟了。
“这母子两人太不要脸皮了。二柱你下次带我去,我就站他家门口骂,看他们到底要不要脸”,李杏儿听着实在来火。
“现在不说这个,赶紧吃饭吧,吃完咱们先把车装了”。
九块酱饼,大毛和李杏儿各吃了两块就饱了。富贵早上没吃,饿到现在,吃了三块,其余的都进了杨二柱的肚子。
“刚才在卖饼的掌柜家灌了些录豆水,吃完都喝点”,杨二柱说着把羊皮囊子递给李杏儿。李杏儿接过随便喝了两口就递给了大毛。大毛想着杨二柱下午的路还远,也不喝直接递给了富贵。富贵吃了三块饼正有些渴,拿过来,咕噜咕噜喝了一半。
这车只放了四包山芋,上面全码了青麻。不到半个时辰,所有青麻都上了车。杨二柱这会儿才觉得心稳了些。
“剩下的山芋你们先看一下午,晚上我回来守夜。明天姚大哥正好有空,我们明天一大早再拉去县城也不碍事的”。车子装好,杨二柱又准备走了。
“柱子兄弟,这么远的路,你这来来回回的累死个人。晚上不如就睡在我家,明早跟我一道回来,还能省些车费”。
“多谢姚哥了。可这山芋,晚上我还是得回来看着才行”。作为家里唯一的成年男性,担子总是要重些。
“爹,没事。晚上你尽管歇在姚大伯家,咱们请大舅或二舅来帮忙看一晚上”。大毛忙朝杨二柱道。路这么远,哪怕是坐牛车也够累人的。说完对着姚顺像模像样地作个揖,又道了遍谢。
李杏儿这会儿也反应过来,“对,对。二柱这山芋你不用担心,我等下就去找二哥去”。
杨二柱寻思着这样也行。这事也就这么定了,遂不再耽误二人又赶着马车往城里赶。
李杏儿下午果真去找了大毛的二舅,二舅爽快地应了。刚吃了晚饭就过来换了富贵和大毛回去。大毛心中感叹,“兄弟姐妹还是住的近些好,需要时互帮互助。自家那个没影儿的大伯是想靠也靠不到的”。
第二天不待富贵开口,大毛就自觉赶了牛上山去。她想着今天必是一切顺利,富贵估计又有了看大马的兴致。她还是尽量做个善解人意的好妹妹吧。